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吴家堡校首情牵昆仑女:青云解忧护书香

一、四合院暖藏闲趣,老秀才心念黑裙娘

吴家堡西角的四合院,总浸着一股淡淡的墨香。院门前的老槐树下,摆着一张石桌,上面常放着半卷《论语》和一支狼毫笔;院内的小花园里,种着几株月季和薄荷,薄荷的清香混着书房飘出的墨味,在晨风中散开,透着几分雅致。这里是老秀才周鹤年的住处 —— 自从去年离开铁观山铁矿,接过吴家堡学校校长的差事,他便在这院里安了家,每月二十五两银子的薪资,配上两个伶俐的丫鬟,日子过得比在铁矿时滋润了十倍不止。

清晨的阳光刚爬过院墙,周鹤年就已坐在书房里批改课业。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长衫,头发用玉簪挽着,眼角的皱纹里带着笑意 —— 案上摊着几十张麻纸,上面是孩子们歪歪扭扭的 “人、手、足”,有的还画着小太阳、小树苗,透着天真。“小石头这字,比上月工整多了。” 他拿起一张课业,用红笔圈出好的笔画,又在空白处写了个规范的 “足” 字,“就是‘捺’画还是短了点,明天得再教他握笔。”

丫鬟春桃端着早饭进来,一碗小米粥、一碟咸菜、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个剥好的鸡蛋。“老爷,今天学堂要添五个新学生,是从青运城逃来的流民孩子,叶大人让人昨天送过来的。” 春桃把碗筷放在桌上,轻声道,“还有,您让买的桂花糕,我放在食盒里了,等下您去学堂,给孩子们当点心。”

周鹤年点头,放下笔,拿起馒头咬了一口:“知道了。新学生来了,让他们先跟在二年级的队伍里,先认些简单的字,别让他们觉得难。”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私塾教书的日子,那时兵荒马乱,没几个孩子能安稳读书,如今吴家堡能让流民孩子免费上学,还管午饭,已是难得的安稳。

吃过早饭,周鹤年提着食盒往学堂走。学堂设在吴家堡东头,是几间翻新的瓦房,院里摆着十几张木制课桌,有的是工匠们用边角料做的,有的是百姓们捐的旧桌子,却都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早已在院里等着,见周鹤年来了,纷纷围上来:“周先生好!”“先生,今天还教《三字经》吗?”

周鹤年笑着点头,打开食盒,把桂花糕分给孩子们:“今天先教新字,下午再读《三字经》。新来的五个孩子,站这边来,先生先认识认识你们。”

学堂的日子忙碌却充实,直到午时孩子们放学,周鹤年才提着空食盒往回走。路过纺织坊时,他脚步顿了顿 —— 坊内传来 “嗡嗡” 的纺车声,一个穿着黑布裙的姑娘正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缝补着一件旧衣服。姑娘皮肤黝黑,像染了墨的缎子,眼睛却亮得像星星,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正是昆仑奴可可多丽。

周鹤年的心跳慢了半拍,他整理了一下长衫,慢慢走过去:“可可姑娘,忙着呢?”

可可多丽抬头,看到是他,眼睛弯得更圆:“周先生!刚放学呀?我在给我大哥缝衣服,他昨天去山上砍柴,把袖子勾破了。”

“辛苦你了。” 周鹤年在她身边的石阶上坐下,目光落在她手里的针线活上 —— 针脚细密,比丫鬟们缝得还整齐,“你这手艺真好,我那两个丫鬟缝衣服,针脚总歪歪扭扭的。”

可可多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小时候在部落里,娘教我的,那时候衣服破了,都是自己缝。先生,您今天好像有心事?”

周鹤年愣了一下,随即苦笑 —— 自己这点心思,竟被这姑娘看出来了。他今年五十八岁,头发已有些花白,而可可多丽才二十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两人差了近四十岁,他怎好开口说自己的心意?只能岔开话题:“没什么心事,就是学堂的孩子多了,课本不够用,有些发愁。”

可可多丽眨了眨眼:“课本不够?先生可以找叶大人呀,叶大人那么好,肯定会帮您的。” 她顿了顿,又道,“要是需要抄书,我晚上也能帮您抄,我认识不少字了,是您教我的那些。”

周鹤年心中一暖 —— 去年可可多丽刚到吴家堡时,连汉字都不认识,是他没事就教她认几个,没想到她不仅记着,还愿意帮忙。“好,要是真忙不过来,就麻烦你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可可多丽,“这里面是我昨天写的几首小诗,有描写花园的,还有描写学堂的,你要是喜欢,就拿着看。”

可可多丽接过布包,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张叠得整齐的麻纸,上面是周鹤年工整的小楷,字里行间满是生活的暖意。她轻声念了一句:“‘槐下童声脆,窗前墨香浓’,先生写得真好!”

