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辩论赛正式开始。
首先是主持人上来讲了一些官话套话,然后比赛正式开始
高二(1)班作为正方率先进行开篇立论。
一辩欧阳瑞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带着优越感,仿佛他不是来辩论,而是来给大家普及辩论常识的。
“主席、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方认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更应立足远方。”
不得不说欧阳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最起码没有怯场,而且字正腔圆,气场十足。
“首先,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当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与社会贡献,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中学生生于盛世,衣食无忧,我们的眼光理应超越眼前的琐碎,去关注更宏大的命题……”
欧阳瑞的立论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科技发展的前沿;从家国情怀的构建,到历史伟人的选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框架搭得是又高又大,格局直接拉满。
整个论述过程,听得台下的评委和老师们频频点头,学生们则是一脸“虽然我可能没有完全听懂,但感觉他真的好牛逼”的崇拜表情。
这套打法在辩论场上很常见,叫做“升维打击”。简单来说,就是用一套你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理论直接在气势上压倒你,让你后续所有的反驳都显得格局太小,不值一提。
欧阳瑞坐下时,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他甚至懒得去看14班的表情,在他看来,这场辩论比赛到这里其实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评委们给自己颁奖了。
然而,在角落里的杨明宇端着他的枸杞保温杯,轻轻吹了口气,脸上那老谋深算的笑容反而更浓了。他知道,1班欧阳瑞现在搭建的这个“空中楼阁”有多漂亮,一会儿摔下来的时候就会有多惨。
轮到反方,高二(14)班一辩林天发言。
林天没有欧阳瑞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只是平静地站起来对着话筒,用他一贯清晰逻辑开口说道。
“主席、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更应立足身边。”
“对方辩友刚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宏伟的蓝图,听得我也很激动。但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学生。我们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我们的主要能力是学习和认知世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责任实践必须从这个范围和能力出发。”
林天的发言稿,是王昊和陈静被“禁赛”前,四个人反复打磨了三遍的成果。它没有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说的全是大家非常容易听懂的话。
“对方辩友谈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很伟大。但我想问,一个连身边同学的困难都视而不见的人,你真的相信他会去关心远方的饥饿和战争吗?一个连班级卫生都懒得打扫的人,你真的相信他有决心去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吗?”
“我们认为,立足身边不是格局小,而是脚踏实地。它是一个同心圆,最里面的一层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负责;往外一层,是关心同学,对班级负责;再往外,才是我们力所能及地去了解和关心社会。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个连走路都没学会的婴儿,天天想着要去参加奥运会百米飞人大赛,这不叫志存高远,这叫好高骛远。”
林天的立论,没有一句废话,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如果说欧阳瑞的立论是一篇华丽的散文诗,那林天的立论就是一份逻辑清晰的论说文。
他把对方那个悬在天上的“格局”硬生生地拽回到了地面。
台下的风向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大家开始觉得好像14班说的更有道理一点。
接下来是二辩驳论环节。
1班的二辩是个伶牙俐齿的女生,她一站起来就火力全开,直指林天的“格局论”的问题。
“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是不是认为,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如果人人都只关心身边,那谁去仰望星空?谁去探索未知?如果钱学森先生只想着帮邻居修修收音机,那我们国家的两弹一星又从何而来?”
她的话语像机关枪一样,说的又急又快,并且充满了攻击性。随后,她将矛头直指14班的二辩——赵敏。
“我听说,贵班最近一直在帮助一位有困难的同学,精神可嘉。但我想请问赵敏同学,你们这种行为,是不是一种典型的‘个例’?你们用一个班级的资源去帮助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为了自我感动而进行的‘道德表演’?这种‘身边’的责任,除了满足你们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对更广阔的社会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呢?“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恶毒。它不仅否定了14班行为的价值,甚至将其动机都打上了“自私”的标签。
后台,王昊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要不是陈静死死拉住他,他估计已经冲上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赵敏身上。
赵敏站了起来,她的手因愤怒而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她没有像对方预想的那样去激烈地反驳“个例”和“道德表演”的问题。
她只是看着对方辩友,平静的说道:
“对方辩友,你问我,我们帮助同学对更广阔的社会有什么作用。我无法用数据和理论来回答你。但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孩,她的家庭陷入了绝境。她每天都要面对生病的家人和还不完的债务。她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就在她准备放弃学业,放弃一切的时候,她的老师和同学向她伸出了手。”
“他们没有跟她讲什么星辰大海,也没有跟她谈什么家国情怀。他们只是告诉她,‘别怕,我们都在’。他们帮她申请助学金,帮她补习落下的功课,在她最撑不下去的时候给了她一个肩膀。”
赵敏说到这里眼眶已经红了,但她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现在,那个女孩不仅没有辍学,还考了单科年级第一,她甚至有了梦想,她想当一名医生,去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
“你问我,帮助身边的人有什么用?我想说,它的用处就是你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这个人未来或许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远超你我想象的价值。我们帮助身边的人,不是为了感动自己,更不是什么‘道德表演’。我们只是在做一件我们认为对的,而且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只是想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能多那么一丝丝的温暖。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赵敏坐下了。
全场鸦雀无声。
她没有讲任何一个大道理,她只是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但这个故事里蕴含的情感力量,这个故事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有些多愁善感的女孩甚至眼圈都有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