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敌又如何?”
通天教主手持诛仙剑阵图,周身散出凛冽剑气,“我截教弟子遍布天下,多有人族修士,帝辛若真能护人族,我截教便护他又何妨!”
一时间,娲皇宫内分成两派——
元始、接引、准提主张立刻除帝辛、保封神;
老子主张从长计议、避人道反噬;
通天则直言护帝辛、反阐教西方教。
女娲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心中的怒火更盛——
她本想召众人来商议如何惩治帝辛,却没想到竟引发了圣人内讧。
“够了!”女娲再次怒喝,“帝辛小儿不除,我等圣人威严何在?人族因果何存?封神大劫若被他打乱,天庭空缺无人填补,天道失衡,我等皆会受牵连!今日无论如何,必须定下对策,绝不能让帝辛再继续逆天!”
这话让殿内的争论暂时停歇,五位圣人的目光皆落在女娲身上,等着她拿出具体对策。
朝歌,
帝辛坐在案前,案上摊着人族古籍与大商疆域图,指尖在图上反复摩挲,从三皇五帝遗迹到各州府气运节点,密密麻麻标注了数十处——
这三日,他翻遍宫中藏书,结合穿越前的封神记忆,终于为唤醒人道,理清了清晰的脉络。
“要唤醒人道,必先断人族与仙神的因果纠缠,让人族不再受圣人摆布。”
帝辛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决然,“仙神借人族信仰养自身,借封神大劫割人族气运,唯有先斩了这层联系,人道才有苏醒的可能。”
念头既定,三策已在心中成型:
第一步,重铸九鼎——夏禹铸九鼎定九州,镇人族气运,如今九鼎已显颓势,重铸之后,可强化人族气运根基,隔绝部分天道与仙神的干预;
第二步,罢免老子人教教主之名——人教虽称“为人族而立”,却早已沦为老子掌控人族、扶持阐教的工具,罢免其名,可断老子与人族的正统因果;
第三步,掘轩辕坟,取轩辕剑——
轩辕剑乃黄帝所铸,是人族至宝,能镇气运、斩仙邪,有此剑在手,既能护大商,也能为唤醒人道添上关键砝码。
“说干就干!”帝辛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斗志,当即扬声喊:
“来人!传孤旨意!”
内侍总管早已候在殿外,闻言立刻躬身入内:
“老奴在,请陛下示下!”
“第一道旨意,命工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于朝歌城外筑熔炉,取九州精金,即刻启动重铸九鼎之事,由少师比干监工,凡敢延误或偷工减料者,诛九族!”
帝辛一字一句道,重铸九鼎关乎人族气运根基,容不得半分差错。
“老奴记下!”内侍总管连忙提笔记录,不敢有半分遗漏。
“第二道旨意,昭告天下人族——
老子虽创人教,却未尽教主之责,放任阐教借封神大劫收割人族气运,即日起,罢免老子‘人教教主’之名,人族此后不再奉其为教首,凡私自供奉老子、宣扬人教者,以‘乱人族纲纪’论处!”
这话一出,内侍总管手中的笔“啪嗒”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
罢免圣人之名,这比拆娲庙、废圣母更要逆天!可看着帝辛冰冷的眼神,他连半句劝阻都不敢说,只能慌忙捡起笔,颤着手记下。
“第三道旨意,宣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入殿!”
帝辛语气陡然转沉,这第三策,掘轩辕坟、取轩辕剑,必然会引发阐教与老子的阻拦,需得派最可靠、最勇猛之人前往。
没过片刻,一身铠甲的黄飞虎便大步入殿,抱拳躬身:
“末将黄飞虎,参见陛下!”黄飞虎乃大商第一武将,忠肝义胆,麾下有飞虎军,战力强悍,更是帝辛如今最信任的臣子。
帝辛起身,走到黄飞虎面前,将一份标注着轩辕坟位置的地图递给他,语气郑重:
“飞虎,孤有一事相托,此事关乎大商安危,更关乎整个人族,你可不要让孤失望。”
黄飞虎双手接过地图,展开一看,见标注的是轩辕坟,顿时面露疑惑:
“陛下,您是要末将前往轩辕坟?”
“不错。”
帝辛点头,目光坚定,“轩辕坟中藏有人族至宝轩辕剑,孤要你带飞虎军前往,务必将轩辕剑完好带回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