秋高气爽,月牙湾的工程在高度保密和日夜赶工下,进展神速。依托天然地形,一道简易的石木混合防波堤已初具轮廓,一条从山间引来的淡水渠也已打通。湾内一侧的平地上,立起了几排巨大的工棚,里面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那是临时搭建的铁匠铺和木工作坊。郑老槌带着招募来的工匠和数百名兵士、民工,正在奋力修建第一条船只下水滑道。
这一日,凌风再次秘密来到月牙湾视察。眼前的景象已与数月前大不相同。虽然依旧简陋,但已有了一个秘密基地的雏形。
“城主您看,”郑老槌指着已合龙的防波堤和初具规模的滑道,脸上带着疲惫的兴奋,“再有个把月,第一条哨船就能铺龙骨了!老汉按您的意思,先造两条小的,练练手,也试试这湾里的风水。”
凌风点头赞许:“郑师傅辛苦了。工匠和弟兄们伙食一定要好,赏钱按期发放,不得克扣。”他又看向一旁新建起的一座高炉,“那边是?”
“回城主,是按您给的图样,试着弄的化铁炉。”一个被凌风特意从匠作营调来的铁匠头目恭敬回答,“您说要铸那‘铁筒’,俺们试了几次,总是有砂眼,容易炸……还在琢磨咋弄结实。”
凌风知道火炮铸造非一日之功,但不造又不行,因为海外那些红毛番人已经拥有了坚船利炮,如果不加紧以后只会是受欺负的对象,于是鼓励道:“不急,安全第一。多试几次,记录每次的铁水配比、炉温、模具,找出规律。需要什么特殊材料,尽管开口。”
正当凌风巡视之际,沿海了望哨突然传来急促的钟声!一名斥候飞奔来报:“城主!东南方向发现三条倭寇大船,正朝月牙湾方向驶来!”
众人脸色一变!工程尚未完工,防御薄弱,若被倭寇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慌什么!”凌风沉声喝道,“按预定方案行事!所有工匠民工,立即撤入后山隐蔽!巡逻队占据岬角制高点,准备强弩火箭!疤叔,带你的人,把那些试做的‘铁疙瘩’和‘火铳’搬到预设阵地!”
命令下达,众人立刻行动。很快,湾内除了必要的守卫,空无一人。陈大疤带着一队心腹,将几门粗糙的、散发着桐油和铁锈味的熟铁箍造短管“火铳”,以及数枚用陶罐制成的、引信加长的“震天雷”,搬到了岬角一侧隐蔽的石垒后。
倭寇船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船上飘扬的怪异旗帜和攒动的人头。他们似乎发现了海湾的异常,放缓了船速,谨慎地靠近。
“风哥儿,打不打?”陈大疤压低声音问,独眼中闪着凶光。
凌风冷静观察着:“敌众我寡,不可正面交战。我们的目的是吓阻,不是歼灭。等他们进入弩箭射程,先用火箭齐射,挫其锐气。然后……放那几门火铳,听个响。震天雷看情况,若敌船靠得太近,点一枚扔下去,但务必确保安全!”
“明白!”
倭寇船在离岸约百步处停下,放下几条小艇,似乎想登陆侦察。就在这时,岬角上突然站起数十名弩手,一片火箭带着尖啸泼洒过去!虽然大部分落入海中,但也有几支钉在了小艇和船舷上,引起一阵骚动。
倭寇显然没料到岸上防御如此果断,小艇慌忙后撤。紧接着,更让他们惊骇的事情发生了!
“点火!”陈大疤大吼。
几名士兵用火把点燃了火铳尾部的药捻。“轰!轰!轰!”几声沉闷如雷的巨响猛然炸开!虽然炮身剧烈后退,浓烟弥漫,准头全无,但巨大的声响和喷出的火焰浓烟,却让从未经历过此等场面的倭寇魂飞魄散!他们以为中了埋伏,有未知的可怕武器,慌忙调转船头,拉起风帆,仓皇向远海逃去!
岬角上,黑石城军民看着逃窜的倭船,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虽然一炮未中,但这巨响,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凌风看着远处变成黑点的倭船,又看了看身旁还在冒烟、烫得吓人的粗糙火铳,心中并无太多喜悦。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海上较量,还在后头。但今日这声惊雷,宣告了黑石城迈向海洋的决心,也敲响了未来海疆争霸的序曲。船厂要加速,火炮更要加速!
