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傍晚,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舞台剧导演,在实验高中这片青春的剧场里,缓缓拉下白日的幕布,又悄然点亮了属于夜晚的、温柔而深邃的灯光。当宣告一天课程终结的放学铃声,如同解脱的号角,清脆而嘹亮地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时,一股积蓄已久的、混合着疲惫与雀跃的活力,如同春汛的潮水,从每一间教室里奔涌而出。
走廊里瞬间被嘈杂的脚步声、欢快的谈笑声、书包拉链的滑动声以及各种版本的“再见”所填满。少年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穿梭,像一群急于归巢的鸟儿,奔向食堂、操场,或者那个叫做“家”的温暖港湾。
高一(十五)班的教室里,气氛却显得有些异样。大部分同学已经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东西。夏语便是其中之一。他动作从容,甚至带着点刻意的缓慢,将桌面上摊开的课本和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本子,一本一本地、仔细地放进那个看起来已经有些磨损的深蓝色书包里。他的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心事重重,与周围那迫不及待想要逃离教室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的同桌,吴辉强,早已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急不可耐地单肩挎上了书包,一只脚已经踏出了座位。他回头看见夏语那副“慢镜头回放”的样子,急得抓耳挠腮,忍不住开口催促道:“哎哟喂!我的夏大社长!我的老夏!您老人家能不能稍微提点速?照您这个收拾法,等咱们挪到食堂,别说糖醋排骨、红烧肉了,怕是连菜汤都让人刮干净了!你到底还去不去啊?我可警告你,再磨蹭下去,哥们儿我可就不等你了啊!”
夏语闻言,从自己的思绪中被短暂地拉回现实。他抬起头,看向一脸焦急的吴辉强,脸上勉强扯出一个安抚的笑容,解释道:“你还是别等我了,自己先去吃吧。”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点无奈,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郑重,“那个……等会儿吃完饭,方便的话,帮我打包一份回来就行。随便什么都可以,我不挑。”
吴辉强一听,那双精于发现八卦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像是嗅到了鱼腥味的猫,立刻凑近夏语,压低声音,脸上堆满了贼兮兮的笑容,连珠炮似的问道:“帮你打包?哟呵!这是……有情况啊?是佳人有约,要去跟咱们刘大站长进行甜蜜的课后时光?还是你们文学社又有什么紧急‘军情’需要您老人家亲自坐镇处理?再不然……是团委会那边,黄书记又给你派发了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夏语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知道不解释清楚,这位“八卦之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轻轻叹了口气,如实相告:“都不是。是……骆助理中午通知我,让我放学后去一趟校长室。骆校长要见我。”
“校长室?!骆校长要见你?!”吴辉强脸上的八卦瞬间被震惊所取代,眼睛瞪得像铜铃,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他像是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上下打量着夏语,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位同桌一般。随即,他像是瞬间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用力一拍夏语的肩膀,语气变得异常“狗腿”和“谄媚”:“哎呀!原来是校长召见!这可是大事!顶天的大事!吃饭这种小事包在兄弟我身上!必须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你放心,我一定给你打一份肉最多的!你乖乖地去校长室,好好表现!争取给校长留个好印象!咱们十五班的脸面可就靠你了!”
说着,他也不等夏语回应,像是生怕耽误了他的“觐见”大事,一溜烟地就冲出了教室,身影迅速消失在走廊涌动的人流里。
夏语看着他那夸张的背影,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他最后检查了一下书包,确认该带的东西都带齐了——一个普通的笔记本,一支笔。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借此动作汲取一些力量,这才背起书包,步履沉稳地走出了教室,方向与大部分奔向食堂的人流相反,朝着那栋象征着学校最高管理中心的行政楼走去。
通往行政楼的林荫小径,此刻显得格外幽静。夕阳的余晖如同打翻的调色盘,将天空渲染成一幅瑰丽而动人的画卷。那是一种极其温柔的、介于粉红与橘红之间的色调,如同少女羞涩的脸颊,而在那暖色的边缘,又奇妙地糅合进了一些高贵而神秘的绛紫色,如同天鹅绒幕布上镶嵌的宝石边缘,绚丽得让人一见便心生宁静,难以忘怀。晚风拂过路径两旁叶片已变得稀疏的银杏树,带来沙沙的轻响和干燥的草木气息。
夏语无暇过多欣赏这暮色美景,他的心跳,随着距离行政楼越来越近,而不自觉地加快了一些。虽然骆助理传达校长口信时语气平和,但“校长召见”这四个字,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天然带着一种无形的分量和压力。
他走上五楼,走廊里空旷无人,安静得能听到自己清晰的脚步声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在那扇熟悉的、深褐色的、挂着“校长室”铭牌的木门前,他停下了脚步。
他再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努力调整着有些紧张的情绪,试图让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一些,镇定一些。
然后,他抬起手,用指节,轻轻地、但足够清晰地,叩响了那扇带着年代沉淀感的厚重木门。
“咚咚咚。”
敲门声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带着一种郑重的仪式感。
“请进!”
