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府衙的财政司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账本上,映出一串串规整的数字。财政司郎中陈默捧着厚厚的账本,快步走进正厅,脸上难掩兴奋:“将军!四月的财政账算出来了!咱们山东月均财政盈余达到8万两,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王巢正坐在案前看军情简报,闻言抬起头,接过账本翻开——首页的“月度收支汇总表”上,收入栏清晰列明:农业税3.2万两(得益于棉花、粮食双丰收,赋税改革后百姓缴粮积极性提高),手工业税2.8万两(登莱、济南的纺织厂月产棉布十万匹,军工坊的铁器、农具远销周边省份),海贸关税4.5万两(蒸汽战船护航的商船队,从南洋运回的香料、苏木,从日本运回的白银,关税占比逐年提升),其他杂税0.5万两;支出栏则是军队俸禄2.3万两,官吏俸禄1.2万两,基础设施建设1.5万两(铺铁路、修水利),民生支出0.7万两(赈灾、办学),结余恰好8万两。
“好!”王巢合上账本,手指轻轻敲击案面,“这盈余来得不容易,是百姓、工匠、士兵一起努力的结果。但咱们不能留着银子生利息,现在后金在辽东虎视眈眈,陕西流寇还没平定,必须把盈余用在刀刃上——储备战略物资,确保战时粮草、弹药、兵器不缺!”
当天下午,王巢就召集了财政司陈默、水师都督郑海、军工坊总管周磊、民团首领李大叔,在府衙召开物资储备会议。王巢指着墙上的地图,语气坚定:“第一,弹药原料不能缺。军工坊造火炮、火枪需要大量火药,而火药的核心是硫磺和硝石,我计划从系统采购硫磺、硝石各1000吨,确保未来一年的火药供应;第二,兵器原料要充足。新钢炮、火枪需要铜来铸造炮管、枪管,咱们本地铜矿少,得从南洋采购500吨铜矿,用水师的蒸汽战船运输;第三,粮食是根本。虽然去年丰收,但战时消耗大,要囤积500万斤粮食,补充各府县的粮库,确保军队和百姓饿不着。”
“从系统采购硫磺、硝石,会不会有动静?”陈默有些担心,系统的存在是王巢的秘密,只有核心几人知晓,“而且1000吨可不是小数目,运输和储存都要小心,不能让人发现异常。”
“放心,系统会把物资直接送到登莱的秘密仓库,那里有士兵把守,没人能靠近。”王巢早有安排,“运输的话,让周磊派军工坊的马车,晚上走小路运到各火药工坊,白天停工,避免引人注目。另外,硫磺和硝石要分开储存,防止受潮或引发意外。”
周磊立刻点头:“将军放心,我已经在登莱、济南的火药工坊旁建了专门的原料仓库,墙壁加厚三尺,还装了通风口,能保证硫磺、硝石干燥。1000吨物资分十批运,每批100吨,半个月就能运完,不会出问题。”
接着聊到采购铜矿,郑海主动开口:“南洋的爪哇岛有不少铜矿,咱们的商船队之前去过几次,和当地的土王谈好了价格,每吨铜矿20两银子,500吨就是1万两,用‘镇海号’‘靖海号’两艘蒸汽战船运输,一来一回半个月,刚好能赶在雨季前回来。”
“路上要注意安全,最近南洋有海盗出没,虽然咱们的蒸汽战船跑得快、火力强,但也不能大意。”王巢叮嘱道,“让船上多带些火枪和炮弹,遇到海盗就直接打,顺便给商船队立个威,以后咱们的海贸路线才能更安全。”
“没问题!”郑海拍着胸脯,“咱们的蒸汽战船比海盗的木船快三倍,火炮能打四百里,海盗要是敢来,正好给咱们练手!”
