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红柳驿站,商道旁的红柳丛沾着露水,泛着嫩红的光泽。沈砚秋站在驿站的了望塔上,手中捏着一封蜡封的情报信,信上印着草原部落的狼头标记——这是帖木儿首领派人连夜送来的,说草原北侧边境发现几队不明身份的骑手,行踪诡秘,疑似域外势力的斥候。
“砚秋,风大,下来吧。”顾长风的声音从塔下传来,他刚带着学徒检查完驿站的医疗点,腰间的药箱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秦十三从黑石驿站传来消息,说那里也发现了类似的骑手踪迹,只是转眼就消失在戈壁里了。”
沈砚秋顺着木梯走下来,将情报信递给她:“草原与戈壁同时出现斥候,恐怕域外势力是在探查我们的防御布局。之前的联合声明虽震慑了他们,但未必能彻底打消其野心。当务之急是把各方的情报汇总起来,才能摸清他们的动向。”
“我早有此意。”顾长风点头,指着驿站内的议事帐,“罗衣已经把商队在西侧商道收集到的消息整理好了,周副将也带了北庭守军的巡逻记录,就等西域城邦的使者到了。”
说话间,远处传来驼铃声。西域城邦的使者骑着骆驼赶来,为首的于阗使者手中捧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西域各城邦的情报卷轴。“沈首领,顾先生,这是西域各城邦巡查队收集到的信息,主要是关于域外商队的动向,最近有几支域外商队在边境徘徊,形迹可疑。”
众人进入议事帐,帐内中央摆着一张巨大的商道防御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记号标注着各方的防御区域:蓝色是北庭守军,绿色是草原部落,黄色是西域城邦,红色则是已发现的可疑踪迹。沈砚秋将各方情报摊在桌上,逐一梳理:“草原北侧、戈壁中部、西域边境均发现可疑人员,且行动时间相近,显然是有备而来。但他们只是探查,并未动手,可见还在犹豫。”
“犹豫什么?难道是怕了我们的联盟?”周副将摸着胡须道,“依我看,不如直接派军围剿,永绝后患。”
“不可。”于阗使者连忙摆手,“我们还不清楚他们的兵力部署,贸然围剿恐中埋伏。西域城邦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城邦内部,若抽调过多,恐生内乱。”
帖木儿首领的副手也附和道:“草原部落的骑兵虽勇,但分散在边境各处,若集中围剿,难免给其他势力可乘之机。”
帐内陷入沉默,顾长风忽然开口:“既然硬拼不可取,不如建立一个情报共享机制。各方在各自的防御区域设立情报站,安排专门的斥候收集消息,再指定一个中枢节点,每日汇总情报,这样既能及时掌握动向,又能避免兵力分散。”
沈砚秋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红柳驿站是商道的中枢,且各方势力的防御区域在此交汇,适合作为情报中枢。我们可以约定,每日午后,各方派专人将情报送到这里,由专人整理分析,再将结论反馈给各据点。”
她指着地图上的节点:“北庭守军在堡垒、黑石驿站设情报站;草原部落在部落营地、草原与戈壁交界设站;西域城邦在各城邦入口、西域名道设站;商队则由伙计在沿途交易时收集消息,汇总给罗衣。秦十三擅长探查,可负责统筹各方斥候的行动,确保情报准确。”
众人纷纷赞同,罗衣起身道:“商队伙计常年往来各地,与沿途牧民、商户熟悉,收集消息方便。我会给每个商队领队配一个情报簿,让他们记录可疑人员与异常动向,抵达驿站后立刻上交。”
“我会让草原斥候骑快马传递消息,确保每日午后能准时送到红柳驿站。”帖木儿副手道,“若遇紧急情况,可点燃草原特有的狼粪烟,这种烟浓且持久,能快速传递警报。”
于阗使者也道:“西域城邦会用飞鸽传书,重要情报直接送往红柳驿站,寻常消息则汇总后派专人送来。”
商议完毕,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沈砚秋与秦十三对接,安排斥候的探查路线;顾长风则带着学徒去各情报站,教斥候简单的急救知识,以防探查时受伤;罗衣则忙着给商队领队分发情报簿与通行符;周副将则调派守军,加固各情报站的防御。