门内很快便传来了回应。是骆校长那温和、沉稳,却自带一股令人心安力量的声音。
得到允许,夏语轻轻推开了门。
校长室内的景象,再次完整地映入他的眼帘。依旧是那样宽敞、明亮、充满了书卷气息与沉稳力量的空间。右侧雅致的茶桌沙发区沐浴在窗外透进的、被晚霞染成金红色的光线里,左侧高大的展示柜和书柜静默矗立,而那些奖杯在霞光映照下,仿佛被点燃了一般,闪烁着荣耀的光芒。正中间偏左的那张宽大办公桌后,此刻空着。而声音的来源,则来自办公桌后方,那位正从书柜前转过身来的长者。
骆志辉校长今天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衬衫,外面依旧套着那件标志性的深色针织背心,鼻梁上架着那副无框眼镜。他看到夏语,脸上立刻露出了温和的、带着长者慈祥的笑容,那双透过镜片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夏语强装镇定,迈步走进办公室,反手轻轻带上门。他走到办公桌前约莫一米多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身体站得笔直,微微躬身,用尽可能平稳而恭敬的语气问候道:“校长,您好!我是高一(十五)班的夏语。”
骆志辉放下手中刚才在翻阅的书籍,绕过宽大的办公桌,步伐稳健地走了过来。他的目光在夏语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目光带着审视,带着好奇,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夏语在对上那道目光的瞬间,心中微微一凛,仿佛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好像自己所有的想法、所有的优缺点,都在这一眼之间,被这位睿智的长者看得通透。
“嗯,夏语同学,不用这么拘谨。”骆志辉脸上慈祥的笑容扩大了一些,他语气和蔼地说道,同时阔步走向右侧的沙发休息区,并对着夏语招了招手,“来,过来这边坐下吧。我这边有点事情,想找你随便聊聊。放轻松,就是师生之间简单的谈话,不用紧张。”
夏语闻言,心中稍安,连忙点头应道:“谢谢校长。”然后依言,走到沙发区,在骆志辉对面的那张米白色布艺沙发上,端端正正地坐了下来,腰背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并拢的膝盖上,像一个等待老师提问的小学生。
骆志辉看着他那副虽然努力放松却依旧难掩紧张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主动挑起了话题,试图缓和气氛:“你们文学社申请的那笔印刷经费,我今天上午已经签字批准了。”他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估计走完财务流程,这一两天内就能拨付到你们社的账户上。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外出差,这件事情耽搁了,希望你们不要见怪,也理解一下。”
夏语一听经费获批,心中顿时一块大石落地,涌起一股欣喜。他连忙摆手,语气真诚地说道:“不会,怎么会呢?校长您日理万机,工作繁忙,还要经常出差处理重要事务。我们文学社这点小事,还能劳烦您亲自惦记着、这么快就给予解决,这已经是我们全体社员莫大的幸运和荣幸了。非常感谢校长!”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也带着学生面对师长时应有的谦逊。
骆志辉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夏语得体的回应似乎很赞赏。他话锋一转,切入了一个更核心的问题,目光温和却带着探究地看着夏语:“我听说,你现在的职务……有点特殊。不仅仅是文学社的社长,还同时担任着学校团委会的副书记?”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里带着关切,“身兼两职,压力大吗?平时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感觉到精力不够用?最重要的是,学习上……有没有因此受到耽误和影响?”这几个问题,问得直接而关键,显示了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夏语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这才是今天谈话的重点。他暗暗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骤然加速的心跳,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用一种清晰而肯定的语气回答道:“回校长的话,是的。我目前确实同时担任着这两个职务。”他开始简要地叙述过程,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最初,我加入学生会,是希望能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入学生会后,承蒙主席和部长的赏识,将我推荐到了团委会工作。后来,经过黄书记的考察和认可,担任了副书记的职务。”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文学社社长……那更像是一次偶然。我平时喜欢写点东西,有一次将自己的一篇稿子投给了文学社。后来经过社内的竞选和考核,很幸运地,被大家推选为社长。当时……我确实不太了解学校关于学生干部任职的相关规定,不清楚原则上不能同时兼任两个重要社团的主要职务。”他坦诚了自己的“不知情”,然后话锋一转,“后来,李明山副校长了解到这个情况,他并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与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也对我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期望。最终,在李副校长的认可和指导下,我才得以在这两个职位上继续学习,尽自己所能,为同学们服务。”他将李副校长的“赌局”巧妙地淡化,突出了认可和指导,显得更加成熟和得体。
