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炳坤结成同盟,让张铁柱如同被打了一针强心剂,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他第二天一早,就再次急匆匆地返回了张家沟,这一次,目标明确——不惜一切代价,搞到野猪肉!
或许是那份执着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那块被遗忘在岩石后的【粗糙的诱饵碎片】终于起了点微乎其微的作用,再结合从孙瘸子那里学来的皮毛知识,铁柱这次运气不错。他在一处野猪经常活动的山坡下,发现了一头因为争夺地盘受伤、行动稍显迟缓的半大野猪。
过程惊险万分,全靠手里那把锈柴刀和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连滚带爬,身上添了好几道擦伤和淤青,最后才和闻讯赶来帮忙的(看在钱的份上)村里两个胆大青年一起,勉强将那头百十来斤的野猪制服。
顾不上休息,他立刻花钱雇了辆小货车,将处理好的野猪肉(主要是两条后腿和里脊等精华部位)用冰块小心镇着,马不停蹄地再次返回省城。
当他把还带着山林气息、肉质紧实、色泽深红、脂肪分布均匀的野猪肉摆在高炳坤那张简陋的案板上时,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厨师眼睛瞬间亮了!
他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那冰冷的猪肉,用手指按压,凑近闻嗅,甚至切下一小条瘦肉生嚼品尝(铁柱看得心惊胆战)。
“好!好啊!”高炳坤脸上露出了近乎狂喜的表情,“这肉质!这风味!野性十足,却没有一般野猪肉的腥臊土气!绝对是吃山珍野果、喝山泉水长大的好货!小子,你没吹牛!”
得到高师傅的肯定,铁柱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感觉所有的辛苦和风险都值了。
高炳坤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他让铁柱打下手,烧水、准备配料,自己则如同一个指挥若定的大将军,开始处理这块难得的食材。去腥、腌制、改刀……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他没有选择复杂的烹饪方式,而是做了最考验食材本味和火候功底的几道菜:一道是猛火快炒的野葱爆野猪肝,一道是文火慢炖的野菌野猪肉臊子,还有一道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炭烤野猪肋排。
当那几道菜陆续出锅时,狭小的房间里弥漫开的香气,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是一种混合了极致锅气、醇厚肉香、野性芬芳和复杂香料气息的、足以让任何食客灵魂战栗的味道!
连隔壁几户人家都忍不住探出头来张望,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铁柱作为第一个品尝者,几乎把舌头都吞了下去!那爆炒猪肝的嫩滑爽脆,那肉臊子的浓郁鲜香,那炭烤肋排的外焦里嫩、肉汁充盈……每一种味道都冲击着他的味蕾,颠覆了他对“好吃”二字的认知!
“高师傅!神了!您真是神了!”铁柱除了竖大拇指和疯狂往嘴里塞东西,已经找不到别的表达方式。
高炳坤看着他的吃相,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那是一种手艺被认可、价值得到体现的成就感。
“食材是基础,手艺是关键。”高炳坤擦了擦手,语气恢复了平静,但眼神锐利,“现在,东西有了,手艺也在了。下一步,该找地方了。”
“地方?”铁柱一愣,“您是说……开店的地方?”
“废话!难道一直在我这狗窝里做菜?”高炳坤瞪了他一眼,“要想打出名堂,必须有个固定的门面!哪怕再小,再破!”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几天,铁柱和高炳坤几乎跑遍了省城大大小小、正在转让或出租的餐饮门面。地段好的,租金贵得吓人,他们那四万多块钱(铁柱的存款加上高师傅的一点积蓄)根本不够看;地段差的,人流量稀少,开了也是白给。
就在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在老饕街一个不起眼的、靠近垃圾处理站的后巷口,他们发现了一家贴着“旺铺转让”的小饭馆。
这家店位置确实偏,门脸又小又旧,招牌上的字都褪色了,里面桌椅破败,厨房设备老旧,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一股饭菜馊掉的味道。一看就是经营不善,濒临倒闭。
但高炳坤却围着这家店转了好几圈,又看了看后巷的环境和远处老饕街主街的人流,沉吟了许久。
“就这里了。”高炳坤突然一拍大腿,做出了决定。
“啊?高师傅,这……这地方能行吗?”铁柱看着这破败的景象,心里直打鼓。这地方比他张家沟的老屋好不了多少。
“你懂什么!”高炳坤指着后巷,“看见没?虽然偏,但离老饕街主街就隔了两排房子,真有好味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且这地方租金肯定便宜!我们现在要的是立足,是试水,不是讲排场!”
他顿了顿,眼中闪着精明的光:“最重要的是,这种濒临倒闭的店,转让费压得低!老板急着脱手,我们有机会捡漏!”
果然,经过一番艰难的(主要是高炳坤出马,铁柱负责在旁边当背景板并适时露出“我们很穷”的表情)谈判,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三万五千块,盘下了这家包括半年租金、破旧设备和那点微薄“商誉”在内的小饭馆。
当铁柱颤抖着手,在转让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并支付了款项时,他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可是他卖松露换来的一大半身家啊!就这么变成了这么个破破烂烂的小店?
但看着高炳坤那副摩拳擦掌、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的样子,他又把这份心疼压了下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他相信高师傅!
盘下店面的当天晚上,两人就在那间满是油污的小店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规划未来。
高炳坤负责后厨改造和菜单制定,他要求铁柱把剩下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更换关键的灶具和炊具上,用他的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灶火不旺,锅气不足,再好的食材也白搭!”
铁柱则负责店面的简单修缮、采买和……想店名。
“店名很重要,要响亮,要好记,还要有点意思。”高炳坤摸着下巴说道。
铁柱抓耳挠腮,想了好几个,什么“野味香”、“山珍馆”、“高记私房菜”,都被高师傅以“太俗”、“没特色”、“老子不想出名”等理由否决了。
最后,铁柱看着角落里那块被他随身携带、此刻正安静躺着的板砖,又想起自己那“粪海狂蛆”的称号和一路走来的艰辛,福至心灵,脱口而出:
“要不……叫‘铁柱生态有机菜’?”
高炳坤愣了一下,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铁柱……生态……有机菜?土是土了点,但……够直白,也跟你小子的形象符合。行!就叫这个了!接地气!”
于是,这家位于省城老饕街后巷、毫不起眼的破旧小饭馆,就有了一个同样毫不起眼,甚至带着点土气的名字——**铁柱生态有机菜**。
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看似滑稽的组合(土气店名 + 破旧门店 + 传奇厨师 + 奇葩老板),在不久的将来,会在这座美食之都,掀起怎样的风浪。
而对张铁柱而言,盘下这家濒临倒闭的小饭馆,不仅仅是他实体创业的第一步,更像是在这片陌生的钢铁丛林里,终于插下了一面属于自己的、虽然简陋却意义非凡的旗帜。
他的“神豪”之路,从线上(系统)走到了线下,终于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和经营的起点。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这面旗帜,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顽强地飘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