周鹤年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只是心底的那点自卑又悄悄冒了出来 —— 他这样的老头子,怎配得上这般鲜活的姑娘?

二、老秀才托媒访巴图,可可多丽诉真心

接下来的几日,周鹤年总借着 “教认字”“送小诗” 的由头,往纺织坊跑。有时帮可可多丽搬纺车,有时给她带些自己做的绿豆汤,有时就坐在一旁,看她纺线,听她讲昆仑部落的故事 —— 讲草原上的牛羊,讲部落里的篝火,讲她和大哥巴图怎么从战乱中逃出来,被叶青云救下,来到吴家堡。

“叶大人是好人,” 可可多丽纺着线,语气带着感激,“他说我们不是奴隶,是吴家堡的百姓,能自己选活干,还能上学。我大哥现在在采石场干活,每月能赚三两银子,比在部落时好太多了。”

周鹤年点头:“叶大人确实是难得的好官,能在吴家堡安身,是咱们的福气。”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问,“可可姑娘,你…… 有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比如,找个合适的人,成个家?”

可可多丽纺线的手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先生,我还没想过。我大哥说,等我再大些,找个踏实的人就好。”

周鹤年的心沉了沉,却还是鼓起勇气:“那……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算踏实?”

“像先生这样的就很踏实呀。” 可可多丽脱口而出,说完又觉得不妥,连忙低下头,“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先生别误会,我是说,先生待人好,又有学问,孩子们都喜欢您。”

周鹤年的心跳骤然加快,他看着可可多丽泛红的耳朵,轻声道:“可可姑娘,我…… 我有句话想跟你大哥说,不知你愿不愿意?”

可可多丽抬头,眼中满是疑惑:“跟我大哥说什么?”

“关于你的事。” 周鹤年深吸一口气,“我想…… 求娶你。”

这话一出,可可多丽手里的纺线轴 “啪” 地掉在地上,她睁大了眼睛,看着周鹤年,半天说不出话。周鹤年也紧张得手心冒汗,连忙补充:“我知道我年纪大,比你大了快四十岁,可能给不了你年轻小伙子那样的热闹,但我会对你好,我的四合院给你住,我的薪资也都交给你管,我会教你读更多的书,让你一辈子安稳。”

可可多丽捡起纺线轴,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她咬着唇,轻声道:“先生,我…… 我得跟我大哥说。”

第二日,周鹤年提着两坛桃山白、两斤猪肉,还有一匹从商驿买来的细布,忐忑地去了巴图家。巴图是可可多丽的大哥,在采石场干活,为人憨厚老实,看到周鹤年上门,连忙请他进屋:“周先生,您怎么来了?快坐,我给您倒碗水。”

周鹤年接过水,却没喝,开门见山:“巴图兄弟,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说件事 —— 我想娶可可姑娘。”

巴图手里的碗 “哐当” 一声,水洒了一地。他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先生,您…… 您没开玩笑吧?您都快六十了,可可才二十,你们…… 你们不合适啊!”

“我知道我年纪大,” 周鹤年语气诚恳,“但我是真心想对可可好。我在吴家堡有稳定的差事,有四合院,不会让她受委屈。可可喜欢读书,我能教她;她手巧,喜欢纺织,我能支持她。我知道你担心她,可我会比任何人都疼她。”

巴图皱着眉,摇了摇头:“先生,不是我不相信您,只是…… 只是年龄差太多了。可可还年轻,她应该找个跟她差不多大的,能陪她走更久的人,而不是…… 而不是跟一个随时可能走的老头子。” 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们是昆仑人,您是中原人,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万一以后吵架怎么办?”

周鹤年还想再说,门外传来可可多丽的声音:“大哥!”