听着夏语条理清晰、不疾不徐地将自己看似“偶然”实则充满努力与机遇的经历讲述了一遍,骆志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更深厚的兴趣。他并没有打断,而是耐心地听完,然后才追问那个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学习呢?这是根本,绝对不能放松。”
夏语迎上校长的目光,眼神坦然而自信,认真地回答道:“请校长放心,学习我一直不敢松懈。目前来看,还能兼顾。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十名以内。我会继续努力,确保学习成绩稳定不退步。”
“年级前三十?!”骆志辉脸上顿时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讶和极其满意的笑容,他忍不住赞叹道,“好!真不错!确实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身体向后靠了靠,目光中充满了赞赏,“要同时处理好两个社团繁重的工作事务,还能把学业成绩稳定在这么靠前的位置,这背后,你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可想而知。自律、高效、懂得取舍……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你做得很好!”他的夸奖发自内心,毫不吝啬。
赞叹之后,骆志辉的语气变得更加温和,他看着夏语,像一个关心晚辈的长者,询问道:“这次找你过来,除了经费的事情,主要还是想当面看看你,了解一下你的情况。那么,除了经费,目前你在工作中,还有没有遇到其他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想法,是需要学校层面,或者说需要我这边,来帮你协调解决的吗?”他给出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充满支持意味的问题。
夏语心中猛地一动。那个关于向学校申请多媒体教室,用于周末播放电影、丰富同学课余生活的计划,几乎要脱口而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直接向最高决策者陈述想法,或许能绕过许多中间环节,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然而,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迅速冷静下来,想到了杨霄雨老师还在斟酌,想到了如果直接越级汇报,可能会让杨老师、甚至李副校长和黄书记感到不被尊重,打乱了正常的管理秩序。思虑再三,他最终还是压下了这股冲动,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平稳地回答道:“报告校长,目前来说,文学社和团委会的各项工作,都在指导老师和书记的带领下,有序地推进。暂时……还没有遇到需要劳烦校长您亲自出面解决的事情。如果以后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我一定会按照程序,及时向指导老师和书记汇报求助。”
骆志辉仔细地观察着夏语的表情,似乎从他瞬间的犹豫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没有点破,只是赞许地点了点头:“嗯,懂得按程序办事,尊重各级老师,这很好。”他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以后工作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要找你的社团指导老师,她应该可以帮你解决大部分社团内部的事务。如果指导老师解决不了,那就向团委的黄书记汇报,他会协调资源帮助你。记住,任何时候,都要把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大胆地去工作,去锻炼自己,知道吗?”
夏语感受到校长话语中的关怀与期望,心中暖流涌动,他下意识地站起身,挺直腰板,郑重地保证道:“是的,校长!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好好努力!争取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期望!”
骆志辉看着他这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好好好,快坐下,快坐下。不用这么严肃,我看起来应该没有那么可怕吧?”他的笑声冲淡了办公室里略显正式的气氛。
夏语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依言坐下,脸上也露出了腼腆而真实的笑容,说道:“还行,校长您比我想象中的要和蔼可亲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骆志辉笑道,“我就怕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觉得我们这些老头子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看不上我们咯。”
“不不不,怎么会呢?”夏语连忙摆手,诚恳地说道,“校长您经验丰富,见识广博,我们需要向您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融洽。骆志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换了个话题,问道:“我听说,文学社在之前陈婷同学手上的时候,发展得一直比较平稳,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我这次回来,听到不少老师提到,今年的元旦晚会筹备,你们文学社也积极参与,出了不少力?有这回事吗?”
