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 47节 雷亮亮演唱田红兵的艺术歌曲《蜀道难》
\/
水清波碧的乌江水哗啦哗啦哗啦奔涌向前,大有奔流到海不复回之态,一片白色绝壁一片葱绿悬崖的乌江两岸的崇山峻岭极速在黄老呆的眼前一晃而过,当然也在田红兵眼前一晃而过。黄老呆乘坐在红军水马之上,他的前方是田红兵乘坐在另一个红军水马之上。黄老呆几乎可以观察到前方的田红兵的一举一动。然而,田红兵却无法观察到他的后面的黄老呆的一举一动。
黄老呆突然看见一个竹筏子向着他的竹筏子快速滑行过来,这个竹筏子渐渐和他乘坐的竹筏子靠拢,两个竹筏子只隔两米不到的距离。黄老呆看见旁边那个竹筏子前端站立着一个古代白色衣着的男子,这个男子看上去和黄老呆年龄差不多,五十多岁模样。起初黄老呆以为他是曹植。可是这个古代男子和刚才看见的曹植是两个人。黄老呆判断他绝不可能是曹植。他是谁呢?黄老呆听到这个古代中壮年男子带着四川口音大声大气的朗诵起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哎哟,黄老呆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是李白,是诗仙李白。此时此刻,李白在乌江水上面还魂了,李白在乌江水面上现身了。李白站在黄老呆旁边的竹筏子上兴高采烈地朗读起他的千古绝唱诗歌《早发白帝城》。
李白又重复诵读起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老呆明白了,黄老呆高兴极了,黄老呆解决了一个中国诗坛上的千古谜团。这个千古谜团就是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创作的起因。黄老呆恍然大悟,李白此时此刻现身乌江水面上,是来告诉黄老呆诗歌《早发白帝城》的确就是在李白在离开夜郎古国的时候,诗兴大发,乘坐在乌江水面上的竹筏子上,从夜郎国沿着乌江自然水道穿越古代巴国进入长江流域边的涪州城,唐朝时代的涪陵叫涪州城,涪陵城就是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一座美丽山水之城,也是作家黄老呆的故乡。诗仙李白的竹筏子经过涪州古城又漂进了长江的激流狂涛里面,呵呵,就这样一叶轻舟穿过三峡,来到了三国时代着名的白帝城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老呆以前在某个书本里看到过这样的文字,758年,李白因为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白被流放夜郎国,第二年春天,他走到白帝城时,突然收到被赦免的消息,兴奋不已的李白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写下这首诗《早发白帝城》。但是,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又无法找到准确的依据,证明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是离开夜郎国,千辛万苦到了长江边的白帝城,又乘风破浪来到江陵城而创作出来的。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到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了。
李白好不兴奋啊,57岁在古代是个老头子了,本来被贬到穷乡僻壤的夜郎古国,突然听到长安皇城传来他被赦免的好消息,他怎么不激动呢?他怎么不兴奋呢?他的诗兴怎么不爆发呢?
黄老呆观望着旁边竹筏子上的诗仙老头李白,黄老呆感叹,李白啊,诗仙啊,你乘坐一条乌江水里的竹筏子,穿越乌江的激流险滩,数次差点掉进狂暴的乌江激流之中,你命大福大,你的竹筏子顺着乌江之水流,来到了古代巴国长江边的涪州城,你弃下竹筏子,换了一个漂亮的小舟,你驾驶着一叶小舟,你进入了巨浪滔天的长江之中,你那个小舟载着你这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伟大诗人,清晨又告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然后又顺风顺水乘着这条轻飘飘的小舟,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来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城。三峡两岸的猴歌猿声还在你这个大诗人耳边不停地回荡,李白驾驶的轻快的小木舟啊,在猴子们的欢歌笑语声波里不知不觉驶过万重青山了。
李白离开夜郎古国是57岁,黄老呆来到贵州遵义为创作他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也差不多是57岁。真是有缘。大诗人李白借这次黄老呆2017年来贵州遵义城乌江边采风,把《早发白帝城》中国文坛上的千古之谜告诉了黄老呆。黄老呆不停地说到,有缘啊有缘啊,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成了中国文化的经典诗歌,难道李白在暗暗使力,帮助黄老呆的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也会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部作品?
黄老呆观望着前方的田红兵,他看见田红兵拉起喉咙管在高唱李白的另外一个诗歌名篇《蜀道难》。由于黄老呆乘坐红军的水马是在田红兵乘坐的红军水马后面,田红兵的歌唱声音就顺着风飘进黄老呆的耳朵里来了。黄老呆心想,田红兵的灵感也来了,他乘坐在乌江的竹筏子上来了创作灵感。他为雷亮亮交给他的创作李白诗歌《蜀道难》找到了最美的旋律,找到了最适合的歌曲结构了。田红兵暗自窃喜,他终于可以借《蜀道难》这首根据李白诗歌创作出来的歌曲,向他尊重的艺术歌曲大王舒伯特先生致敬了。他田红兵创作出来的艺术歌曲《蜀道难》,完全可以比美舒伯特的任何艺术歌曲了。田红兵好高兴啊!这次遵义之行,这次乌江之行,太美好了,太不虚此行了。他不光为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找到了最佳的艺术表现方式 ,找到了最合适的乐章结构,找到了最无敌的节奏和音符,他还把李白的《蜀道难》创作成为一首高难度的艺术歌曲。这首《蜀道难》艺术歌曲,只有雷亮亮才能唱得出来,简直就是田红兵为雷亮亮量身定做的。艺术歌曲《蜀道难》首唱非雷亮亮莫属了!田红兵坚信,只要雷亮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开口,雷亮亮的金嗓子一唱起来,她就会赢来满堂喝彩,她演唱的《蜀道难》高难度艺术歌曲就会从首都人民大会堂传遍整个北京城,然后又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巨大的有线网和无线电波传遍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传遍到祖国的每一座大小城市,传遍到祖国的山村田野。
黄老呆在后面聆听着田红兵创作的李白诗歌《蜀道难》艺术歌曲。黄老呆想象着自己坐在豪华的重庆大剧院聆听田红兵的伟大艺术歌曲《蜀道难》。黄老呆看见雷亮亮身着高雅的朱红色天鹅绒晚礼服,在重庆城最高大上的重庆大剧院演唱田红兵专门为她创作的艺术歌曲《蜀道难》:
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队演奏起来了。
大家洗耳恭听吧: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黄老呆想象着自己坐在重庆大剧院的一个边角位置上。他热泪盈眶。当雷亮亮演唱完毕之后,起初剧院鸦雀无声,过了一分钟之后,剧院里的观众们鼓掌,欢呼。可以说是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