最后是囤积粮食。李大叔最有发言权,他常年和农民打交道,知道哪里有余粮:“德州、滨州去年粮食丰收,百姓家里有余粮,咱们按每石粮食2两银子的价格收,比市价高5钱,百姓肯定愿意卖。另外,济南、登莱的粮仓去年修好了,能存1000万斤粮食,500万斤刚好能装满一半,剩下的空间还能留着收今年的新粮。”
“价格一定要给足,不能让百姓吃亏。”王巢强调,“收粮的时候让民团协助,用马车运到粮库,要是铁路铺到德州了,也能用火车运,更快更省力。另外,要统计各府县的粮库容量,确保每个县都有足够的储备,万一后金打过来,就算被围几个月,也能撑得住。”
会议结束后,各路人马立刻行动。陈默带着财政司的人,先从国库调出2万两银子,作为采购硫磺、硝石的定金;周磊则亲自去登莱的秘密仓库,等着系统物资送达,同时安排工匠检修火药工坊的设备,准备接收原料;郑海回到登莱港,指挥士兵给“镇海号”“靖海号”装货——除了给土王的丝绸、茶叶(用来换铜矿),还有足够的淡水和粮食,确保船员在海上的补给;李大叔则带着民团成员,分赴德州、滨州的各个村庄,贴出收粮告示,村民们看到告示上的价格比市价高,纷纷推着粮车来卖粮。
德州的张老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去年种了五亩棉花、三亩小麦,棉花卖了好价钱,小麦除了自家吃,还剩两石,看到告示后,推着粮车就来了:“李首领,俺这两石麦都是好粮,没有杂子,你给俺称称!”
李大叔笑着接过粮袋,让民团的人称重:“张老汉,您放心,咱们称得准,价格也给得足,两石麦就是4两银子,一分都不会少!”
张老汉拿到银子,笑得合不拢嘴:“还是王将军好啊,赋税低,收粮价格又高,俺今年还多种两亩麦,到时候再卖给官府!”
不到十天,500万斤粮食就收齐了,一部分用马车运到济南、登莱的粮库,一部分用刚铺好的登莱到平度的铁路,用蒸汽火车运,一天就运了100万斤,比马车快多了。周磊看着火车把粮食卸到粮库,忍不住感叹:“这火车真是好用,以后运原料、运粮食都方便,军工坊造兵器也能更快了!”
与此同时,硫磺和硝石也从系统送到了登莱的秘密仓库。王巢亲自去检查,仓库里堆满了密封的陶罐,里面装着硫磺和硝石,散发着淡淡的气味。周磊打开一个陶罐,用手指捻了点硫磺,说:“将军,这硫磺纯度很高,比咱们从山西买的好,造出来的火药威力更大,新钢炮用这种火药,能打更远!”
“那就好,”王巢点点头,“让工匠们尽快把硫磺和硝石制成火药,储存在火药库,每个火药库都要派士兵把守,严禁烟火,不能出任何差错。”
五月初,郑海的两艘蒸汽战船从南洋回来了,船仓里装满了铜矿,黑沉沉的铜块堆得像小山。郑海在登莱港见到王巢,兴奋地说:“将军,这次去南洋很顺利,土王见咱们带的丝绸、茶叶好,还多给了50吨铜矿,总共550吨!路上遇到一伙海盗,被咱们的火炮打跑了,还缴获了他们的两艘木船,算是意外收获!”
王巢拍了拍郑海的肩膀:“干得好!铜矿卸下来后,直接运到军工坊,让周磊尽快熔炼,造更多的新钢炮和火枪,咱们的军队装备越好,防御就越牢固!”
到五月中旬,所有战略物资都储备完毕:硫磺1000吨、硝石1000吨,储存在登莱、济南的6个秘密仓库;铜矿550吨,运到军工坊的熔炼车间,开始熔炼铸造炮管;粮食500万斤,装满了济南、登莱、德州、滨州的8个粮库,每个粮库都有士兵24小时巡逻。
王巢在济南的粮库视察时,看着堆得满满的粮袋,对身边的陈默说:“现在咱们有粮、有弹、有兵器,就算后金来五万骑兵,流寇来十万大军,咱们也能守住山东。而且这些物资不仅是咱们的储备,以后要是京城或其他省份有需要,咱们也能支援,山东就是大明的坚固根基!”
陈默点点头,手里拿着新的财政报表:“将军,五月的财政盈余也出来了,还是8万两,咱们还能继续储备物资,或者再修几条铁路,让山东的交通更方便。”
“铁路要修,物资也要继续储备。”王巢望着粮库外的田野,远处农民们正在播种玉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咱们要一步一步来,先把山东建设好,再慢慢帮大明恢复元气,总有一天,咱们能把后金赶回老家,把流寇平定,让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当天晚上,王巢在府衙写下《山东战略物资储备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物资的数量、储存地点、保质期,还有未来的采购计划。他看着报告,心里很踏实——有了这些物资,山东的防御就有了底气,就算未来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从容应对。而这一切,都源于山东财政的盈余,源于百姓、工匠、士兵的共同努力,这让他更加坚信,只要上下一心,大明的复兴就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