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天牢的牢门被推开,狱卒老周端着药碗走进来,看着躺在床上“咳嗽”的司马昭,脸上满是担忧。“公子,你这病都好几天了,要不要请太医来看一看?”
司马昭捂着胸口,咳嗽得更厉害了,嘴角甚至咳出了一丝“血丝”——这是他用咬破嘴唇的血伪装的。“不用……不用太医,”他虚弱地说,“周老哥,我有一件事拜托你,你能不能帮我给洛阳的儿子带一封信?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想最后看看他……”
老周心里一软。他也是为人父母的,知道司马昭想见儿子的心情。“公子,你儿子在洛阳哪里?信在哪?”
司马昭从枕头下摸出一张揉皱的纸,上面用鼻血写着几行字:“吾儿司马炎,速往西域投贵霜,勿念父。”他将纸递给老周,虚弱地说:“我儿子司马炎在洛阳的太学读书,你找到他,把这封信给他。”
老周接过纸,揣进怀里,点了点头:“公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信送到。”他转身离开,却没注意到司马昭嘴角勾起的一抹冷笑——司马炎确实在洛阳太学读书,但这封信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司马炎去西域,而是让他联系洛阳太学里的曹魏旧部子弟,在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中制造混乱。
几天后,老周悄悄来到洛阳太学,找到了司马炎。司马炎接过信,看完后,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他知道父亲的意思,立刻召集了太学里的五个曹魏旧部子弟,在太学的后院商议。“我父亲让咱们在科举考试中,把‘兴复汉室’的考题改成‘曹魏应兴’,再在考场里散布谣言,说季汉要废除太学,让百姓们不满。”
一个子弟担忧道:“可是,科举考场守卫森严,咱们怎么改考题?”
司马炎冷笑一声:“我已经买通了一个负责印刷考题的小吏,他会把咱们改后的考题混进去。到时候,考生们看到考题,肯定会大乱,咱们再趁机散布谣言,就能引起百姓的不满。”
其他子弟纷纷点头,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他们不知道,司马炎买通的小吏,其实是诸葛瞻派来的卧底——自从王记布庄被查封后,诸葛瞻就加强了对洛阳太学的监视,尤其是曹魏旧部子弟,更是重点观察对象。
科举考试的前一天,小吏将司马炎改后的考题交给了诸葛瞻。诸葛瞻看着考题上的“曹魏应兴”,脸色阴沉。“好一个司马昭,竟然想在科举考试中制造混乱!”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传我命令,科举考试当天,加强考场的守卫,同时派士兵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巡逻,防止谣言扩散。另外,将司马炎和他的同党全部抓获,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闹事。”
将领们纷纷应诺,立刻行动。科举考试当天,司马炎和他的同党来到考场,准备散布谣言,却发现考场外布满了士兵。“不好,咱们的计划暴露了!”司马炎大喊着,想要逃跑,却被士兵们扑倒在地。
考生们得知司马炎想改考题、散布谣言,纷纷愤怒地喊道:“抓得好!这些曹魏残部,就是想破坏咱们的考试!”“季汉的科举是为了选拔贤才,他们怎么能这么做!”
诸葛瞻将司马炎和他的同党押往洛阳的审判大殿,同时向刘成发送捷报,禀报了司马昭想在科举考试中制造混乱的阴谋。长安的皇宫里,刘成接到捷报,气得一拍案几:“司马昭真是死不悔改!竟然想利用科举考试制造混乱,害百姓和考生!”
他立刻下令:“将司马炎和他的同党贬为庶民,发配西域屯田,永世不得返回中原;另外,派高顺去天牢,严加审问司马昭,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阴谋!”
高顺接到命令,立刻前往天牢。他看着躺在床上“生病”的司马昭,冷声道:“司马昭,别装了!你儿子司马炎想在科举考试中制造混乱,已经被抓了。你还有什么阴谋,快说!”
司马昭脸色一变,知道自己的计划又失败了。他从床上坐起来,眼神里满是不甘:“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们杀了我吧!”
高顺冷笑一声:“杀了你太便宜你了!你放心,你会在天牢里慢慢活着,看着季汉越来越强大,看着曹魏永远不可能恢复江山!”他说完,转身离开,下令加强天牢的守卫,不让司马昭有任何机会再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