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的火光,成了曹军彻底崩溃的号角。
水寨的覆灭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染给了岸上的陆军营寨。他们看不到江上的具体情况,只看到冲天的火光和浓烟,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绝望的惨嚎,再加上“周瑜大军杀过来了”、“主公战死了”等各种混乱不堪的流言,军心瞬间瓦解。
数十万大军,建制被打乱,指挥系统瘫痪,士兵们如同无头苍蝇,丢盔弃甲,只凭着求生的本能,向着他们认为安全的西北方向——即通往江陵的乌林道蜂拥逃窜。自相践踏而死者,远多于被联军追杀者。
曹操在许褚、张辽、徐晃等一众猛将的拼死护卫下,勉强登上一艘未被大火波及的快船,仓皇靠向北岸。回头望去,他经营许久、寄予厚望的水军舰队已化为一片漂浮在水面上的焦黑残骸,部分还在熊熊燃烧。陆地上,他的精兵强将正如同雪崩般溃散。
“噗——”急火攻心之下,曹操一口鲜血喷出,身形摇晃。
“丞相!”众将惊呼,连忙上前搀扶。
曹操推开众人,用袖口狠狠擦去嘴角血迹,眼中重新射出狼一般的凶光:“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之耻,他日必百倍奉还!传令……不,不必传令了,收拢沿途溃兵,速退往江陵!”
此刻,什么雄图霸业,什么统一天下,都被他暂时抛诸脑后,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
然而,回家的路,注定布满荆棘。
联军显然不打算让他轻易离开。周瑜的水军主力在肃清江上残敌后,开始组织登陆,衔尾追杀。而更致命的打击,来自早已埋伏好的刘备军。
曹操残部沿着乌林道狼狈奔逃,人困马乏,队伍拖沓长达数里。行至一处地势略窄、芦苇丛生的地方,忽然一声炮响,鼓声震天!
左侧芦苇荡中,一支伏兵齐出!当先一员大将,豹头环眼,声如巨雷,正是张飞!他手持丈八蛇矛,座下乌骓马,如同煞神降世,吼道:“燕人张翼德在此!曹贼纳命来!”
惊魂未定的曹军听到这名字,更是魂飞魄散。张辽拍马舞戟,上前死死挡住张飞,高呼:“丞相快走!” 许褚护着曹操,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杀。曹军士兵此刻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互相踩踏,死伤无数。张飞率领的这支伏兵,如同热刀切黄油,将本已混乱的曹军队伍拦腰截断,狠狠撕下了一大块。
曹操侥幸脱身,不敢停留,继续亡命。沿途又陆续遭遇了小股骚扰部队,虽未造成致命威胁,却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消耗着本已不多的体力与士气。
天色渐亮,经过一夜的奔逃和厮杀,曹操身边只剩下张辽、许褚、徐晃等数十骑,个个带伤,狼狈不堪。回首望去,来路之上,尸横遍野,烟尘未散。
“前方是何地界?”曹操声音沙哑地问道。
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回答:“禀丞相,前方是葫芦口。”
“葫芦口……”曹操心头一紧,这种地名一听便是设伏的险地。但他人马皆疲,饥渴难耐,看到葫芦口有一处水源,也顾不得许多,下令:“人马暂歇,饮些水再走。”
就在这几十残兵败将下马饮水,精神最为松懈的一刹那!
葫芦口两侧高坡上,战鼓再次擂响!无数旌旗竖起,箭如雨下!
“常山赵子龙在此!奉军师将令,已等候多时!”一员白袍银枪的骁将跃马而出,正是赵云!他率领的这支生力军,阵型严整,杀气腾腾,与溃败的曹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云!”曹操惊得几乎坠马。昨夜的火海,张飞的阻击,已让他成了惊弓之鸟,此刻见到以骁勇着称的赵云拦路,更是心生绝望。
“丞相先走!我来挡住他!”徐晃大吼一声,挥动大斧迎向赵云。张辽、许褚则拼命护着曹操,杀开一条血路,再次仓皇逃窜。
赵云遵照诸葛亮“不必死战,惊走即可”的吩咐,见曹操主力已逃,也不穷追,只是趁机俘获了大量掉队的曹军士卒和辎重。
经此三劫(火攻、张飞、赵云),曹操身边仅剩十余人,盔歪甲斜,狼狈到了极点。有谋士建议走华容小道,虽泥泞难行,但可避开关卡险要。曹操无奈,只得同意。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条平行的小路上,高顺和他的陷阵营,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终于等来了他们的猎物——一支试图绕开主战场、护送着几位重要文官和部分机密文书的小型车队。战斗在沉默中开始,也在沉默中迅速结束。陷阵营展现了其恐怖的效率,没有呐喊,没有混乱,只有精准的格杀与俘获。高顺看着被押到面前的几个瑟瑟发抖的文官,冷漠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缴获的文书里,或许藏着比一场局部胜利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