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送来的军械车,在雨幕中缓缓驶入洛阳军营。马谡踩着泥水印,第一个冲上去掀开油布——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新改良的诸葛连弩,弩身比之前更轻便,箭槽旁还多了个小盒子。
“这是啥?”张飞凑过来,用手指戳了戳小盒子,“难不成是装箭的?”
马谡笑着打开盒子,里面装着细细的火硝粉:“这是火硝盒!咱们射箭的时候,火硝会跟着箭一起飞出去,碰到东西就会燃起来,能烧着东吴的战船!”
他拿起一把连弩,对准远处的空木船,扣下扳机。“咻”的一声,箭带着火星射出去,正好扎在船帆上。火硝遇风即燃,没一会儿,船帆就冒出了黑烟。
“好家伙!”张飞看得眼睛都直了,一把抢过连弩,“俺也试试!”他对准另一艘木船,连射三箭,三支带火的箭齐刷刷扎在船身上,很快就燃起了小火苗。
士兵们围过来看热闹,一个个兴奋地喊:“这连弩太厉害了!以后打东吴的战船,再也不用怕他们跑了!”
马谡趁机喊道:“大家都来领新连弩!记住,火硝盒只能装半满,装多了容易炸着自己!练熟了,咱们就能烧光东吴的战船!”
士兵们排着队领连弩,军营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连阴雨带来的沉闷都散了不少。
就在这时,营门口传来一阵喧哗。赵云带着两个士兵,押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走了过来。那汉子低着头,手里还攥着个油纸包,看起来鬼鬼祟祟的。
“丞相,抓了个东吴细作!”赵云把汉子推到诸葛亮面前,“这小子在营外鬼混了半天,还想往里面递东西,被俺们抓了个正着。”
诸葛亮让士兵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张画着季汉军营布防的草图,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雨季季汉军营积水,士兵多染风寒,可趁机偷袭”。
“说!谁派你来的?”诸葛亮盯着汉子,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
汉子哆哆嗦嗦地说:“是……是东吴的周泰将军……他让俺混进营里,摸清你们的布防,还要看看你们的新军械……”
张飞一听就火了,撸起袖子就要揍他:“好你个奸细!敢来俺们的军营打探,俺看你是活腻了!”
诸葛亮赶紧拦住他:“翼德别急,留着他还有用。”他转向汉子,“只要你说实话,俺们可以放你回去。你们东吴最近除了打探,还在做什么准备?”
汉子见诸葛亮不像是要杀他的样子,赶紧说:“周泰将军让工匠们造了不少火油桶,还说要在江里打木桩,防你们的战船……”
诸葛亮和马谡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之前的猜测没错,陆逊果然在搞水下防御。他对赵云说:“把他带下去,好吃好喝招待着,等雨停了,再放他回去,顺便让他带句话给周泰,就说俺们知道他们的计划了。”
赵云点点头,押着汉子下去了。马谡摸着新连弩,笑着说:“丞相,这下好了,咱们知道了东吴的底细,还有带火硝的连弩,等雨停了,保管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诸葛亮却没那么乐观:“陆逊心思缜密,他肯定还有后手。咱们得赶紧把水下有木桩的消息告诉关羽和赵云,让他们提前准备,比如在战船上装些铁犁,用来拨开水下的桩子。”
他转身对身边的侍从说:“快马加鞭去荆州和合肥,把消息送过去,让关将军和赵将军早做准备。另外,让工匠们赶紧造些铁犁,装在战船上,别等雨停了手忙脚乱。”
侍从领命而去,军营里的工匠们又忙碌起来。张飞拿着新连弩,在旁边比划着:“俺看不用那么麻烦,等俺们的战船到了,直接用连弩射火油桶,烧光他们的木桩!”
诸葛亮笑着摇头:“翼德,打仗不能只靠蛮力,得用脑子。咱们既要防着他们的埋伏,也要想着怎么破他们的防御,这样才能赢。”
张飞挠了挠头,虽然没完全明白,但还是点点头:“行,俺听丞相的!反正有新连弩,俺们肯定能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