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接着一闪,镜头对准了三国的孙权,解说声带过一句:“至于‘孙十万’孙权,之前合肥之战被张辽八百人追着跑的名场面,咱就不细说了,懂的都懂。”
“可恶!又是这个!”
东吴的孙权气得一把拽住自己的胡子,疼得龇牙咧嘴,却还不忘怒吼,“张辽!朕与你不死不休
“下次再遇,朕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孙十万”这个外号,每次听到都气得肝疼。
曹魏的营帐里,曹操看着孙权气急败坏的样子,笑得像喝了冰梅汤一样爽快
拍着张辽的肩膀道:“文远啊,你当年合肥那一战,打得好!不仅守住了城池,还让孙权落了个‘孙十万’的名声,给咱曹魏长脸了!”
张辽躬身道:“皆是主公运筹帷幄,末将只是尽了本分。”
【视频最后,切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解说声变得温润:“最后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后世网友给他取了个超有气势的外号——‘二凤’,也叫‘李二凤’。
为啥?一是他写过一篇《威凤赋》,里面把自己比作‘威凤’,象征着贤明与力量;二是他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李建成,所以‘二凤’这个称呼,又亲切又贴合,慢慢就传开了。”】
“‘二凤’?”
李世民看着光屏,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外号倒也不错,比‘唐太宗’听着亲近,还带点气势。”
他不反感这种亲切的称呼,反倒觉得后世网友很有意思。
朱元璋看着画面,点头道:“‘威凤’象征贤明,排行老二叫‘二凤’,这外号取得好!既显尊重,又不疏远,比‘猪皇帝’‘棋圣’那些靠谱多了!”
刘邦则发弹幕,笑着打趣:“二凤!不错不错!比咱的‘沛公’听着洋气!以后,朕就叫你‘二凤’!”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没反驳,毕竟是前辈帝王的调侃,倒也无伤大雅。
林远坐在沙发上,看着视频里的三位帝王,忍不住笑了:“刘秀靠气运,孙权靠‘梗’,李世民靠才华,这外号背后,倒也藏着各自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哪个皇帝的外号?下次咱接着唠!”
光屏上的视频继续,解说声带着调侃:“聊完汉唐帝王,咱再说说宋朝和明朝的‘奇葩外号帝’
先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这位开国皇帝,后世网友给他取了个接地气的外号:‘赵大黑胖子’。
为啥?因为现存唯一的赵匡胤画像里,他皮肤黝黑,体态偏胖,网友觉得亲切,就这么叫开了。”
宋朝的皇宫里,赵匡胤盯着光屏上自己的画像,气得一拍龙椅
哇哇大叫:“呀呀呀!朕哪里黑了?朕那是常年征战晒的健康色!朕哪里胖了?朕那是武将的壮实!你告诉朕!”
他越说越气,对着内侍吼道:“快!传画师!给朕画十张画像!全按朕年轻时的模样画,要白!要俊!必须流传到民间,不能再让后世这么污蔑朕了!”
内侍连忙应下,心里却嘀咕:陛下,您现在的模样,确实跟“白俊”不太沾边啊……
【视频切到赵光义,解说声笑得更欢:“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外号更离谱——‘高粱河车神’!他把哥哥‘送走’后登基,立马发兵想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果在高粱河被辽军打崩了!
赵光义吓得跳上驴车,一路狂奔二百里逃命,据说屁股上还中了一箭。
辽军将领后来还调侃:‘那驴车跑得比战马还快,我骑马都追不上!’”】
“好你个赵光义!”
赵匡胤看着光屏,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拳头攥得咯吱响,“原来朕是被你踹下皇位的!来人!把赵光义给朕抓过来!朕要问问他,胆子怎么这么大!”
旁边的赵普吓得连忙劝:“陛下息怒!这是后世之事,现在抓了晋王,恐生乱啊!”
赵匡胤才不管,怒吼道:“乱也得抓!敢谋朕的皇位,还丢尽大宋脸面,朕饶不了他!”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笑翻了: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驴车漂移200里,箭伤都挡不住他逃命的速度!”
“辽军:我骑马追驴车?输了输了,这波是‘陆地赛驴’赢了!”
“建议给赵光义颁个‘最佳逃生奖’,驴车都被他开成‘F1’了!”
“屁股中箭还能跑这么快,这体能,不去当运动员可惜了!”】
【视频接着讲赵构,解说声带着嘲讽:“宋高宗赵构,外号‘完颜九妹’,还有个更狠的——‘完颜构’!
他当年向金国投降,自称‘儿皇帝’,排行老九,网友都怀疑他是金国派来的卧底,不然为啥处处帮着金国坑大宋?”】
宋朝的赵构看着光屏,脸色虽难看,却没了之前的慌乱
自从看了刘禅穿越自己的视频,他照着改了:杀秦桧、支持岳飞抗金,如今早已不是那个软弱的皇帝。
他猛地挺直胸膛,对着光屏低吼:“完颜构已经死了!你说的是以前的懦夫赵构!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大宋皇帝赵构!朕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岳飞还在北伐,朕再也不会向金国低头!”
他眼里满是底气,再也不是那个让网友嘲讽的“完颜九妹”。
【视频转向明朝,解说声继续:“明朝的奇葩外号帝更多——明宣宗朱瞻基,外号‘蛐蛐天子’。
他当皇帝时,痴迷斗蛐蛐,甚至下令:官员来京城述职,必须带当地最好的蛐蛐来献!
搞得下面的官员家家户户养蛐蛐,有的还为了抓一只好蛐蛐,跑遍山野。”】
明朝的朱瞻基看着光屏,倒不生气,反而笑着对身边的太监说:“朕爱斗蛐蛐怎么了?既不耽误治国,还能让百姓多份营生(养蛐蛐卖钱),这‘蛐蛐天子’,朕认了!”
旁边的杨荣无奈摇头:“陛下,您倒是开心,可当年多少官员为了蛐蛐折腾,您忘了?”
朱瞻基哈哈一笑:“那是他们不会办事,跟朕的蛐蛐没关系!”
【“明世宗朱厚熜,外号‘道士皇帝’。” 视频里出现炼丹炉的画面,解说声沉了下来,
“他在位几十年,不爱治国爱炼丹,甚至听信方士的话,用宫女的处女血炼丹,搞得宫女们忍无可忍,差点把他勒死(壬寅宫变)。”】
明朝的朱厚熜看着光屏,脸色瞬间发白,他还没开始炼丹,却已经知道了后果。他连忙对道士吼道:“把所有丹药、炼丹炉都扔了!以后谁再敢提‘炼丹’二字,斩!”
他可不想落得被宫女勒死的下场,更不想当“道士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外号‘木匠皇帝’。” 视频里出现朱由校做的木床、木器,解说声带着惋惜
“他当皇帝不行,做木匠却是一把好手——自己设计木床,不用一根钉子,还能折叠;做的小木头人,眉眼清晰,栩栩如生。
后世网友说:要是他不当皇帝,靠木匠手艺,绝对能养活自己,甚至成‘木工大师’。”】
明朝的朱由校看着光屏里自己做的木器,眼神发亮,他确实爱木匠活胜过治国。可他也知道当皇帝的责任
只能叹口气:“朕以后少做点木匠活,多管管国事……不过这手艺,倒是不能丢。” 旁边的魏忠贤连忙附和:“陛下说得是,手艺和国事,都能兼顾!”
林远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些帝王的外号
忍不住笑了:“宋朝皇帝靠‘黑胖’‘车神’出圈,明朝皇帝靠‘蛐蛐’‘炼丹’‘木匠’留名,这历史还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