可可多丽提着刚买的蔬菜走进来,看到周鹤年,又看了看大哥难看的脸色,就知道他们谈得不好。她放下蔬菜,走到巴图身边,轻声道:“大哥,我愿意嫁给周先生。”

“可可!” 巴图急了,“你怎么这么傻?他年纪那么大,你跟着他会受苦的!”

“我不会受苦的。” 可可多丽看着巴图,眼神坚定,“周先生人好,待我也好。他教我认字,给我写小诗,还帮我搬纺车,他心里有我,我知道。年龄大怎么了?他能陪我读书,能听我讲部落的事,能让我安稳过日子,这就够了。我不要什么年轻小伙子,我就想跟周先生在一起。”

她顿了顿,眼眶有些红:“大哥,我们从部落逃出来,吃了那么多苦,不就是想找个安稳的家吗?周先生能给我安稳,我为什么不能选他?而且,叶大人说了,我们昆仑人在吴家堡是自由的,婚姻大事能自己做主,你不能替我决定。”

巴图看着妹妹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鹤年期盼的目光,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妹妹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改。而且,他也知道周鹤年的为人 —— 在学堂待孩子好,对百姓也和善,确实是个可靠的人。只是那年龄差,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罢了罢了,” 巴图叹了口气,“你们愿意就好,只是周先生,我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以后敢对可可不好,我就是拼了命,也不会放过你!”

周鹤年大喜,连忙起身拱手:“多谢巴图兄弟!我向你保证,这辈子都会对可可好,绝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三、学堂书荒愁坏校首,老秀才求见青云

解决了心事,周鹤年本以为能安心教书,可学堂的课本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这日上午,他在课堂上教孩子们读《三字经》,手里拿着唯一一本手抄的《三字经》,读一句,孩子们跟着读一句。可三十多个孩子,只有前排的几个能看清书上的字,后排的孩子只能凭着记忆跟读,有的记混了,有的读错了,课堂上乱糟糟的。

“大家别急,慢慢读。” 周鹤年放下书,走到后排,指着一个小男孩手里的石头,“小石头,你怎么不用纸写?”

小石头低下头,小声说:“先生,纸用完了,我只能用炭在石头上写。”

周鹤年看着孩子们手里的 “课本”—— 有的是用麻纸订的小本子,上面抄满了字,纸都快磨破了;有的是用树皮做的粗糙本子,写起来硌手;还有的像小石头一样,用炭在石头、木板上写,一遇下雨就没了。他心里一阵发酸 —— 这些孩子大多是流民,能有机会上学已经不易,却连一本像样的课本都没有。

下午,周鹤年把几个教书的先生叫到一起商量。“现在咱们有五个班,一百二十个孩子,却只有三十本手抄课本,还是去年抄的,有的都缺页了。” 周鹤年皱着眉,“咱们四个先生,每天放学后抄课本,每人一天抄一本,也只能满足四个孩子的需求,根本赶不上新增的学生。”

一个姓王的先生叹了口气:“是啊,而且纸张也不够了。咱们用的粗麻纸,还是上个月叶大人从青运城买来的,现在只剩几捆了,写不了几天就没了。墨也快没了,现在用的都是掺了炭灰的劣质墨,写出来的字容易晕开,孩子们都不爱用。”

另一个姓刘的先生补充道:“还有笔,孩子们用的毛笔都是最便宜的,笔毛容易掉,有的孩子只能用树枝绑着布条当笔写,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

周鹤年听着,心里更急了。他知道,没有课本、没有纸笔,孩子们根本没法好好读书。吴家堡的未来,靠的就是这些孩子,要是连基本的学习条件都没有,怎么能让他们长学问、有出息?

