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顾百家镇。
和煦的春风拂过泛青的麦田,吹开了枝头的桃花,也带来了弥漫在整个镇子里的喜气。
公社大院里,更是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洋溢着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
今天,是百家实业公司副总经理诛华,与公社小学教师张慧婷大喜的日子。
这场婚礼,在诛皎的坚持下,办得既隆重又简朴。
没有铺张浪费的宴席,没有繁文缛节的仪式,但该有的喜庆和庄重,一样不少。
新房就设在诛皎家老宅旁边新盖起的三间瓦房里,窗明几净,家具虽然简单,但都是请镇里木匠用实木新打的,结实耐用,透着一种踏实过日子的温馨。
屋里屋外贴满了大红的喜字,前来帮忙的妇女们进进出出,脸上都带着由衷的笑容。
陈兰兰穿着一身崭新的藏蓝色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喜悦和激动,指挥着众人忙而不乱地准备着。
对她而言,长子成家,是丁却了她心头最大的一桩心事,看着儿子即将拥有自己的小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替代的。
诛皎则穿着那身半旧的军装,外面套了件新做的中山装,站在院门口,迎接着前来道贺的宾客。
来的都是公社的干部、各生产队的队长、厂里的老师傅、学校的老师,以及四里八乡关系亲近的乡亲。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祝福。
“诛书记,恭喜恭喜啊!”
“华子成家了,您和陈大姐可就放心了!”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诛皎一一笑着一回应,递上香烟和喜糖。
他的目光平静而欣慰,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朴实的场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平凡的幸福,这安稳的后方,正是他重生归来,拼尽一切所要守护的。
婚礼的仪式在公社大礼堂举行。
由公社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主持,县里也派了领导前来证婚,算是给足了面子。
当穿着崭新中山装、胸前戴着大红花的诛华,和一身红装、略施粉黛、更显清秀温婉的张慧婷,并肩站在台上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所有人都觉得,这对年轻人是如此的般配。
诛华沉稳干练,张慧婷知书达理,都是百家镇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
老支书用洪亮的声音,说着祝福和勉励的话。
县领导也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赞扬诛华年轻有为,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企业管理者,祝福他们新婚快乐,共同进步。
轮到新人发言时,诛华接过话筒,看着台下众多的乡亲和长辈,又侧头看了看身边脸颊微红、眼神明亮的妻子,深吸了一口气。
“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叔伯长辈,各位乡亲们今天来参加我和慧婷的婚礼。”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但细听之下,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我和慧婷,都是在百家镇这片土地上长大的。我们见证了这里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如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们深知,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像我们父辈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在座每一位乡亲的辛勤付出。”
他的话语,引起了台下许多人的共鸣。
“成了家,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诛华的目光变得坚定,“对我而言,不仅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更要把父亲和各位长辈开创的这份事业,继承好,发展好!我会和慧婷一起,互相扶持,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百家镇,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
他没有说什么山盟海誓,而是将个人的幸福与家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朴实,却格外有力。
张慧婷也简单说了几句,声音清柔却坚定,表示会支持诛华的工作,尽好一个妻子和未来人民教师的责任。
仪式结束后,在新房里进行了简朴而热闹的“闹洞房”,主要是年轻人参与,充满了欢声笑语。
按照风俗,新娘要给公婆敬茶。
张慧婷端着茶杯,走到诛皎和陈兰兰面前,恭恭敬敬地跪下,将茶杯举过头顶。
“爸,请喝茶。”
“妈,请喝茶。”
诛皎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看着眼前端庄秀雅的儿媳,心中满意,从怀里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放在茶盘上,温声道:“好,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和华儿好好过日子,互敬互爱,共同进步。”
陈兰兰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接过茶杯,也将红包放下,拉着张慧婷的手,连声说:“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夜晚,宾客渐渐散去。
喧嚣了一天的宅院,终于恢复了宁静。
诛皎和陈兰兰坐在堂屋里,听着旁边新房隐约传来的、儿子和儿媳低低的说话声,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安稳和幸福。
“华儿总算成家了,慧婷也是个好孩子,我这心啊,算是放下了一大半。”陈兰兰轻声说道,语气里是卸下重担后的轻松。
诛皎点了点头,目光深远:“是啊,华儿成了家,立了业,人也更加沉稳了。是时候,让他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几天后,在百家实业公司的管理层会议上,诛皎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整。
由诛华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和内部管理工作。
而诛皎自己,虽然仍担任总经理,但将主要精力转向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对外合作等宏观层面。
这意味着,诛华实际上成为了百家实业公司运作的核心。
面对这项任命,诛华并没有推辞。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各位叔伯和同事,沉声道:“感谢总经理和各位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守好家业,开拓市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的语气沉稳,目光坚定,经过婚礼的洗礼和多年的历练,他已然具备了独当一面的气度。
会议结束后,诛皎将诛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华儿,家里现在安稳了,你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诛皎看着儿子,语重心长,“企业管理,千头万绪,既要大胆开拓,也要谨慎细致。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多和厂里的老师傅、还有你大壮叔他们商量。”
“爸,我明白。”诛华认真点头,“您放心,我会把公司管好的。您……是不是有更重要的打算?”
诛皎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后方交给你,我放心。前面,还有更广阔的天空等着我们去闯。”
诛华看着父亲眼中那熟悉的、充满睿智和魄力的光芒,心中了然。
父亲这是要腾出手来,去谋划更大的格局了。
而他,将作为父亲最坚实的后盾,稳住这来之不易的基业。
婚礼的喜庆渐渐融入日常,生活恢复了平静的节奏。
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诛家,乃至整个百家镇,都因为这场婚礼和随之而来的权力平稳交接,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稳固的发展阶段。
后方安定,前方才能全力冲刺。
诛皎将国内产业的管理权逐步移交给了日益成熟的诛华,他自己则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向那些关乎未来国运和家族命运的、更加宏大和深远的战略布局之中。
家族的传承,事业的延续,就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完成了关键而平稳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