夏语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校长。元旦晚会前,黄书记召集了团委、学生会和广播站的主要负责人开会,部署相关工作。在那次会议上,我就……就鼓起勇气,向黄书记提出,希望文学社也能有机会参与到这场全校性的盛事中来,为学校、为同学们贡献一份力量。”他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语气带着点当时的忐忑和后来的庆幸,“我觉得,既然是学校的活动,各个社团都应该有参与的机会,这也是增强社团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好机会。好在,黄书记经过考虑,最终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安排我们文学社协助学生会,共同负责晚会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嗯,有这种主动争取、勇于承担的想法,非常好。”骆志辉肯定道,随即又关切地问,“那文学社的同学们呢?他们愿意做这些可能比较琐碎、不像台上表演那么光鲜的工作吗?”
“当然愿意!”夏语立刻回答,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最终能参与到晚会现场的社员名额有限,很多同学都争着报名呢!”
“哦?那你是怎么来确定这个最终参与名单的呢?”骆志辉饶有兴趣地追问,想看看他的管理能力。
夏语显然对此早有成算,他条理清晰地解释道:“我是优先考虑那些在社内本身承担工作任务不重,或者暂时没有固定任务的社员。另外,我也考虑到学校今年不是有百年校庆的开放日活动吗?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也提前安排了一部分同学,开始着手准备校庆开放日相关的宣传和接待工作。还有……”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年我们学校不是要组织参加镇上的‘深蓝杯’综合大赛吗?我也专门安排了几位文笔好、有责任心的同学,组成一个专题小组,对学校组织的赛前培训进行跟踪采访和报道,积累素材,也为后续的参赛宣传做准备。”他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考虑周全。
骆志辉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眼中赞赏的神色越来越浓:“嗯,不错,不错。工作分配得很合理,也很有前瞻性。既能抓住眼前的重要活动,又能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看样子,你确实是个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的孩子。”他再次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表扬。
夏语被校长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他习惯性地谦虚道:“校长您过奖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文学社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具体干活、办事的都是他们,我也就是负责召集大家开开会,把工作任务布置下去而已,真的没出多大的力。”
骆志辉闻言,却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他看着夏语,认真地说道:“哎,话不能这么说。工作不分轻重,领导、协调、决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该接受别人夸奖的时候,就要大方地接受,这是一种自信,也是对团队成员付出的尊重。过分的谦虚,有时候反而会显得矫情,或者让人感觉你不够真诚。明白这个道理吗?”
夏语怔了一下,随即意识到校长话中的深意。他立刻挺直了身子,脸上的腼腆收起,换上了郑重的神色,认真地回答道:“明白!谢谢校长教诲!我记住了!”
骆志辉这才重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继续问道:“那现在,你们文学社,大概有多少社员了?”
夏语在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回答道:“如果算上我在内的话,目前注册的社员,大概有一百四十五个人左右。”
“一百四十五人?”骆志辉微微有些惊讶,“嗯,那规模确实不小了。在所有的学生社团里,应该算是人数最多的了吧?”
夏语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校长。目前来说,我们文学社确实是社员人数最多的社团了。所以平时我们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或者举办稍微大型一点的活动,都需要借用综合楼那个最大的多媒体阶梯教室,不然根本坐不下。”
骆志辉理解地点点头:“嗯,这是必要的。文学社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外兴趣小组,它还能切实地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陶冶情操。有这么多同学愿意加入,寻求进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社团有吸引力,有活力。”
“是的,校长。”夏语赞同道,“很多同学加入文学社,就是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划,已经向我们的指导老师杨霄雨老师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宝贵的时间,定期给社员们开设一些小型的讲座或者培训,专门讲解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实用的写作技巧。我们觉得,这才是对社员最有实质性帮助的活动。”
“这个想法非常好!应该大力支持!”骆志辉眼睛一亮,显然对这个计划非常认可,“夏语啊,你要知道,学校的资源总体是有限的。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你们这些有想法、有热情的社团负责人,自己主动带头,把活动搞起来。要多举办一些真正有利于同学们成长、能开阔眼界、提升能力的活动。要让同学们觉得,加入社团,不仅仅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有一个可以‘合法’不上自习课的理由,而是真正能学到东西,交到朋友,获得成长。明白我的意思吗?”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社团发展的殷切期望。
夏语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保证道:“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请您放心,从我接手文学社到现在,我们所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没有占用过同学们正常的学习时间,这一点我可以向您保证!以后,我们也一定会继续坚持这个原则,绝不会本末倒置。”
“好!嗯嗯,那就很好!你这样想,这样做,我就放心了。”骆志辉脸上露出了极其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
这时,窗外的晚霞愈发浓烈,将整个天空映照得如同燃烧的织锦,瑰丽无比。霞光透过窗户,洒在沙发区的茶几上,也洒在这一老一少两个人的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祥和的光晕。
骆志辉像是忽然想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然后看似随意地问道:“夏语啊,我这次出差,参加了一个教育论坛,听到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挺新的名词,叫做‘人工智能’。你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吗?”