午后的阳光驱散了晨雾,红柳驿站内一片忙碌。秦十三带着几名精锐斥候出发,前往可疑踪迹集中的戈壁中部探查;草原与西域的情报传递人员已骑着快马、赶着骆驼上路;商队伙计们则拿着情报簿,在与牧民交易时旁敲侧击地询问消息。
沈砚秋与顾长风坐在驿站的树荫下,看着往来忙碌的人影,顾长风递过一碗凉茶:“情报机制建立起来,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了。只是各路人马的传递方式不同,需得统一信号,避免误解。”
“我已让秦十三制定了统一的信号规则:红色信号烟表示紧急袭扰,黄色表示可疑人员,绿色表示安全。飞鸽与快马传递情报时,也会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标注紧急程度。”沈砚秋喝了口凉茶,目光望向远处的商道,“刚接到消息,阿罗憾护送的商队在西域名道遇到了域外商队的阻拦,好在西域城邦的巡逻队及时赶到,才没出乱子。这正好能验证情报机制的作用,若后续再有类似情况,各据点能快速响应。”
傍晚时分,首批情报陆续送到红柳驿站。沈砚秋与秦十三、罗衣等人在议事帐内整理:草原斥候发现可疑骑手向域外方向退去;黑石驿站守军看到戈壁中有零星的帐篷痕迹;西域城邦传来消息,域外商队近期频繁与边境的散匪接触;商队伙计则听说,域外势力在边境囤积了一批粮草。
“看来域外势力是在联络散匪,准备有所动作。”秦十三指着地图上的帐篷痕迹,“这里离黑石驿站不远,若他们联合散匪袭扰驿站,后果不堪设想。”
“我立刻派快马通知黑石驿站加派守军,再让阿罗憾的护卫队提前返程,支援黑石驿站。”沈砚秋当机立断,“同时给草原与西域的情报站传信,密切关注散匪与域外势力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集结,立刻通报。”
顾长风起身道:“我带两名学徒去黑石驿站,若有伤员能及时救治。再把医疗点的药材分一部分送去,确保驿站的医疗储备充足。”
沈砚秋点头,叮嘱道:“路上小心,若遇危险,立刻点燃信号烟。我在红柳驿站盯着情报汇总,随时与你联络。”
夜幕降临时,顾长风带着学徒骑着快马出发,马蹄声消失在夜色中。沈砚秋站在驿站门口,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虽有担忧,却更多了几分笃定——有了情报共享机制,联盟各方不再是各自为战,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快速响应、协同应对。
深夜的红柳驿站依旧亮着灯火,情报整理人员还在忙碌地汇总消息,飞鸽在驿站的鸽舍里栖息,随时准备传递紧急情报。远处的烽火台静静矗立,与驿站的灯火遥相呼应,守护着这条被情报网络笼罩的商道。
次日清晨,黑石驿站传来消息:域外势力与散匪果然试图袭扰驿站,但因守军早有准备,且阿罗憾的护卫队及时赶到,对方被击退,狼狈逃窜。沈砚秋接到消息时,顾长风也派人送来书信,说驿站无人员重伤,医疗物资充足。
她站在了望塔上,看着朝阳染红商道,心中豁然开朗。情报共享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联盟各方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将危险阻挡在商道之外。只要这张网不断,北庭商道的安宁就有了保障,而她与顾长风守护商道的初心,也在这一次次的协同应对中愈发坚定。
午后,各据点的情报再次准时送到红柳驿站。这一次,没有可疑集结的消息,只有商队安全通行、各方物资充足的汇报。沈砚秋拿起情报簿,在“安全”一栏郑重写下记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纸上,字迹清晰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