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9 节 莫斯科西餐厅的热烈交谈
\/
北京展览馆外面的路灯初放起来。北京初春的傍晚还是比较寒冷的。莫斯科西餐厅外面的行人人流和骑自行车的车流各自沿着自己的路径方向匆匆的行走和行驶着。雷亮亮,田红兵,刘团长他们三人坐在温暖华丽的莫斯科餐厅里,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热烈谈论。这种思想交流和美食共享,自然而然有一种艺术家精神贵族的范儿和情怀流露在他们的面部表情上,呈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上。
既然刘团长走进《乌江绝恋》的小说里来了,创作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的作家黄老呆就来简单勾勒几笔刘团长的素描吧。刘团长,他从一个跳舞的男演员,一路爬到首都这个部队文工团的领导位置,混得团长身份,这与他的才能和运气是分不开的。他为自己在事业和地位上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刘团长其实是一个东北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父亲母亲都是在东北黑土地乡村田野唱二人转的小有名气的演员,是方圆四周乡村小镇东北农民们家喻户晓的二人转演员。因为从小受唱二人转父母亲的艺术影响,刘团长也从小喜欢上了舞台表演艺术,在初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个部队小文工队看上,被招了去参了军,成为文工队最小的演员,后来又被部队送进北京的中国人们解放军学院学习深造,他在艺术院校学得如鱼得水,后来毕业就留在了北京一个部队文工团,他的舞蹈艺术才能在京城逐渐显现,再后来他就被调到中国人们解放军最高艺术殿堂这个部队文工团。他从一名普通男演员开始出发,又跳舞又编导,他的舞蹈编导成为他职位上上升的阶梯和工具,最后走上了文工团主管舞台业务方面的最高位置。他的脸上,呈现的是一种职业胜利者的满足之感。一种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尝到了一点小小权力滋味的满足成就之感。
雷亮亮和田红兵就不一样,他们俩个是真正的红二代,是根正苗红的红色接班人,而且,亮亮是留学生,是北京城乃至整个中国冉冉升起的新生代歌唱家的杰出代表。田红兵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高材生,天真无邪,前途无量,又在音乐艺术文艺道路上野心勃勃。野心勃勃这个词放在田红兵身上,应该是中性的,没有丝毫造反派想做成大事业的一代有理想有思想的优秀年轻人的正常理想和正常抱负。田红兵是非常纯正的青年,红色青年,他不必处心积虑在社会的等级制度上往上爬,实际上是内心充满肮脏卑鄙野心的年轻人。田红兵自从立志要当音乐家那天起,他都对权力和地位嗤之以鼻,都厌恶争权夺利之事和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冼星海,是聂耳,是贝多芬,是成刚,是舒伯特。他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想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写出不愧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代的音乐作品。他做梦都想自己的音乐作品有一天在人民大会堂响彻起来,让熟悉自己的红色父辈叔叔阿姨们,在台下聆听自己的伟大音乐作品。突破,要突破,要突破自己,要突破中国的音乐现状,要像当年父亲他们老一辈老红军那样,在乌江天险面前,大无畏的突破,战胜大自然天险,战胜国民党蒋介石部队的前堵后追。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就这样像一个魔鬼,不时在田红兵的身体里折腾,折磨他。让他夜不能寐,饭吃不香。父亲从小给他讲述当年突破乌江的壮举,那种惨烈,那种悲壮,那种情怀,那种精神,那种场景,无时无刻不在他田红兵脑海里浮现和激荡。
团长,我这次去贵州遵义,去乌江,我一定要亲自走一走我父亲他们红军战士们走过的长征路,我一定会为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寻找到最好的音乐素材。
刘团长打断田红兵的话,说到:对了,我知道正好在乌江边,我们国家有个非常重要的绝密工程,
刘团长说到这里,悄悄向餐厅四周打量了一下,暗示亮亮和田红兵把头凑过来,有极为机密的话要说。
刘团长接着说,在乌江边,我们部队,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十分保密的工厂,一个绝密的工程,好像是在乌江边上要把一座巨大的山挖空,在里面建设一个生产原子弹核原料的设施,一个地下核工程,这个设施有个代号叫816工程,我前两天去总政参加过一个会议,部队的首长要求我们文工团在适当时候去那个地方给部队战士们慰问演出。听说那个地方夏季相当炎热潮湿,战士们是在山洞里钻孔挖掘坚硬的石头,住的是简易的竹棚子,蚊子很多很多,那里的山蚊虫叮咬起人来相当毒辣厉害,还有一种叫小咬的小虫子东西,战士们的皮肤被它们叮咬一口就红肿一大块,许多北方的士兵,皮肤都溃烂了,但是这些工程士兵们,从不叫一省苦,从不说一声累,默默忍受着炎热潮湿的艰苦条件,蚊虫叮咬的恶劣环境,那里的战士们,平时文化文娱生活也很稀少,观看的电影总是那几个老片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几个样板戏电影,《红灯记》,《自取威虎山》,《沙家浜》翻来覆去的看,战士们都看腻了,我们要早日下基层,到三线建设前线,去给这些三线建设前方的官兵们做慰问演出。要拿出最好的文艺作品,慰劳我们的三线建设前线的官兵们。
本来,我打算在过两天的会议上,把这个政治任务布置下来,今天我在这里提前给你们二位说了,你们还要保密。这个乌江边上的绝密地下核工程,我们文工团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告诉的。知道真相的,就是我们几个人。
田红兵,你去了贵州遵义,去了乌江,一方面是为你的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做采风,做前期创作准备,另一方面,你去了那个地方,也先去816绝密工厂看看,为我们的文工团今后去那里给工程部队战士官兵们慰问演出打打前站。了解了解具体情况
田红兵异常兴奋。刘团长如此支持自己的交响乐创作计划,还叫自己贵州遵义之行趁机到乌江流域三线建设的绝密核工程816工厂事先考察一下,为今后文工团去慰问演出做前期准备工作。
田红兵心想,自己哪有什么理由不谱写出旷世的伟大音乐作品来的呢。
雷亮亮也非常支持田红兵的创作计划,希望他的乌江之行完满成功,获得他所需要的灵感和主旋律音乐素材。
三个人聊着聊着,雷亮亮内心里也对乌江那个地方充满了奇特的幻想。在她脑海里乌江一幅幅艰险壮丽的画面展现开来。她突然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歌“蜀道难”。她对这首诗歌是非常熟悉的,她突然脑海了诞生了一连串音调,一段旋律,那是她站在高高的乌江山峰之颠,她在演唱“蜀道难”的歌曲的最华美的一段。她这个中西歌唱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戏剧女高音,最适合演唱《蜀道难》这首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伟大诗篇创作来的高难度艺术歌曲了。
她不由自主的脱口而说:红兵,我要委托你做一件事情,你看看到了乌江,能不能创作出一首根据李白的诗歌“蜀道难”歌曲来。我突然好像演唱啊。
田红兵说,没问题,我想我在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作品空隙,再创作一首根据李白《蜀道难》诗篇的艺术歌曲,完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刘团长兴发地说,红兵,看来你的即将到来的贵州遵义乌江之行,也是你的伟大音乐创作之旅啊。期待,期待,我和亮亮热烈的期待你的遵义之旅,期待你的乌江之行,热烈期待你的创作激情的爆发啊。
贵州遵义之旅,乌江之行,田红兵的创作之旅,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作品之旅,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却又是他的人生爱情之旅。
乌江绝恋,这个旷世爱情故事,随着田红兵的足迹来到乌江之畔,慢慢向我们的读者展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