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船在风浪中颠簸返航,船舱内气氛凝重。那个光怪陆离的“镜像都市”和其中格格不入的“有序之域”,如同一个来自未来的恐怖预告片,在每个人心头投下沉重的阴影。
“他们不再追求瞬间的全球‘降格’,”“鹰眼”一边整理数据一边分析,语气带着深深的忧虑,“而是转向了更狡猾、更具渗透性的‘定点改造’。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吸收特定的人才,利用先进的技术,逐步将那里改造成他们理想中的‘秩序样板’。如果成功,其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将远超一座孤立的‘灰塔’。”
陆时沉默地看着舷窗外翻涌的墨蓝色海水。对手的进化速度令人心惊。从古老的仪式符号,到尖端的生物神经科技,再到如今这种能够投射“现实蓝图”的维度技术,“降格派”仿佛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活体组织。
“苏晓是关键。”陆时缓缓开口,“我感觉到,她体内的东西,与那个‘镜像都市’,与这股新的‘降格’浪潮,存在着共鸣。她不是被动受害者,她可能是一个……‘催化剂’,或者一个‘接口’。”
回到市局,陆时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重新部署任务。
一、 提升苏晓监控等级。在不惊动她的前提下,利用所有可用的、非侵入式手段,对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生理、心理及环境互动监测,寻找任何可能与“降格”活动产生关联的细微迹象。同时,秘密采集她周围环境的“基盘”波动数据,分析其与东南沿海城市“有序之域”投影的潜在联系。
二、 深度介入东南沿海城市失踪案。不再局限于协查,而是由专案组直接主导,调动所有资源,以那个城市为中心,编织一张更密集的侦查网。重点排查与“新调律者”思潮相关的团体、个人,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进行非法维度或意识技术研究的秘密机构。
三、 尝试与“修复”力量建立联系。既然“守望者”态度暧昧,那么能否通过监测“基盘”的“自然愈合”过程,反向推导出那股力量的运作规律,甚至尝试进行微弱的、引导性的互动?这需要“鹰眼”和理论专家团队的全力投入。
四、 国际情报共享与合作。将“镜像都市”的发现及相关分析,通过绝密渠道分享给少数可信赖的国际伙伴,共同监控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类似“有序之域”投影或异常技术活动。
任务下达,庞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对苏晓的监控很快有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发现。数据分析显示,苏晓在日常生活中,会无意识地避开城市中几个特定的地点。这些地点看似普通——一个街心公园的角落、一座老式公寓楼的入口、一段地铁隧道的特定区间……但环境监测表明,这些地方的“基盘刻痕”残留相对较重,或者说,是那种“自然修复”力量暂时难以完全覆盖的区域。
苏晓并非有意识地回避,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生理层面的不适感让她远离那些地方。仿佛她体内那段休眠的序列,在排斥这些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痕”。
与此同时,在东南沿海城市,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名卧底警员成功渗透进了一个表面是“高端冥想与潜能开发工作室”,实则暗中宣扬“新调律者”理念的小圈子。这个工作室的成员不多,但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定期聚会,讨论“系统优化”、“意识提升”,并使用一种据称能“净化思维、提升专注度”的脑波调控设备。
技术部门对卧底偷偷带出的设备残片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核心技术原理,与韩东明实验室使用的神经调控技术存在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更加精巧和安全,副作用更小。显然,“降格派”的技术也在迭代。
更重要的是,卧底报告,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偶尔会提及一个名为“编织者”的神秘上级,据说“编织者”掌握着真正的“世界编织术”,能够“修复”现实的“瑕疵”,引导文明走向“更高级的秩序”。
“编织者”……这个称呼,与“鹰眼”之前提到的、“渐进调律”派系可能掌握的“生机编织”技艺,仅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截然相反!一个旨在“修复”和“平衡”,另一个则意在“控制”和“重构”!
这是巧合,还是故意的模仿与篡改?
“看来,‘降格派’不仅窃取了技术,还可能篡改和歪曲了古老的理念。”陆时看着报告,眼神锐利,“这个‘编织者’,很可能就是‘新调律者’思潮和东南沿海城市行动的核心策划者之一。”
就在他们准备对那个“工作室”进行收网,以期顺藤摸瓜找到“编织者”时,负责监控“基盘修复”力量的团队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他们通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监测数据建模,大致描绘出了那股“自然修复”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模式。它如同星球自身的免疫系统,缓慢而坚定地流向那些“刻痕”区域,进行着修复。然而,模型显示,有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粘稠”的人为干扰力量,正在像“血栓”一样,阻碍着“修复”力量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尤其是苏晓所在的区域!
这股人为干扰力量的特性,与“镜像都市”中那个“有序之域”的能量签名,以及失踪案现场的“信息褶皱”,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是‘编织者’!”“鹰眼”肯定地说,“他在 actively blocking the natural healing process! he is creating a 'sterile zone' around that city, and around Su xiao, to facilitate his experiments!”
对方不仅在积极构建“有序之域”,还在 actively 阻止世界本身的修复力量介入!这是何等的狂妄与精准!
陆时感到事态正在迅速升级。对手不再是被动隐藏,而是开始了主动的、战略性的布局和对抗。他们以东南沿海城市为试验田,以苏晓为某种关键节点,试图在一片被他们人为制造的“无菌区”内,培育他们的“秩序新世界”。
“收网行动暂缓,”陆时改变了命令,“我们不能打草惊蛇。这个‘工作室’只是外围。我们要放长线,找到那个‘编织者’,弄清楚他到底想‘编织’什么,以及他为什么如此关注苏晓。”
他走到巨大的电子地图前,目光落在东南沿海那个被标记出来的城市,以及代表苏晓位置的那个光点上。
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由那个神秘的“编织者”悄然编织。而他们,必须在这张网完全收拢之前,找到那个隐藏在幕后的蜘蛛,并切断它所有的丝线。
狩猎,进入了最考验耐心和智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