“不行,我得去找叶大人。” 周鹤年站起身,“咱们不能让孩子们因为没有课本就耽误了学习,叶大人一直重视教育,肯定会帮咱们想办法。”

当天傍晚,周鹤年整理了一下衣衫,拿着一本破旧的手抄课本,往叶青云的住处走去。路过广场时,看到叶青云正和袁七、耶律娟商量事情,身边还跟着小白狐。周鹤年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叶大人。”

叶青云看到他,笑着点头:“周先生,这么晚了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周鹤年把破旧的课本递过去,语气带着急切:“叶大人,您看,这是学堂的课本,已经破成这样了,还不够用。现在学堂有一百二十个孩子,却只有三十本课本,都是我们先生手抄的,太慢了。而且纸张、毛笔、墨都快没了,孩子们只能用炭在石头上写,再这样下去,孩子们的功课就要耽误了。”

叶青云接过课本,翻开一看,里面的纸页泛黄,有的地方缺了角,有的字被磨得模糊不清,还有孩子用炭补写的痕迹。他眉头皱了起来:“竟这么严重?我之前只知道学堂孩子多,却没想到课本和纸笔这么短缺。”

耶律娟也凑过来看,轻声道:“确实该解决了。孩子们愿意上学是好事,不能让物资短缺拖了后腿。只是现在吴家堡的产业刚起步,纸张和墨大多靠从青运城采购,可能需要些时间。”

袁七也道:“俺可以让暗卫去青运城多找几家商铺,看看能不能多买些纸张和墨,先解燃眉之急。”

叶青云点头,把课本还给周鹤年,语气坚定:“周先生,你放心,这个问题我一定解决。明天我就让王五去对接青运城的商铺,先采购一批纸张、毛笔和墨,送到学堂;至于课本,手抄太慢,我记得之前在旧书里看到过‘雕版印刷’的方法,咱们可以试着做几块雕版,批量印刷课本,这样效率能快很多。”

周鹤年眼睛一亮:“雕版印刷?那是什么方法?”

“就是把课本上的字,刻在木板上,然后涂上墨,铺上纸,用刷子一刷,就能印出字来。” 叶青云解释道,“一块雕版能印几百上千次,比手抄快多了。咱们可以先刻《三字经》《千字文》的雕版,解决低年级孩子的课本问题,后续再刻其他的书。”

周鹤年激动得连连点头:“好!好!这个方法好!要是能批量印刷,孩子们就都有课本了!”

叶青云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又想起之前暗卫说的 “周先生常和昆仑姑娘可可多丽来往”,笑着说:“周先生,听说你最近和可可姑娘走得很近?你们的事,我听说了。”

周鹤年的脸瞬间红了,有些局促地说:“叶大人,我…… 我知道我年纪大,怕您觉得不妥……”

“不妥什么?” 叶青云打断他,“吴家堡的规矩,就是人人自由,婚姻大事自己做主。你和可可姑娘两情相悦,又能互相扶持,这是好事。昆仑人在吴家堡不是奴隶,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伴侣。你不用有顾虑,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支持你们。”

耶律娟也笑着补充:“是啊,周先生,可可姑娘是个好姑娘,手巧又善良,你们在一起,是天作之合。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

周鹤年心中一暖,对着叶青云和耶律娟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叶大人!多谢夫人!有您二位的支持,我就放心了!”

四、青云部署解书荒,昆仑情暖四合院

次日一早,叶青云就召集了王五、王铁匠和几个木工,在议事厅商量解决课本短缺的问题。“王五,你立刻带些银子,去青运城找最大的纸张商和笔墨商,采购五千张粗麻纸、两百支毛笔、五十斤墨,越多越好,优先供应学堂。” 叶青云吩咐道,“跟商家说,以后吴家堡的纸张笔墨都从他们那里采购,让他们给个优惠价,再保证每月供应。”

王五躬身应道:“首领放心!我今天就出发,最多三天,就能把东西运回来。”

“王铁匠,你让人打造几套刻刀,要锋利、小巧,适合在木板上刻字。” 叶青云又对王铁匠说,“再选几块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用来做雕版,梨木不容易变形,刻出来的字清晰,能印很多次。”

王铁匠点头:“好!刻刀我让工匠们今天就做,梨木我去木工坊挑,保证没问题。”

最后,叶青云看向木工李师傅:“李师傅,你找几个手艺好的木工,跟着周先生学习课本上的字体,等梨木和刻刀准备好了,就开始刻雕版。周先生是秀才,字写得好,让他在木板上写好字,你们再照着刻,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清晰。”

李师傅应道:“没问题!我们一定跟周先生好好学,把雕版刻好。”

