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出来了,5.8!
是不是天塌了?
………
秋深露重。
平安堂药香的香气里,悄然融入了些许不同往日的、微妙的甜意。
豆娘坐在窗边的矮凳上,就着透入的明亮天光,细细缝补着一件男子的外衫。
针脚细密匀称,一如她平日打理药材时的专注。
只是那微微低垂的颈项,偶尔掠过唇边的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以及耳根处不易察觉的淡淡红晕。
都泄露了她此刻心境的不同。
那衣衫,并非许清安的。
许清安坐于廊下,目光掠过庭中秋色,最终落在豆娘那浸润在光晕中的侧影上。
他何等眼力,岂会看不出这数月来,豆娘身上悄然发生的变化?
那眉宇间愈发舒展的柔和,那眼眸中偶尔流转的、属于少女的光彩。
以及她近来对着南城方向时,那片刻的出神。
皆指向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
他并未点破,只如常翻阅着手中的书卷,静观其变。
尘世情缘,自有其水到渠成的韵律,强求或阻拦,皆落了下乘。
这日午后,秋阳暖融。
院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拘谨却沉稳的脚步声,随即是轻轻的叩门声。
豆娘几乎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针线,下意识地理了理鬓角,方才快步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南城“陈记绸缎庄”的少东家,陈平。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身形挺拔,面容算不得十分英俊,却眉目端正。
眼神清亮坦诚,手中还提着一包用油纸仔细包裹的物事。
见到豆娘,他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紧张与期待。
“豆……豆娘姑娘,”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前日家母咳疾,多亏姑娘妙手回春。这是家母让我送来的一点自家铺子里的新茶,聊表谢意,不成敬意。”
他将手中的茶包递上,目光快速而珍惜地在豆娘脸上停留了一瞬,便又礼貌地垂下。
豆娘接过茶包,指尖与他的微微触碰,两人都似被细微的电流划过,迅速分开。
她脸颊微红,低声道:“陈大哥太客气了,老夫人安好便好。”
这一幕,尽数落在许清安眼中。
他看得分明,那陈平目光清澈,举止守礼,对豆娘的关切与倾慕发自内心,并非轻浮之辈。
而豆娘那含羞带怯却又隐含喜悦的反应,更是将她的心意表露无遗。
又过了几日,一个天色澄澈的早晨。
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是轻轻的叩门声。
豆娘几乎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针线,下意识地理了理鬓角,方才快步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位衣着体面、神态和蔼的中年妇人,正是南城陈记绸缎庄的陈老夫人。
她身旁还跟着一位笑容可掬的官媒娘子。
那媒人未语先笑,开口道:“给许先生道喜了!老身今日,是特为贵府的豆娘姑娘,受陈府之托,来说一桩天作之合的好姻缘!”
豆娘脸颊微红,侧身将客人请入。
陈老夫人目光慈爱地落在豆娘身上,满是赞许与喜爱。
一行人至堂前,许清安已起身相迎。
双方见礼落座后,那官媒便巧舌如簧,将陈平如何心仪豆娘、陈家如何诚心求娶的心意娓娓道来,言辞既体面又恳切。
陈老夫人亦温言道:“许先生,豆娘姑娘贤淑聪慧,医术高明,我们一家都打心眼里喜欢。若能得此佳妇,是我陈家的福分。”
“家中小儿陈平,性子实诚,懂得疼人,今日老身腆颜前来,便是想为他求娶豆娘,还请先生成全两个孩子的心意。”
许清安目光平静,心中了然。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端起手边的茶盏,轻呷一口。
方将目光转向一旁侍立、脸颊绯红的豆娘,声音温和却带着询问:“豆娘,你意下如何?”
豆娘抬起头,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仅凭……先生做主。”
许清安闻言,眼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慰。
他放下茶盏,对陈平母子微微颔首:“既是她二人两情相悦,陈家家风敦厚,陈平亦是个踏实可靠的,某便替其亡故父母应下这门亲事。”
媒人闻言,大喜过望。
陈老夫人闻言,也是满面笑容,连声行礼道谢。
“不必多礼。”
许清安虚扶一下,一股柔和的力量便止住了她的客气,“往后,豆娘便托付与你陈家了。望你们谨记今日之言,莫负她心。”
“先生放心,陈家定不负豆娘!亦不负先生所托!”陈老夫人激动地应道,目光灼灼。
婚事既定,后续的纳采、问名、纳吉等诸般礼数,便在祥和喜悦的氛围中一一进行。
许清安亲自为豆娘备下了一份极其丰厚的嫁妆,不仅包含了这些年来她行医所得。
更有他添置的许多产业,平安堂亦明确作为她的嫁妆,由她日后自行经营。
这份厚爱与支持,让豆娘与陈家都感念不已。
婚期选在了一个腊月里的良辰吉日。
婚礼并未追求奢华排场,女方这边只在平安堂及左近胡同设宴,邀请了街坊邻里与少数挚友。
院内院外张灯结彩,红烛高燃,一派喜庆气象。
巴特尔得知消息,特意送上厚礼,并以“娘家人”的身份,豪爽地帮忙招呼宾客,笑声洪亮。
老周也由儿孙搀扶着来了。
看着凤冠霞帔、明艳不可方物的豆娘,与那仪表堂堂、满眼爱意的陈平站在一起。
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天作之合!天作之合啊!周成兄弟和信娘在天有灵,定是欢喜得很!”
是夜,宾主尽欢,觥筹交错。
许清安在男方家布置的礼堂坐于主位,接受着新人的三拜。
他看着豆娘盛装之下,眉眼间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光彩。
看着陈平小心翼翼搀扶着她,眼中满是珍视,心中最后一丝牵挂也安然落下。
他端起酒杯,对新人只温言道:“同心同德,白首偕老。”
礼成之后,喧嚣渐散。
洞房之内,红烛摇曳,将满室映照得温暖而朦胧。
陈平轻轻握住豆娘的手,目光温柔似水:“娘子,能娶到你,是我陈平几世修来的福分。”
豆娘抬眸望他,眼中水光潋滟,却是喜悦的泪光。
她反手握紧了他,轻声道:“能嫁与夫君,亦是豆娘之幸。往后,我们一同侍奉先生,经营这平安堂,可好?”
“自然!平安堂是你的根,也是我们的家。”陈平郑重承诺,将她揽入怀中。
红烛噼啪轻响,映照着这对新人紧密相依的身影。
也映照着窗外那轮见证人间无数悲欢离合的皎洁明月。
一段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尘世旅程,在这静谧而幸福的夜晚,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