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秋,曹操亲率大军五万,以夏侯惇、于禁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奔徐州而来。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军容之盛,远非昔日吕布、袁术之流可比。
消息传来,下邳城内一片恐慌。吕布虽然自负勇力,但也深知曹操用兵如神,麾下猛将如云,绝非易与之辈。他急忙加固城防,征集粮草,同时连连催促刘备速速带兵来援。
刘备按照徐庶的谋划,并未倾巢而出,而是精心挑选了约五千精锐,由高顺统领,张飞为副将,自己则带着徐庶、简雍等人,前往下邳。他将小沛的防务交给了糜竺和孙乾,嘱托他们谨守城池,保全根本。
来到下邳,吕布见刘备只带了五千人马,脸上略有不悦,但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好说什么,反而摆出热情的架势,亲自出迎。
“玄德公!你可算来了!”吕布拉着刘备的手,语气急切,“曹操大军将至,你我当同心协力,共抗强敌!”
刘备表现得十分恭顺:“备蒙将军收留,恩同再造。今将军有难,备自当效死力!愿听将军调遣!”
吕布见刘备态度诚恳,心中稍安,便将刘备的部队安排驻守下邳西城,此处被认为是曹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之一。
刘备与高顺、徐庶安顿下来后,立刻仔细勘察下邳的城防。下邳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确实是一块硬骨头。
徐庶仔细观察后,对刘备低声道:“主公,下邳城坚,曹操急切难下,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此正合我意。我军驻扎于此,一可观察曹军虚实,二可伺机与城内某些人‘联络感情’,三嘛……若吕布与曹操两败俱伤,这下邳城,或可换一个主人了。”
高顺也道:“元直先生所言极是。我军需保持独立,不被吕布当做炮灰消耗。可主动请缨,承担一些相对独立且重要的防务,既能展现价值,又能保存实力。”
于是,刘备主动向吕布请缨,愿意承担守护西门瓮城以及附近一段城墙的重任,并表示自己的部下擅长守城(高顺训练的成果)。吕布正愁兵力分配,见刘备主动承担硬骨头,乐得同意。
不久,曹操大军抵达下邳,将城池团团围住。曹操并没有立刻发动强攻,而是采纳郭嘉之计,一边围城,一边分兵扫清徐州其他不愿投降的郡县,同时派兵截断泗水、沂水,准备长期围困。
下邳变成了一座孤城。城外,曹军营寨连绵,旌旗招展;城内,人心惶惶,气氛日益紧张。吕布几次派兵出城挑战,都被曹军击退,损失了不少人马,只好彻底转入守势。
围城持续了数月,城内的粮草开始紧张起来。吕布的脾气越发暴躁,对部下动辄打骂,连陈宫的劝谏也听不进去了。侯成、魏续等将领心生怨望,暗中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
刘备军由于早有准备,携带了部分粮草,且军纪严明,分配相对公平,士气尚能维持。高顺和徐庶更是利用这段时间,不断强化部队的守城训练,并与西城守军(非吕布嫡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一天,徐庶悄悄对刘备说:“主公,时机将至。吕布众叛亲离,就在眼前。我等需做好准备,既要防曹操破城,也要防吕布狗急跳墙,更要……准备接手这徐州的首府!”
刘备心中凛然,知道最关键的时刻,终于要来临了。他握紧了剑柄,目光投向窗外阴沉的天空,一场决定命运的风暴,正在下邳城内外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