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宇等人静静地站在大殿之中,目光紧紧盯着高高在上的皇室成员。奸人虽瘫倒在地,却时不时偷瞄着皇室众人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场关于真相与阴谋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皇室成员们听闻此事后,面色凝重,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为首的皇帝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
正义大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有条不紊地将昊宇等人发现的证据,以及奸人通敌叛国的种种行径详细陈述了一遍。昊宇也适时地补充,将自己如何被奸人陷害,又如何抽丝剥茧找到证据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囚犯、神秘人和江湖高手也在一旁不时佐证。
皇室成员们仔细聆听,时而皱眉,时而相互对视,表情严肃。待众人陈述完毕,皇帝拿起桌上的证据,仔细端详,神色愈发冷峻。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一位王爷率先开口:“证据确凿,此等奸人必须严惩,彻查其党羽,以正国法!”不少皇室成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身着华丽朝服的大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奸人在皇室中的支持者之一。他微微欠身,恭敬却又带着一丝强硬地说道:“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仅凭这些证据,恐难定其死罪。说不定是有人故意陷害,企图扰乱朝纲。”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正义大臣眉头一皱,反驳道:“证据链完整,人证物证俱在,何来陷害之说?若不及时惩处,恐生大乱!”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支持严惩奸人的一方,言辞激烈,义愤填膺,强调国法威严不可侵犯;而企图为奸人开脱的一方,则巧言令色,试图混淆视听,质疑证据的真实性。
一时间,大殿内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头晕目眩。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目光在两派之间来回扫视,心中权衡着利弊。
昊宇等人在殿外焦急地等待着。他们能听到殿内传来的激烈争吵声,却无法得知里面具体的情况。昊宇来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裁决至关重要,关乎着自己能否洗清冤屈,也关乎着西夏的未来。
囚犯虽然手臂受伤,但此刻也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大殿的门,仿佛要透过那扇门看到里面的局势。神秘人靠在墙边,微微皱眉,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江湖高手们则一脸警惕,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状况。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每一秒都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殿外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众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的争吵声终于渐渐平息。昊宇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殿门,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此时,大殿内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局势似乎陷入了僵局。支持奸人的一方,虽然理屈词穷,但仍仗着背后的势力,负隅顽抗。而正义的一方,虽然证据确凿,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说服所有皇室成员。
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奸人罪行严重,若不惩处,难以服众,也会影响朝廷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考虑奸人背后势力的影响,担心处理不当会引发朝廷内部的动荡。
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大殿,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怒喝道:“岂有此理!”
众人皆被皇帝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安静下来,等待皇帝的指示。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暂且搁置,朕另有要事处理。”
原来,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边境传来急报,敌军趁宫廷内乱之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西夏边境战事吃紧。这一变故让原本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棘手。
奸人支持者见状,心中暗喜,趁机再次进言:“陛下,如今边境战事紧急,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应对外敌。这奸人之事,不妨等击退敌军后再做定夺。”
正义大臣心中一紧,急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内部隐患不除,何以安心抗敌?若此时放过奸人,恐他趁机勾结外敌,后果不堪设想!”
朝堂上再次陷入了争论之中。皇帝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都别吵了!朕意已决,先商讨退敌之策,至于这奸人,暂且关押,待战事平息后,再做最终裁决。”
言罢,皇帝起身,拂袖而去。众人见状,纷纷行礼,退出大殿。
昊宇等人在殿外看到皇室成员们陆续走出,却并未得到最终的裁决结果,心中不禁充满了失望和担忧。他们知道,边境战事的突发,让奸人有了喘息之机,也让他们揭露奸人阴谋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
看着被侍卫押走的奸人,昊宇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逃脱应有的惩罚!”
随着皇室成员和大臣们的离去,大殿外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昊宇等人还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五味杂陈。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预示着他们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了坎坷。在这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裁决,彻底扳倒奸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