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窗外的梧桐叶边缘开始泛黄。新居里,那份由巨大拼图带来的成就感渐渐沉淀为日常的温暖背景。完成后的星空图被林晚细心地覆上保护膜,装裱起来,挂在了客厅最显眼的墙壁上。它像一扇通往宁静宇宙的窗,也像一个沉默的勋章,见证着她们从破碎走向完整的艰难历程。
林晓的生活被规律填满。上午是固定的认知训练和肢体康复,下午是自由阅读或绘画时间,傍晚则由林晚推着在小区花园进行“探险”——她们给每天的散步起了这么个名字,林晓很喜欢,每次都会睁大眼睛,努力发现一些“新大陆”,比如一片形状特别的叶子,或者一只躲在灌木丛里的流浪猫。
她的语言能力持续进步,能进行更复杂的对话,甚至会因为动画片里的一个笑话而咯咯笑出声。那些关于“黑色车”和“冷”的破碎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仿佛真的随着那幅星图的完成,被封印在了过去的某个角落。医生对她的恢复速度表示惊讶,称之为“显着的创伤后成长”。
林晚的心,也在这份安稳中,一点点落回实处。她报名参加的受害者援助工作坊成了她每周固定的“充电”时间。在那里,她不仅是学习者,也逐渐开始能用自己经历炼就的坚韧,去给予他人一丝微光。她甚至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经历,不是作为控诉的证词,而是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剖析高科技犯罪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深层影响。这项工作让她找到了新的支点和价值感。
她偶尔会想起张宸,那个在关键时刻给予过冷静帮助的法医。想起他分析书店事件时的条分缕析,想起他最后那句“保重”。像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能看到对岸模糊的身影,知道那里有一个沉默的盟友,但彼此的生活轨迹,已然平行。
这样很好。她对自己说。平静,是她和妹妹此刻最需要的奢侈品。
张宸的世界,却远未到可以放松的时刻。
法医中心的工作按部就班,几起新型网络诈骗案的电子证据鉴定进展顺利。但在他个人加密服务器的角落里,那个监控“方舟”残余活动的自动化系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深夜,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忽略的提示音。
不是大规模的数据传输,也不是关键词的频繁出现。而是一种更隐蔽、更精巧的活动——几个位于不同大洲、看似毫无关联的科研服务器,在几乎同一时间段,以极低的带宽和特定的加密协议,访问了某个公共基因数据库的非公开注释区域。
这些访问请求被伪装成正常的学术查询,流量分散,目标数据也并非核心机密,只是些关于特定基因序列在人群中出现频率的统计性元数据。单独看,任何一次访问都无足轻重。
但张宸设定的模型,捕捉到了其中的“协同性”和“模式”。这些访问请求所使用的算法内核,存在高度相似的、非主流的优化特征,与之前从周建华服务器里恢复出的、属于“方舟”技术体系的某些碎片代码,有着微妙的同源性。
就像在喧嚣的集市中,同时有几个人,用着同一种罕见的方言,低声询问着类似的问题。
他们在收集什么?这些关于基因频率的元数据,拼凑起来能描绘出什么?
张宸的神经瞬间绷紧。这不像“建筑师”杰森·李以往那种宏大、近乎狂妄的风格。这更细致,更耐心,更像是在……校准某种工具,或者,在筛选某种目标。
他立刻将这一发现,连同所有的技术分析细节和关联图谱,通过最高保密渠道,报送给了雷锐现在所属的“前沿科技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他知道,这种级别的信号,意味着“方舟”的残余力量并未休眠,他们只是转换了策略,潜入更深、更专业的水域活动。
随后,他做了一件略微超出职责范围的事。他斟酌措辞,给林晚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没有提及任何技术细节,只是以一种提醒的口吻:
“林女士,近期请注意核对任何涉及个人生物信息(如基因检测、健康体检等)的授权请求,确保来源可靠。保持警惕。张宸。”
信息发出后,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然后将其删除。他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更多的保护,依赖于官方层面的预警和她们自身的谨慎。
林晚收到这条信息时,正在帮林晓试穿新买的秋装。手机震动,她看到发信人名字,微微一愣。点开内容,心里那根本以为已经松弛的弦,又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个人生物信息?基因检测?
她立刻联想到张宸之前提及的,“方舟计划”可能涉及基因工程领域。这条没头没尾的提醒,像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虽然未能激起大浪,却让她清晰地看到,湖底并非死寂。
她回复:“收到,谢谢提醒。我们会注意。”
放下手机,她看着正在镜子前笨拙地扣着纽扣的妹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美好得不染尘埃。
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再次涌上心头。她绝不允许任何阴影,再次玷污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她走到电脑前,开始仔细检查近期所有的邮件和网络账户,确认没有任何可疑的授权链接或信息收集请求。她也决定,下次带林晓去例行体检时,要格外关注医院和检测机构的选择,并亲自确认所有信息的使用范围。
“姐姐,好看吗?”林晓转过身,扯着新衣服的衣角,期待地看着她。
林晚压下心中的一丝隐忧,走上前,帮她整理好衣领,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好看,我们晓晓穿什么都好看。”
窗外,秋风掠过树梢,带起几片早衰的落叶,打着旋儿落下。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些微小而不易察觉的变化,正在世界看不见的角落悄然发生。张宸捕捉到了数据层面的涟漪,而林晚,则凭借直觉和那份被磨练出的警觉,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山雨欲来。
平静的生活依旧在继续,但某种无形的张力,已经开始在看似牢固的安全网下,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