月牙湾那几声惊天动地的火铳轰鸣,虽然准头全无,但其巨大的声响和喷薄的火焰浓烟,效果却出奇的好。来袭的三条倭寇船显然被这从未见过的阵仗吓住了,以为是中了什么埋伏,仓皇调转船头,拉起满帆,头也不回地逃向了远海,连试图登陆的小艇都顾不上收回,任其漂在近岸。
岬角上,黑石城的军民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陈大疤抹了把被硝烟熏黑的脸,独眼放光,哈哈大笑道:“他娘的!这铁疙瘩嗓门真大!看把那帮海耗子吓的,屁滚尿流!”
柱子则要冷静得多,他仔细观察着逃遁的敌船,又看了看那几门还在冒烟、炮身烫得吓人的火铳,对凌风说:“风哥儿,这火器声势骇人,初次使用确能出奇制胜。但弊端也明显:装填缓慢,准头太差,后坐力惊人,且极不安全。此次是侥幸,若倭寇反应过来,或下次来袭有所防备,恐难再奏效。”
凌风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已变成黑点的倭船:“柱子所言极是。火器之路,方才起步,道阻且长。此次退敌,靠的是‘奇’和‘声’,而非真正的‘力’。真正的海上长城,不能仅靠几声巨响。”
回到城内,凌风立刻召集了核心骨干议事。此次倭寇虽退,但暴露的问题不少:海岸防御纵深不足,预警体系仍需完善,海上机动力几乎为零,火器更是处于最原始的阶段。
“倭寇经此一吓,短期内或不敢再轻易靠近月牙湾,但他们绝不会死心。下次再来,必定是有了防备,甚至可能纠集更多船只。”凌风分析道,“我们的船厂必须加快,但不能只造哨船。我们需要能真正与倭寇在海上抗衡的战船!”
老拐面露难色:“风哥儿,造大船谈何容易?且不说工匠、木料难得,就算造出与倭寇相当的木船,我们在水战经验上也远远不如啊。”
陈大疤也嚷嚷:“是啊,咱们的弟兄在陆上是猛虎,到了海上,怕是连站都站不稳!”
凌风沉默片刻,走到书房一侧,取出一卷他平日偶尔涂画、却从未示人的绢布图纸。他缓缓铺开,上面是用炭笔勾勒出的、与当前所有船只都截然不同的草图——线条更显硬朗,船体低平而宽阔,没有高耸的楼阁,最引人注目的是,船体水线以上关键部位,标注着加厚的防护,材质并非木材,而是……“钢甲”!
“诸位请看,”凌风指着图纸,“此为我设想的一种新式战船。不追求高大华丽,但求坚固迅猛。船体以坚木为骨,但在水线、舵楼、炮窗等关键部位,覆以我黑石城特有的‘精钢’锻造的甲板!倭寇的箭矢、火箭,甚至小型火铳,难以穿透!”
“精钢甲板?”众人皆惊。黑石城利用水力锻锤和改良工艺,确实能小批量生产质量远超寻常熟铁的精钢,主要用于打造最精锐部队的兵器和关键零件,成本极高。用来包船?这想法太疯狂了!
“风哥儿,这……这得用多少精钢?造价太骇人了!”老拐首先想到的是花费。
“而且,披上铁甲,船会不会太重,跑不动了?”陈大疤怀疑道。
凌风解释道:“非是全船披甲,而是重点防护。我们的精钢强度高,同等防护下,厚度可远低于熟铁,重量可控。至于造价……此船一旦建成,便是海上堡垒,可载更强之火炮,横行近海,倭寇的木船在它面前不堪一击!其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我们可以先造一艘小的,作为试验,积累经验。”
他继续阐述构想:“船上暂以风帆为主,追求速度与灵活性。武器,则以我们正在研制的火炮为主,辅以强弩。船首可设冲角,用于撞击。此船一出,我黑石城海防,将发生质变!”
这个超越时代的构想,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撼和难以置信,但看着凌风笃定的眼神,回想他以往创造的种种奇迹,又不由生出一丝期待。
“郑师傅那边,大木料已储备一些,工匠也陆续到位。明日,我便将这份草图交与他,集思广益,完善细节,先试制一条小型铁甲哨舰!”凌风下定决心。
一幅迈向铁甲舰时代的宏伟蓝图,在月牙湾的硝烟散去后,于凌风笔下悄然展开。这步棋,堪称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