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峰带着5名同事坐大巴到武当山脚下时,已经是周一中午。山脚下的民宿是提前订好的,两层小楼,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连绵的青山,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草木香。同事们放下行李就兴奋地围在院子里讨论,小张拿着手机查景点:“听说紫霄宫的太极晨练特别有名,明天咱们早点去,说不定能跟着道长学两招!”小李则对着民宿墙上的武当山地图研究:“咱们调研计划里的几个点,紫霄宫、太极殿、数字博物馆,正好在一条线上,一天能跑完两个。”
轩峰笑着应和,心里却在盘算晚上的事——白天得好好带队调研,装出专注工作的样子,晚上才能趁机去紫霄宫附近探查。他趁同事们收拾行李的间隙,悄悄把便携AI武脉监测仪塞进背包侧兜,又检查了一下手机电量,把提前下载的武当山夜间路线图调出来存好。
下午的调研第一站就是紫霄宫。走进宫门,青石板路两旁种着高大的古柏,殿宇飞檐翘角,透着古朴的气息。负责接待的道长穿着灰色道袍,声音温和,带他们参观殿内的太极壁画,讲解太极文化里的“阴阳平衡”:“太极讲究‘以柔克刚’‘顺势而为’,就像水流遇到阻碍,不会硬冲,而是绕过去,这和你们做技术研发或许也有相通之处。”
轩峰一边听一边认真记笔记,偶尔还提问:“道长,太极里的‘气’,您能再讲讲吗?比如练拳时怎么感知‘气’的流动?”他这么问,既符合“调研传统文化”的名义,也想趁机了解和武脉相关的信息——毕竟之前老道士说过太极心法能和武脉互补。
道长点点头,简单演示了一个太极起手式:“‘气’是内在的能量,练拳时要沉下心,感受能量从丹田到四肢的流动,不能刻意用力,要自然。你们要是感兴趣,明天早上可以来观里的广场,跟着弟子们一起练。”
下午的调研很顺利,同事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拍了很多壁画和建筑细节的照片,小李还特意给殿宇的斗拱结构拍了特写:“这结构特别稳固,说不定能给咱们安防设备的外壳设计找灵感,又轻又结实。”
晚上民宿准备了当地的农家菜,大家吃着菜聊着天,直到快十点才各自回房休息。轩峰等隔壁房间的小张传来打呼声,才悄悄起床,换上轻便的运动服,把便携监测仪、手机、手电筒塞进背包,轻轻拉开房门——民宿老板已经睡了,院子里只有一盏路灯亮着,光线昏黄。
他沿着民宿后面的小路往山上走,山路铺着石板,夜里有点滑,他打开手机手电筒,光线调得很暗,只够照亮脚下的路。山里的夜晚很静,只有虫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远处道观传来的打更声。走了大概半小时,前面隐约出现紫霄宫的轮廓,黑沉沉的殿宇在月光下像沉默的巨人。
轩峰放慢脚步,从背包里拿出便携监测仪,打开开关——屏幕亮起淡蓝色的光,显示“待机状态,未检测到异常能量”。他贴着宫墙根慢慢走,眼睛警惕地观察周围,生怕遇到巡逻的道士。
就在他走到紫霄宫后门附近时,手腕上的手串突然有了反应——靛蓝珠子慢慢亮了起来,像裹着一层淡淡的水光,一道温和却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紫霄宫后的炼丹洞,有铜牌气息,就在前面那片竹林后面,顺着小路走就能看到洞口。”
轩峰心里一喜,赶紧往声音提示的方向看——果然,紫霄宫后门右侧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间隐约能看到一条被踩出来的小土路。他握紧监测仪,快步走进竹林,脚下的落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走了没几步,监测仪的屏幕突然跳了一下,显示“检测到微弱武脉能量,方向东北,距离50米”——和手串提示的炼丹洞方向完全一致。
他顺着小路走到竹林尽头,果然看到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被藤蔓半掩着,看起来很久没人来过。轩峰不敢贸然进去,毕竟洞里漆黑,不知道有没有危险,而且现在时间不早,得赶紧回去,免得同事发现他不在。他掏出手机,对着洞口和周围的环境拍了几张照片,记下路线:从民宿到紫霄宫后门,再穿竹林到炼丹洞,大概需要40分钟。
确认好位置后,轩峰悄悄按原路返回,回到民宿时,同事们还在熟睡。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躺下,心里满是期待——明天白天继续调研,晚上就能来炼丹洞找铜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