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自他懂事起,听到的便是“圣人庇佑人族”“天命不可违”,仙师更是告诉他,人族需遵圣人之命,顺天命而行,否则便会遭天谴。
可帝辛今日,竟直接质疑圣人,质疑天命,这简直是比拆娲庙、废圣母更逆天的话!
“你怕了?”帝辛看着他瘫坐的模样,语气平静,“怕圣人降罪?怕天命惩罚?”
微子启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死死攥着拳头,浑身不停颤抖——
他不是怕,是不敢信,不敢想,更不敢承认,帝辛的话,竟让他心底那点早已被压制的疑惑,悄悄冒了出来。
帝辛看着瘫坐在地、眼神发直的微子启,没再追问,也没再逼迫——
有些话点到即止,若微子启真还记得儿时誓言,自会慢慢想通;
若他执意沉迷圣人编织的谎言,就算今日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
他缓缓起身,重新坐回桌前,拿起茶杯,语气恢复了平淡:
“回去吧。孤不囚你,也不罚你,给你些时间,好好想想。”
微子启猛地回神,抬头看向帝辛,眼中满是茫然与震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私调兵马、阻拦禁军、庇护逆党,按律已是死罪,可帝辛竟就这么放他走了?
“陛、陛下……”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是缓缓起身,踉跄着往囚室门口走去,脚步虚浮,像是还没从刚才那番话里缓过神来。
囚室的门没锁,他轻轻一推便开了,门外的禁军见他出来,也只是躬身行礼,并未阻拦,显然是得了帝辛的吩咐。
微子启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外走,脑子里全是帝辛刚才的话——
“人为何一定要凭天而立?”“为何人族的命运要由圣人摆布?”这些话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搅得他心神不宁。
他想起儿时拜入阐教旁支时,仙师说“学剑是为护天命、顺圣人之意”;
想起这些年联络诸侯时,诸侯说“助西周、反商纣,是顺天应人”;
可今日帝辛的话,却让他第一次怀疑,自己学剑、做事,真的是对的吗?真的是在护人族吗?
就在他走到羌里囚室的岔路口,即将踏入通往自己府邸的小道时,身后忽然传来帝辛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子启啊。”
微子启的脚步猛地顿住,浑身一僵,缓缓转过身,看向站在囚室门口的帝辛——
夕阳的余晖落在帝辛身上,给常服镀上了一层暖光,少了几分帝王的狠厉,多了几分兄长的郑重。
“你要记住,你是孤的王弟,是这大商的王爷,更是人族的守护者。”
帝辛的目光直直落在他身上,语气里满是期许,“孤希望,你的剑是为人族而生,莫要忘了你学剑的初衷。”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再次追问那句直击核心的话:
“你学剑,究竟是为什么而学,又是为什么而执剑?”
这句话,像重锤一样砸在微子启的心上,瞬间击碎了他这些年赖以支撑的信念。
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
那里空空如也,佩剑早已被禁军收缴,可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握剑的触感。
他想起儿时第一次拿起木剑,说要“护人族、护兄长、护大商”;
想起后来仙师递给他铁剑,说要“护天命、顺圣人”;
两种初衷在他脑海里激烈碰撞,让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夕阳渐渐沉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站在囚室门口,目光坚定;
一个站在岔路口,神色痛苦。
微子启张了张嘴,却始终没能说出一个字,只是死死攥着拳头,指节泛白,泪水不知不觉从眼角滑落——
他第一次如此迷茫,不知道自己这些年的剑,究竟是护了该护的,还是助了该敌的。
帝辛看着他痛苦的模样,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路,终究要自己走;
理,终究要自己想。
他能做的,就是点醒微子启,至于最终的选择,还要看微子启自己,是否还记得那份为人族的初心。
羌里囚室的对话还在微子启心中翻涌,九天之上的娲皇宫,却已掀起滔天怒火。
女娲端坐于补天石铸就的宝座上,指尖捏着一缕从朝歌飘来的气运丝线——
那丝线本是人族世代供奉女娲的信仰之力,如今却因帝辛拆庙废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断裂、消散,连带着她与人族的因果羁绊,都在飞速弱化。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