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的工程日夜不休,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蜂巢,吸附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不断扩展着自身的结构。
“金乌”要塞的能量核心稳定运行,其磅礴的能量波动,即便经过层层抑制,依然像黑暗森林中的一团篝火,清晰而耀眼。
月球前线,“岩虺”网络与敌人的干扰源之间的电子战已成常态,双方都在不断升级算法,争夺着那片荒芜世界的“制信息权”。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但林风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
他独自坐在实验室的中央,周围是静静悬浮的全息投影。
左边,是月背飞船残骸的结构图和能量特征谱;右边,是“崑仑”号从火星轨道附近传回的、那个诡异寄生体的扫描数据和分析报告;中间,则是与“灵思族”接触的完整记录和他们赠予的技术框架概要。
三份来自不同源头、跨越可能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年时间的外星科技造物,同时期地被人类发现。
这太“巧合”了。
巧合到令人毛骨悚然。
地球文明蹒跚了数千年,仰望星空却从未发现任何确凿的地外文明迹象。为何就在这短短数年之内,当人类刚刚迈出行星摇篮,甚至还没来得及走出太阳系时,这些遗迹和文明就如同雨后的蘑菇一样,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林风的副脑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着,海量的数据流被重新整合、比对、分析。他调用了【伏羲】主脑的全部算力,将人类所有的天文观测记录、深空探测数据,乃至龙芯知识库中那些关于上古宇宙的模糊碎片,全部纳入一个宏大的模型中进行推演。
数个小时的沉默后,林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但更多的却是深不见底的寒意。
他迅速召集了雷战、龙月以及少数几位绝对核心的成员,举行了一次最高密级的简报会。
没有寒暄,林风直接将自己的推理投射到中央全息屏上。
“我们一直有一个错觉,”林风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认为星空沉默,是因为宇宙中文明稀少,或者距离遥远。”
他指向太阳系的星图:“但我们的发现,推翻了这个假设。文明并不稀少,甚至可能…很密集。”
“那为什么我们过去从未发现?”雷战沉声问道。
“原因可能有三。”林风切换屏幕,展示出第一组数据。
“第一,位置。”他放大了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那是一个相当偏僻的旋臂末端。“我们所在的区域,在宇宙尺度上,可能相当于…一片‘偏远山区’或者…‘文明坟场’。”他抛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
“根据龙芯知识库的碎片和‘灵思族’信息中隐含的线索,我推测,在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区域可能发生过一次极其彻底的‘清扫’。
一次远在‘先驱者’及其背后的‘收割者’之前的、更古老的清理程序。导致这片区域的文明被大面积灭绝,只留下像月背残骸那样极度偶然的、深埋地下的‘化石’。”
“这片死寂的区域,也因此成为了宇宙中那些被迫逃亡文明的‘理想’避难所——因为追兵通常不会想到来这种不毛之地搜寻,而这里的‘原住民’(如果有的话)也早已无力构成威胁。”
他看了一眼火星残骸的数据,“那个寄生在‘崑仑’号上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个更古老的、失败的逃亡者留下的‘漂流瓶’。”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推论让人脊背发凉。
“第二,技术代差。”林风继续道,调出了人类不同时期的射电望远镜和深空探测器的灵敏度曲线。
“过去我们的观测手段,在高级文明眼中,可能如同原始人试图用耳朵聆听海对面的对话。他们存在的证据或许一直弥漫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听不见’、‘看不着’。”
“直到我们开始应用龙芯技术,尤其是‘烛龙’核心和基于生物力场(EVA力场)的传感器,”他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的‘感官’才突然变得敏锐起来,足以捕捉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背景噪音’——比如‘灵思族’的哀歌,比如火星寄生体散发的微弱信息熵。”
“而第三点,也是最危险的一点,”林风的语气变得无比凝重,“我们 ourselves,已经成为了最显眼的目标。”
他调出了“星港”和“金乌”的能量签名模拟图。那庞大的、独特的能量波动,如同在寂静的黑暗森林中,点燃了一支熊熊燃烧的、散发着陌生气味的火炬!
“龙芯科技,尤其是‘烛龙’核心的能量签名,与目前宇宙中任何已知的主流能量体系都截然不同。它太独特了,太…‘香’了。”林风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对于任何拥有深空监测能力的文明来说,这都像一个无法忽视的全新信号。‘灵思族’能发现我们,恐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
“我们以为‘星港’和‘金乌’是守护家园的盾与矛,但在更高级的观察者眼中,它们或许更像是在无声地广播——‘快来看,这里有一个刚刚掌握新奇技术、味道可能还很不错的原始文明’。”
这番话让所有与会者都感到一股冰冷的压力。他们一直以为敌人只有“先驱者”,但现在看来,人类可能无意中将自己暴露给了整个黑暗森林。
“你的结论是什么?”龙月直接问道,她的眼神锐利如刀,已经开始思考应对策略。
“结论就是,”林风深吸一口气,“星空并非沉默,它可能一直很‘热闹’,只是我们过去是聋子和瞎子。
而现在,我们不仅治好了耳聋眼瞎,还开始大声喧哗、挥舞火把。我们发现其他遗迹和文明,并非巧合,而是我们终于达到了能发现它们的‘门槛’,同时,我们也把自己放在了所有潜在观察者的‘餐盘’上。”
“我们必须立刻调整策略。”雷战果断下令,“第一,龙月,立刻牵头制定‘灯塔隐匿计划’,不惜一切代价,降低‘星港’和‘金乌’的能量签名特征,研究如何屏蔽或伪装‘烛龙’核心和生物力场的独特波动。我们要学会在黑暗森林中‘潜行’。”
“第二,林风,成立专项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的这些遗迹和‘灵思族’技术,重点不是武器的部分,而是它们如何隐藏自己。月背飞船的伪装技术、火星寄生体的潜伏机制、‘灵思族’的维度隐匿手段,这些可能比任何武器都更重要!”
“第三,所有深空探测计划调整优先级。寻找类地行星、资源星球的重要性,暂时让位于监测太阳系周边异常空间波动和未知信号。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早期预警系统’。”
命令被迅速下达。会议的基调从以往的积极开拓,悄然转变为了一种带着紧迫感的谨慎防御。
散会后,林风独自留在实验室里,看着屏幕上那三份外星科技的资料,心情复杂。科学的探索欲让他对这些知识充满渴望,但理智和责任感又让他感到沉重的压力。
他走到窗边,望向远处那已经开始施工的“星港”二期平台。那宏伟的工程曾经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和骄傲,此刻在他眼中,却仿佛成了一个巨大而危险的诱饵。
星空不再浪漫,它变成了一片深邃、嘈杂、且危机四伏的海洋。人类这艘刚刚下水的小船,在惊叹于海中原来有如此多奇特的“鱼类”和“沉船”的同时,也必须开始学习如何隐藏自己,如何避开那些可能存在的、更大的掠食者。
他知道,从现在起,“南天门”的使命,除了“守护”和“开拓”,又多了一项或许更为重要的——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