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资本大厦以痛苦为能源,暗红色的光芒在维度间隙中无声地昭示着一种新的秩序。然而,对于某些“特殊债务人”,单纯的肉体折磨或维度抹消,在姜璃看来,效率低下且缺乏…艺术性。她需要一种能够精准针对灵魂,并能最大化“管理效益”的惩戒方式。于是,她的金融触手,伸向了宇宙最基础的规则之一——量子力学。
在远离常规时空连续体的某个抽象层面,一座无法用常理描述的监狱被构建起来。这里没有铁窗,没有牢墙,甚至没有确定的空间与时间概念。存在的,只有一片无边无际、不断涨落起伏的概率云。
这便是 「概率云监狱」 。
被投入这里的“囚犯”,并非实体,而是其存在的“可能性”与“量子态”被强行剥离并禁锢于此。他们失去了确定的形态,其“刑期”本身也处于一种恐怖的叠加态——在未被观测时,他们同时处于“已服刑完毕”和“刑期刚刚开始”,以及无限种中间状态。
这种永恒的、无法认知自身处境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折磨。
一名曾是某个科技文明首席科学家的囚犯,其量子态在概率云中飘荡。他无法思考,无法感受,却又能模糊地“感知”到无数种可能的命运在自己身上同时上演。
这时,一座由纯粹观测行为构成的“狱卒平台”出现在这片概率云上空。平台上的狱卒,并非生物,而是一种遵循特定算法的“观测意识体”。当它的“注意力”——即观测行为——落在某个特定的量子囚犯簇上时……
“坍缩” 发生了。
那名科学家囚犯的叠加态瞬间崩塌,其存在被迫在观测下“选择”了一种具体的刑罚现实。他的量子态凝聚成一个扭曲的、半透明的人形,发出凄厉的、超越声波范畴的惨叫:
“您…您选择让我受电刑…还是凌迟?!”
他的形态在电刑的焦黑抽搐与凌迟的血肉剥离之间疯狂闪烁、跳跃,仿佛两种酷刑正在以量子级别的高速交替进行。观测行为本身,成为了施加刑罚的扳机,并且强迫囚犯在极致的痛苦中,保持一丝“选择”的幻觉,这无疑加剧了精神的崩溃。
狱卒的观测意识冰冷地记录着数据,如同进行一场实验。它可以选择持续观测,将一种刑罚固定下来,也可以移开“视线”,让囚犯重新回归那令人疯狂的叠加态,等待下一次未知的、可能更加恐怖的观测坍缩。
姜璃的意志虚影降临在这座概率云监狱之上。她审视着这超越常规理解的惩戒系统,如同评估一款新开发的金融衍生品。
“效率尚可,但存在‘管理漏洞’。”她低语,指尖在虚空中划过,引动底层规则,“长期不进行观测的囚犯,其叠加态可能导致‘存在感稀释’,甚至有极低概率触发量子隧穿效应,造成‘越狱’。”
她调出那份由她掌控的、涵盖多元宇宙的法则总集——《量子刑法》(由更早的各类规则不断修订融合而成),在其中添加了新的、冰冷的条款:
【《量子刑法》增补条例 第11条:凡被收押于概率云监狱之囚犯,其刑期叠加态之坍缩,需由授权观测者定期执行。若有囚犯处于‘未被观测’状态持续超过一个标准时间单位(基于宇宙背景辐射波动定义),则视为试图利用规则漏洞逃避惩戒。】
【罚则:该囚犯之量子态将被永久锁定于‘未被观测’与‘承受极限痛苦’之叠加态。即——‘不观测=永世囚禁于未知恐怖之中’。即刻生效。】
条例成立的瞬间,整个概率云监狱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原本因为各种原因(如狱卒“疏忽”或系统资源调配)而长期未被观测的“幸运儿”囚犯,此刻感受到了比被迫选择刑罚更加深邃的恐惧。
他们的囚室——那片属于他们的概率云区域——开始呈现出一种矛盾的、足以让任何理智存在发疯的景象:在同一“空间”,囚室同时呈现出绝对空置(仿佛从未有囚犯存在)与布满凝固血泊、碎裂骨屑和痛苦残影的两种状态。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实叠加在一起,彼此渗透,又互不干涉。囚犯的量子意识被卡在这两种可能性的缝隙之中,既感受着“不存在”的虚无与剥离,又承受着“已遭受极致酷刑”的痛苦与绝望。这是一种超越感官极限的折磨,是对存在本身的否定与践踏。
叠加酷刑,于此诞生。
姜璃看着一个囚室同时呈现空置与血泊的诡异景象,感受着其中散发出的、比单纯惨叫更深沉的绝望波动,微微颔首。
“这样,管理成本可以降至最低,而惩戒效果…趋于无穷。”她淡漠地评价,“债务追偿,需要创新。”
概率云监狱成为了璃资本惩戒体系中最神秘、也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环。它不再仅仅惩罚肉体或毁灭存在,而是将折磨提升到了量子层面,针对灵魂最基础的“确定性”进行攻击。
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更高效地维护她那建立在痛苦与规则之上的金融帝国。下一个被投入这概率云中的,会是谁?是某个违约的文明领袖,还是…那位叛离的仆神,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