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合上笔记本,语气带着一丝决断。
“南燕,光记笔记不够,我们得主动一点。”
林南燕立刻会意,眼中闪过兴奋与一丝怯意:
“现在?去找那几位教授和工程师?会不会太唐突了?”
“机会稍纵即逝。”
苏婉宁已经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衬衫衣领,深吸一口气,仿佛在为接下来的行动积蓄勇气。
“我们就以请教问题为由,希望能留下长期联系的地址,方便日后深入学习。”
“好!”
林南燕也被她的决心感染,用力点头。
“拼了!”
两人首先走向较为熟悉的王教授。苏婉宁恭敬地开口,语气诚恳:
“王教授,打扰您。您今天讲的系统工程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尤其是您提到‘航天无小事,成败在分毫’,我们感触特别深。不知道……是否方便留下您的通信地址?我们后续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系统协调方面的困惑,希望能有机会向您请教。”
王教授看着眼前两位眼神清澈、态度恳切的女学生,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好,好!年轻人肯学,肯钻,是好事。”
他爽快地从上衣口袋取出钢笔,在苏婉宁递来的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下了自己在哈工大的详细地址和单位。
“有问题,来信讨论。”
首战告捷,两人备受鼓舞。接着,她们走向正准备离开的孙教授。
“孙教授。”
苏婉宁上前一步,微微鞠躬。
“您关于复合材料的报告为我们打开了新视野。我们之前更多关注理论推导,对材料工艺如何影响整体设计理解不深。非常希望能与您保持联系,深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孙教授扶了扶细框眼镜,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们,尤其是目光清亮、提问切中要害的苏婉宁。
她温和地笑了笑,也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便签,写下了地址。
“材料的革新是飞行器进步的基石。你们有这样的意识很好。欢迎交流。”
最后,也是最需要勇气的一步,是走向那位表情严肃、略显拘谨的李工程师。
“李工程师,您好。”
苏婉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
“您今天提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我们启发极大。我们意识到计算技术对航天未来的重要性,非常渴望能了解更多。冒昧请问,能否……也留下一个联系的途径?”
李工程师看着她们,目光锐利地审视了片刻,似乎在评估她们是出于一时好奇还是真正的求知欲。
他看到了苏婉宁眼中对“计算机模拟”那份纯粹的渴望,这眼神他在一些优秀的年轻技术员身上见过。
他沉默了几秒,终于点了点头,言简意赅:
“可以。”
他接过笔记本,用简洁的字迹写下一个基地的对外信箱编号和单位名称,同时强调:
“涉及具体技术细节,需遵守保密条例。”
“我们明白!谢谢李工程师!”
苏婉宁和林南燕连忙保证,心中充满了感激。
回到座位时,两人都像打了一场胜仗,脸颊因激动而泛红。
笔记本的扉页上,新增的三行地址墨迹未干,在她们眼中,这不仅仅是几个通信地址,更是三把可能开启未来技术之门的钥匙。
“拿到了!真的拿到了!”
林南燕捂着胸口,小声欢呼,依然难掩兴奋。
苏婉宁轻轻抚过那几行字,感受着笔尖在纸面上留下的微小凹痕,心潮澎湃。她低声对林南燕说:
“看,南燕。系统工程是骨架,新材料是血肉,计算机技术是加速器。我们未来的研究,或许就能从这几行地址开始,将它们一点点串联起来。”
窗外的长安街华灯初上,与天际的星辰遥相呼应。
苏婉宁觉得,自己手中的笔记本,此刻重若千钧。它不仅承载着父亲的遗志、个人的理想,更连接着中国航天脚踏实地、却又仰望星空的现在与未来。
她的技术征途,在这一刻,拥有了更为清晰和坚实的起点。
交流会的最后一天,氛围轻松了不少,上午的闭幕式很简短。
会场里,人们的神情松弛了许多,相识的学者们低声交谈着,交换着通信地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收获后的满足与淡淡的离别情绪。
主席台上,主办方的领导做了总结发言,他特别提到了此次会议上年轻学子们展现出的巨大潜力,称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希望”。
紧接着,便是此次会议一个特别的环节——
表彰优秀青年学子。
“……经专家组评议,决定授予以下几位同学‘进步学子奖’,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展现出的扎实功底与创新精神。”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苏婉宁原本正低头整理笔记,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到。
“江南大学,苏婉宁!”
林南燕激动地推了她一下,她才恍然回神,在周围友善的掌声和目光中,有些懵懂地站起身,走向主席台。
从一位老教授手中接过奖状时,她看到对方眼中鼓励的笑意。
奖状是朴实的红纸黑字,盖着大会组委会的公章,上面写着“授予苏婉宁同学:全国航空航天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进步学子奖’”。
除了奖状,还有一个牛皮纸信封,她指尖一触,便知道里面是崭新的纸币。
“再接再厉,同学。”
老教授温和地说。
“谢谢老师!我一定努力!”
苏婉宁恭敬地鞠躬,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
她粗略捏了捏信封,里面似乎是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能够购买许多专业书籍和资料的“巨款”了。
闭幕式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按照大会最后的通知,下午各位老教授、工程师们有些私人访友的安排,不再组织统一活动,来自各地的学子们可以自由安排。
“总算结束了!”
回到房间,林南燕长舒一口气,将自己摔进柔软的床铺里。
“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
苏婉宁小心地将奖状和信封收进行李箱的最底层,与父亲那本笔记本放在一起。她微笑着说:
“是啊,但收获太大了。”
下午,崔教授将苏婉宁和林南燕以及几个学生叫到一旁,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
“这几天辛苦了,表现都很不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明天我有些私事,要去拜访一位在京的老友,给你们放一天假,自由活动。后天才统一返程,你们正好可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首都的风貌。”
“真的?谢谢崔教授!”
林南燕立刻雀跃起来。
苏婉宁眼中也流露出期待,连续几日的精神紧绷,确实需要好好放松一下了,刚好她明天去拜访一下顾伯伯和秦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