部署完毕,众人立刻行动。王五当天就带着银子和暗卫,骑马赶往青运城;王铁匠的工匠们加班加点,打造刻刀;李师傅则去学堂找周先生,学习字体写法。学堂里的孩子们听说叶大人要给他们印新课本,都兴奋得不得了,上课更认真了,有的孩子还主动帮先生整理旧课本,盼着新课本早点来。

与此同时,周鹤年和可可多丽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可可多丽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周鹤年的四合院,帮他整理书房、抄录诗文,有时还会做些昆仑部落的吃食,比如烤羊肉、奶粥,让周鹤年尝尝鲜。周鹤年则教她读《诗经》《楚辞》,给她讲中原的故事,两人坐在院中的槐树下,一个读诗,一个听故事,墨香混着羊肉的香气,满院都是温情。

这日傍晚,可可多丽正在给周鹤年缝一件新长衫,周鹤年坐在一旁,给她讲《关雎》的意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说,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君子喜欢的对象。” 周鹤年轻声道,“就像我喜欢你一样。”

可可多丽的脸颊泛红,手里的针线却没停:“先生,等新课本印出来,我也想去学堂帮忙,给孩子们教昆仑话好不好?叶大人说,咱们昆仑话也是一种学问,孩子们学了,以后能跟昆仑部落的人交朋友。”

周鹤年笑着点头:“好啊!我跟叶大人说一声,让你当学堂的‘昆仑话先生’,孩子们肯定喜欢你。”

正说着,春桃从外面进来,笑着说:“老爷,叶大人派人送东西来了!是一坛桃山白,还有一匹红色的细布,说是给可可姑娘做新衣服的。”

周鹤年和可可多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周鹤年站起身,对着叶青云派来的人拱手:“替我多谢叶大人!”

送东西的人笑着说:“周先生客气了!叶大人说,祝您和可可姑娘日子美满,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等人走后,可可多丽摸着红色的细布,眼眶有些湿润:“叶大人真好,不仅帮咱们解决学堂的问题,还想着咱们。”

周鹤年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是啊,咱们能在吴家堡安稳生活,能在一起,都是托叶大人的福。以后咱们要好好教书,好好过日子,不辜负叶大人的心意。”

五、雕版初成印课本,书香满园暖人心

三天后,王五从青运城回来了,带回了五千张粗麻纸、两百支毛笔和五十斤墨,还有几个纸张商和笔墨商的承诺 —— 以后每月都会给吴家堡供应足够的纸张笔墨,价格比市场价低一成。学堂的先生们和孩子们看到这么多新纸笔,都兴奋得不得了,孩子们拿着新毛笔,在新纸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脸上满是欢喜。

与此同时,王铁匠也送来了刻刀和梨木,李师傅带着木工们,跟着周鹤年在梨木上写字、刻版。周鹤年先在梨木上用毛笔写好《三字经》的内容,每个字有核桃那么大,清晰工整;然后木工们用刻刀,小心翼翼地把字刻在木板上,遇到复杂的笔画,更是屏住呼吸,生怕刻错。

“这个‘孝’字,左边的‘老’字,竖钩要刻得直些。” 周鹤年站在一旁,指导着木工,“刻深一点,这样印出来的字才清晰,不容易模糊。”

木工们认真听着,一点点调整刻刀的角度,经过五天的努力,第一块《三字经》的雕版终于刻成了。叶青云特意赶来查看,只见梨木上的字刻得深浅均匀,笔画清晰,没有一点差错。“好!刻得好!” 叶青云笑着说,“咱们现在就试试印刷,看看效果。”

众人来到学堂的空房里,把雕版固定在桌子上,王铁匠的工匠们早已准备好了印刷用的刷子和墨盘。周鹤年亲自上阵,用刷子蘸了墨,均匀地涂在雕版上,然后铺上一张粗麻纸,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刷了几下,再小心翼翼地把纸揭下来 —— 一张印着《三字经》的课本就成了!

纸上的字清晰工整,比手抄的还好看,而且速度快,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印了二十张。孩子们听到消息,都跑来看热闹,看到新印的课本,纷纷围上来:“先生,这是新课本吗?”“我能要一本吗?”

