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元大都,大明殿。
昨日被拘在大明殿到晚上才被放回府的众朝臣,今天都眼含黑眼圈,精神萎靡不振的站在大殿上,听着上首的元帝问他们可以想出什么替他分忧的良策。
元帝一个个点名过去,却没有一个朝臣开口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太多。
最后还是谁也没有说出个一二三来。
被元帝点名过的人中,御史大夫心想,也先帖木儿、脱脱、伯颜几位大臣都站死的战死,被陛下伸斥贬官的伸斥贬官,现在朝中哪里还有大臣能想出办法啊,自己们都是些酒囊饭袋,阿谀奉承之辈罢了。
让他们去欺压百姓,收敛钱财他们还行,让他们行军打仗啥的,陛下还是别期待了。
坐在上首的元帝见众位大臣都呐呐无言、一个个都像个闷嘴葫芦一样,气的再也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意了完颜德明的主意。
元帝心里一顿,想到了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吩咐众朝臣们今日也留在大明殿中,想出让华夏军退兵的方法。
随后在退朝回到延春阁后,当机立断的吩咐完颜德明和亲信们,决定明日就发动反击,打华夏军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一旦开战,那么他就和完颜德明马上就撤离京城,退到和林万安宫,至于朝中这些废物,能够替他掩人耳目,留出他逃跑的时间,假装自己还在京城是他们的荣幸。
完颜德明心里表示自己被元帝可耻到了,但是无毒不丈夫,所以也立马开始准备起来,保证第二日顺利的带元帝一起离开京城。
元帝的计划很好,但是他没想到百密一疏,完颜德明带去的全真教弟子中有个平时最爱阿谀奉承完颜德明这个掌教,吹嘘元军有多好,自己自卑于身上流着一半汉人血液的弟子李肆,心里被完颜德明之前的发言震的现在都回不过神来,想起完颜德明的屠戮殆尽所有汉人他就整个人都颤抖起来,所以思考了一整夜之后,他下定决心要背叛他们,为自己谋出一条生路。
所以在第二日两军全面开战,完颜德明带着元帝从华夏军最少的光熙门?突围出去时,假装体力不支走在众人的身后殿后的李肆,趁乱大喊“元帝在此!元帝在此!!元帝在此!!!”。
元帝和完颜德明瑕眦欲裂,几欲呕血,虽然想要反身杀了该死的李肆,但是现在他们被华夏军包围着,不敢耽搁,只能继续突围。
眼看着希望就在眼前,元帝等人更加卖力的突围,然而,他们的行踪并没有如同他们想象中那般隐蔽。
华夏军早已在元大都布下了精密的情报网,元帝一行人的异动很快就被周芷若察觉到了。
得知元帝出逃的消息后,周芷若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特意安排围着光熙门?的华夏军们外松内紧,让元帝和完颜德明以为光熙门是可以突围出去的地方,准备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
听到李肆的话,周芷若惊讶了一瞬,随后从暗中飞身而出,对着武力值最高的完颜德明就攻去,一时之间两人周围飞沙走石,内力外泄,让人靠近不得。
看到华夏军首领周芷若,完颜德明和元帝也是目眦欲裂,恨得眼睛通红,完颜德明想要拼死将周芷若斩于手下,这样华夏军必当大乱,到时候也许他们还不用逃了,可以反败为胜。
完颜德明想的很美好,可惜周芷若如今的武功早已登峰造极,如今世上能够和她有一战之力的恐怕只有武当山隐约接触到修真大道的张三丰了。
所以很快完颜德明就被周芷若吸干了内力,一剑斩首。
元帝见到唯一有希望护着自己逃出京城的完颜德明也被周芷若杀了,直接白了脸,心神大乱之下被围攻他的华夏军押着跪在了周芷若的面前。
元帝看着周芷若挺拔的身姿,闭了闭眼,他知道,大元完了,自己也完了。
这边元帝已伏诛,那边由众朝臣率领的元军正在负隅顽抗。
可惜留在大明殿的朝臣们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对策应对华夏军,却全然不知他们的皇帝早就已经弃他们而去。
直到周芷若带着被五花大绑的元帝站在健德门?守城的士兵面前,朝廷众臣们才反应过来他们的皇帝逃跑的不带他们就算了,如今还被华夏军抓了。
当守城的将领将元帝逃跑又被抓的消息传到留守在大明殿的朝臣中后,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众人面面相觑,恐慌与愤怒交织在一起,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御史大夫瘫坐在地上,绝望地喃喃道“完了,完了,这大元朝算是完了。”
其他朝臣也都没了主意,有人甚至开始盘算着如何向华夏军投降以保自身性命。
只是想到华夏军的做事风格,对欺压百姓,为虎作伥之辈一个都不放过,一时之间又仿徨了起来。
很快,在元军军心涣散,无人主事的情况下,华夏军势如破竹的将整个元大都都攻占了下来。
周芷若站在大明殿的地上,看着被华夏军押着的元帝及皇室成员、大元的朝廷大臣和他们的家人,冷酷的下令一个不留。
作奸犯科、罪劣深重、当初屠戮过汉人城池的直接押下去当着百姓的面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很快,元朝皇帝连同皇室成员、贪官污吏、奸逆小人等都被周芷若下令杀了个一干二净。
周芷若的行为叫被压迫、打压多年,家破人亡的汉人们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心里更加敬爱这个那些酸儒口中行事狠辣的君主。
随着周芷若一条条指令下去,整个社会恢复了生机秩序。
很快,周芷若就在大海、春华、秋月等人的拥护之下登上帝位,成为华国女帝。
周芷若才登基称帝,就任命周父为礼王,赐下礼王府。秋月任命为宰相,大海、春华等几个领兵的将领为将军,等等。
对前来支援,一直和将士们奋斗在第一线的武林人士,周芷若也分别有不同的赏赐与封赏。
一一封赏下去之后,周芷若和新的朝臣班子一时间都忙的晕头转向。
先是处理元帝期间滞留下来的各种灾情等,以及自己手头上的所有事,周芷若一刻都不敢松懈。
她深知,虽元大都已破,但民间仍有残余势力反元势力在各地蠢蠢欲动。想要趁着华夏军不备时分一杯羹。
于是,在基本稳定好政权之后,周芷若迅速调兵遣将,命大海、春华等得力将领分赴各地清剿元军余孽及不愿意归降的义军,同时安抚百姓,任命新的朝臣去各地上任。
与此同时,周芷若开始着手安排科举,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朝为官。
在经济上,周芷若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桑。
文化方面,大力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在周芷若的治理下,华国渐渐走上正轨,百姓安居乐业。
就在一切都步上正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时,周芷若暗中培养的暗卫突然传来消息,一股神秘势力正在聚集,似有谋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