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博览会的访谈区被暖黄的聚光灯笼罩,顾云深端坐在台上,手中紧握着那枚沉甸甸的金奖奖牌。
他下意识地望向台下,在观众席第一排的角落里,沈砚辞安静地坐着,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仿佛一道无形的支撑。
\"顾老师,您在获奖感言中特别感谢了沈总的支持,能否与我们分享合作过程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在访谈区回荡。
这个问题让顾云深的思绪不禁飘远。
他想起那个暴雨如注的深夜,两人被困在漏雨的问渠斋里,沈砚辞毫不犹豫地将唯一一件雨衣披在他身上,自己却浑身湿透;又想起为了寻找修复所需的特殊绢丝,沈砚辞跑遍全城,最后满身泥泞地出现在门口,第一句话却是关切地询问是否耽误了修复进度。
\"印象最深的,是他始终相信古籍中记载的真相,并且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顾云深的声音渐渐沉稳下来,\"在修复《金石录》最关键的部分时,我发现手中的拓片存在重要缺失。沈总知道后,立即动用所有资源,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最终从星桥的古籍库中找到了一本民国残本。\"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那本残本不仅完美地补全了拓片上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被中断的历史脉络得以重新连接。\"
台下响起阵阵赞叹,但沈砚辞的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敏锐地注意到,在访谈区斜后方的立柱阴影处,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正举着手机对着顾云深拍摄。更令人警惕的是,那人手机壳上隐约可见\"鸠鸟\"组织的标志性纹样。与此同时,观众席上的沈振海正端着咖啡杯,冰冷的眼神死死锁定在顾云深身上,捏着杯子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沈砚辞不动声色地给陈明远发出信息:\"盯紧立柱旁的黑衣人和沈振海,确保他们不能靠近顾云深。\"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和谐:\"顾老师!坊间一直有传言,说您爷爷当年涉嫌参与古籍走私。您现在获得这个奖项,是不是在刻意'洗白'家族历史?\"
这突如其来的质问让顾云深握着话筒的手微微一颤,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台下的议论声骤然放大,沈振海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而那个黑衣人则趁机向前逼近,镜头几乎要怼到顾云深脸上。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沈砚辞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走上台,而是稳稳地站在第一排边缘,目光如定海神针般落在顾云深身上。这道目光让顾云深想起多年前爷爷临终前的嘱托:\"清白不是靠别人相信,而是要靠自己的行动来守护!\"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重新变得坚定有力:\"我爷爷顾怀谦先生当年是被人恶意构陷!我手上有他亲笔书写的申诉书原件,以及法院正式签发的无罪释放证明。我投身古籍修复事业,从来不是为了所谓的'洗白',而是要让更多人明白,这些古籍承载的不仅是墨迹与文字,更是几代人用生命守护的文化薪火——这其中既包括我爷爷用一生清白守护的尊严,也包括此刻我们正在竭力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落下后,访谈区陷入了一片寂静。
沈砚辞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眼底浮现出欣慰的神色。而沈振海则脸色铁青,重重放下咖啡杯起身离去,那个黑衣人也紧随其后——他们的目标显然是非遗街区15号那个藏有秘密的地下室。
访谈刚一结束,沈砚辞立即上前将顾云深护到身边,压低声音说:\"他们一直在监视我们,恐怕已经盯上我们了。\"他迅速将写着地下室地址的纸条塞进顾云深口袋,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对方的手心,传递着无声的安抚。
\"我们现在就去地下室吗?\"顾云深紧紧攥着口袋里的纸条,警惕地望向出口方向。
\"再等等李警官的消息。他已经带人在附近布控了。我们先回问渠斋,路上很可能有人尾随,记住跟紧我。\"沈砚辞沉稳地说着,同时自然地接过顾云深手中的奖牌,仔细收进公文包的夹层。
两人并肩走向出口。顾云深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有两道阴冷的目光紧盯着他们——一道来自那个神秘的黑衣人,另一道则来自停车场方向的沈振海。他本能地向沈砚辞靠近了些,沈砚辞立即会意地放缓脚步,让他走在靠墙的内侧,自己则像一道坚实的屏障护在外侧。
来到停车场,沈砚辞护着顾云深坐进车内,随即抬头望向二楼的平台——沈振海果然站在那里打电话,阴鸷的目光死死锁定着他们的车辆。沈砚辞毫不避让地迎上那道视线,微微挑眉,传递着无声的警告:不要打顾云深的主意,也不要妄想染指地下室的秘密。
当车辆缓缓驶离时,顾云深从后视镜里看着沈振海的身影逐渐变小,但那道冰冷的注视感依然如影随形。
他转头望向正在专注驾车的沈砚辞,昏黄的路灯勾勒出他坚毅的侧脸轮廓。那双握着方向盘的手细微地动了动,仿佛在传递着一个无声的承诺。
\"刚才在台下...\"顾云深轻声开口,\"当你看着我的时候,我突然就不那么紧张了。\"
沈砚辞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扬起一抹浅淡却真实的微笑:\"我知道。\"从顾云深在台上重新挺直脊梁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那道无声的支撑已经传达到了对方心中。那不仅仅是一道目光,更是两人之间牢不可破的联结,如同古旧拓片上交错缠绕的纹路,只有相互印证、彼此支撑,才能最终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当车子驶进熟悉的非遗街区,远处问渠斋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顾云深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纸条,回想起沈砚辞始终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突然间,那些来自暗处的窥视似乎不再那么可怕了。只要有这道目光相伴——这道能在寒夜中带来温暖、在荆棘中开辟道路的目光——即便前方是地下室的未知危险,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沉甸甸的安定与力量。
夜色渐深,问渠斋的灯光如同指引归途的明灯。
顾云深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艰难的探索,但有了彼此的陪伴,再黑暗的真相也终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