周鹤年笑着把新课本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捧着课本,像捧着宝贝一样,有的当场就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

叶青云看着孩子们欢喜的模样,对周鹤年说:“周先生,咱们再加紧刻几块雕版,把《千字文》《论语》的基础篇也刻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书读。另外,你可以教孩子们学印刷,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既学了知识,又能帮忙,一举两得。”

周鹤年点头:“好!我明天就组织孩子们,教他们简单的印刷步骤,让他们也体验体验。”

接下来的日子,学堂里一片忙碌却欢乐的景象 —— 木工们继续刻雕版,先生们和孩子们一起印刷课本,有的涂墨,有的铺纸,有的刷纸,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不到半个月,就印出了两百本《三字经》和一百本《千字文》,每个孩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课本,再也不用在石头上写字了。

可可多丽也如愿成了学堂的 “昆仑话先生”,每天下午教孩子们说几句昆仑话,比如 “你好”“谢谢”“再见”,还教他们唱昆仑部落的歌谣。孩子们学得认真,有的还会用昆仑话跟可可多丽打招呼,学堂里充满了中原话和昆仑话的混合声,格外热闹。

周鹤年的四合院,也越来越有 “家” 的味道。可可多丽把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还在花园里种了几株昆仑部落的格桑花,花开的时候,五颜六色,格外好看;周鹤年则在书房里摆上了新印的课本,还有可可多丽缝的布偶,透着温馨。

这日傍晚,叶青云和耶律娟路过四合院,看到周鹤年和可可多丽在院中的槐树下,一个教读书,一个教昆仑话,小白狐趴在一旁,偶尔蹭蹭他们的脚。叶青云笑着对耶律娟说:“你看,这才是吴家堡该有的样子 —— 有书香,有温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耶律娟点头,眼中满是温柔:“是啊,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孩子们有书读,百姓们有安稳日子过,大家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咱们努力的意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四合院里,洒在学堂的窗户上,洒在吴家堡的每一个角落。周鹤年的读书声、可可多丽的昆仑歌谣、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乱世里最温暖的声音。叶青云知道,这只是开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灵轩心动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傅同学,我知道你暗恋我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太师祖在下,孽徒桀桀桀!穿越年代文:工具人拒绝剧情哼,老娘才不想当什么丘比特火行天下末世向导:四大哨兵争着宠霹出个天尊化神老祖作香童是认真的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真千金驻岛开荒,嫁禁欲军官赢麻神卦狂妃又在撩人了世界与尔青云仙梦张悦的逆袭没错,我哥和我爹都是大佬末日重生:鬼观音她畸变成神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快穿:我家宿主超厉害的,嗷呜盗墓:修仙修到青铜门碎裂掌控被未婚夫送去和亲后,我把他刀了快穿之改变be世界一夜情后,穆总失控刑侦六组全家读我心后杀麻了,我负责吐槽原神:从摸鱼开始出轨爹,爱赌妈,重生我笑呵呵一吻唤醒前世爱人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60后婆婆与80后儿媳知否:心狠手辣如兰传!崩铁,从雅利洛开始的星际军阀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依靠MC我在古代种田种成了女皇悍女重生:莫少的心尖宠快穿:成了绿茶炮灰女配穿成主角手中宝
品书中文搜藏榜:异兽迷城半相热恋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修三魂七魄NBA:从雷霆开始,成就传奇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女捕快手撕人屠未婚夫公主逆袭:仙途斩魔恋穿越重生纪事我!国士无双小巷人家我有一个摸鱼系统末世玄途之封野苟道修仙:师姐你别闹!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让你修武道,你顿悟亿万神赋?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四合院之陈氏家族的崛起剑侠情缘4之我爱宁芹芹合约囚笼,挚爱归途我的天赋超脱了SSS重生之仙帝归来之校园陈默逆雷天尊书名:锦书难托炼炁修真传奇之金丹大道硝烟淬骨劫红颜,涅盘真火铸圣巅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亮剑抗美援朝我李云龙逆天改命满级外神回家,全身都是漏洞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深宫孤女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我在商朝当贞人替身千金:摄政王的白月光跑路了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圣传仙途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若我积万世底蕴,阁下如何应对四合院:我靠技术躺赢末日基地:从改造鬼子洞开始第99次成嫌疑犯,警花老婆震惊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主角团有挂还这么卷,不要命了?返利系统之王我首先征服地球穿越成鸟,功德成仙综穿之去不同的小世界权臣夺妻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灵甲七圣传养生美食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