夏语没想到校长会问到这个,他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认真地回答道:“有的,校长。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已经逐渐普及,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有涉及和应用了。”
“哦?那在文学创作这个领域,也能使用吗?”骆志辉饶有兴趣地追问,目光中带着探究。
“可以的,校长。”夏语肯定道,“在文学创作上,人工智能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帮助作者进行文字的润色、语句的优化,或者根据关键词生成一些灵感片段、提供不同的写作风格参考等等。”
骆志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抛出了一个更为敏感和现实的问题:“那……你们文学社平时收到的投稿里,有没有发现……借助了这类人工智能进行‘润色’或者‘辅助创作’的现象呢?”
夏语坦诚地点了点头:“有。但是目前来看,比例还不算太高。”
“那你们平时对于这类稿件,是怎么处理的呢?”骆志辉的目光变得有些锐利,“是发现就直接剔除掉,不予采用吗?”
“不,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夏语摇了摇头,阐述着他们的审稿原则,“我们主要还是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和质量来判定。如果一篇文章,它的核心主题、故事框架、情感表达都是作者独立构思和原创的,只是在一些局部的词句上,借助人工智能做了无关紧要的优化和美化,使其读起来更流畅、更优美,那么,这样的稿件,我们经过评估后,还是会考虑接纳的。我们更看重的是文章的灵魂和创意,而不是完全排斥新技术工具。”
骆志辉听着夏语的解释,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他缓缓说道:“这个人工智能啊,看来是大势所趋,想完全阻挡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们文学社,作为校园文学的阵地,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既要鼓励原创,保护创作的纯粹性,也要理解和适应技术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这个关,要把好,知道吗?”他的语气严肃而郑重。
“明白,校长。我们一定会谨慎把握这个尺度。”夏语郑重地点头应承。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思考,“校长,我个人觉得,其实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关键,最终还是在于它是否能打动人心,是否有一个真正能吸引人、引发共鸣的核心故事或思想。如果故事本身是好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那么,一些技术性的辅助,比如人工智能润色,或许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并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作者在原创故事核心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您觉得呢?”他小心翼翼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不愿完全妥协于规则的思考。
骆志辉看着夏语那认真而又带着点执拗的眼神,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赞赏和理解的微笑。他点了点头,说道:“是,我同意你的这个看法。文学的本质,在于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技术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以及他想要表达的内容。”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现在的社会,本来就盛行所谓的‘快餐文化’,什么都是快节奏,追求即时效应。如果我们的评判标准过于僵化,不能包容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那么很可能就会错失一些真正有潜力的、只是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的好作品,甚至可能被视为不合时宜的‘另类’。世界在变,我们的一些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所以我才强调,你们要把握好那个‘尺度’,这个‘尺度’的拿捏,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夏语:“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一味地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方式来处理,那么,我们是否就失去了古人所说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那种乐趣和活力呢?”
夏语聚精会神地听着校长的这番话,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敬佩。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明亮而坚定:“校长,您说得对!我明白了!我们会努力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把握这个平衡点。”
窗外的晚霞,已经渐渐由浓烈转向深沉,天空的边际泛起了墨蓝色,预示着夜晚即将正式来临。校长室里,这一场跨越了年龄和身份的谈话,却仿佛刚刚触及了许多深刻的话题。
夏语最初的那份紧张和拘谨,早已在校长平和而智慧的引导下,烟消云散。他变得放松而健谈,眼神中闪烁着思想碰撞的火花。而骆志辉,也在这场谈话中,渐渐看清了眼前这个少年为何能在短短时间内,在他出差的这段时间里,如同一颗新星般绽放出如此引人注目的光芒。他看到了夏语身上的责任感、思考力、行动力,以及那份难能可贵的、不盲从、有自己想法的特质。他也更加理解了,为何李明山会愿意“破例”,让这个小家伙同时肩负起两副重担。
这座连接着学校管理层与学生群体的“桥梁”,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更加坚固,也承载着更多的可能性。
任何事物都如同硬币的两面,蕴含着矛盾与统一。而真正的智慧,或许就在于如何在这两面之间,找到那个最富生机、最能促进成长的动态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