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片弥漫着上古丹火余温、承载着无数丹道先贤智慧与遗憾的废墟之地,众人继续向着秘境深处行进。周遭的景致悄然变换,仿佛跨越了某种无形的时空界限。先前所见或巍峨、或灵动的碑林景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为荒凉、原始,甚至带着几分蛮荒死寂气息的区域。
大地呈现出一种贫瘠的、仿佛被烈火烧灼过的暗红色泽,龟裂的土壤中零星生长着一些枯黄扭曲的怪异植被。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浓郁的灵气或药香,而是一种混合着尘土、岩石风化和某种古老衰败气息的沉闷味道。最为奇特的是,散布在这片赤地上的石碑。
这些石碑不再高大巍峨,气势逼人,反而多是一些低矮、形状极不规则的石块,有的如同被巨力砸碎的残骸,有的则像是天然形成的粗粝岩柱,毫无规律地散落着,半埋于红土之中,如同沉睡巨兽裸露在外的嶙峋骨骼。它们表面大多粗糙不堪,刻录的也并非完整连贯的功法意境或玄妙道纹,更多是一些零散、破碎、笔画简陋到近乎原始的符号与极其简短的刻痕语句。其风格与之前所见的任何碑文都大相径庭,充满了一种未经雕琢的、直指本源的粗犷与神秘。
“此地的碑文……其古老程度,恐怕远超我们之前所见。”周瑾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些不起眼的石块,作为阵法师,他对能量痕迹和时间留下的印记尤为敏感,“风格迥异,道韵也更加隐晦、内敛,仿佛……是更早期文明的遗留,蕴含着天地初开时的某种法则碎片。”
叶秋微微颔首,他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筛子,缓缓掠过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石碑。相较于那些蕴含着强大力量、体系完整的传承碑文,这些破碎、原始、甚至有些“拙劣”的记载,反而像磁石般吸引着他的全部注意力。因为直觉告诉他,这些看似无用之物,可能更接近这个世界知识体系最原始的雏形,或许隐藏着关于秘境、乃至这个世界本身更深的秘密。
他信步走向一块半掩在暗红色泥土中的石碑。这块石碑仅有膝盖高低,通体呈暗褐色,石质粗糙,边缘布满磕碰的缺口,仿佛历经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上面刻着几道扭曲的、线条简单的图案,依稀能辨认出是某种集体狩猎庞大野兽,或是在某种简陋祭坛前举行原始祭祀的场景。图案旁边,还伴随着几个结构古怪、与现今道纹体系格格不入的孤立符号。
起初,叶秋并未特别在意,只将其视为另一种古老道纹的变体或地域性差异。然而,当他漫不经心的目光扫过石碑右下角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被风雨侵蚀和泥沙覆盖得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角落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心脏如同被一柄无形重锤狠狠击中,猛地漏跳了一拍!
那里,在斑驳的石面上,依稀可辨地刻着三个极其细微、笔画古拙到近乎笨拙的符号!
这三个符号,与他一路所见的任何青云宗道纹、乃至在《百草蕴灵篇》或星衍阵图中接触过的古老符文都截然不同!它们的线条更加抽象,带着一种金石铿锵般的锐利转折,而非道纹常见的圆融流转;其结构也更加原始,仿佛是人类(或某种智慧生命)最初尝试用符号记录世界时,最直接的象形表达!
然而,正是这种“原始”和“抽象”,却让叶秋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逆流,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因为这三个符号的“神韵”与核心“构型逻辑”,与他前世在地球古籍库中潜心钻研过的、被誉为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有着惊人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至少七八分以上的神似!
其中一个符号,形如层峦叠嶂,正是甲骨文中“山”字的典型雏形!
另一个符号,状若火焰升腾,与甲骨文“火”字的象形写法几乎如出一辙!
最后一个符号,结构更为复杂些,像是一人跪坐于祭台前,双手举物向上苍祈祷,其轮廓竟与某个代表“祭祀”或“沟通天地”含义的甲骨文符号有着惊人的吻合度!
“这……这怎么可能?!”叶秋的呼吸在刹那间变得粗重,脑海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是幻觉吗?是两个截然不同、理应毫无关联的世界,在文明萌芽期偶然产生的、跨越时空的“趋同演化”?还是说……
一个足以颠覆他所有认知的、石破天惊的猜想,如同闪电般撕裂迷雾,在他脑海中炸开:这些符号,莫非就是玄玣真人苦苦追寻、称之为“太古铭文”的存在?是那个可能远比青云宗历史、比现今修真文明更加古老、甚至可能已经失落的上古纪元的通用文字?而这个失落的上古文明……与他前世所在的地球华夏文明,存在着某种他无法理解、却真实不虚的联系?!
就在他心神剧震的同时,他识海深处,那枚一直沉寂而神秘的“源初道纹”,仿佛被这三个符号唤醒了沉睡万古的记忆,第一次产生了如此清晰、如此强烈的悸动!它不再只是散发微弱的清辉共鸣,而是如同久别故乡的游子终于听到了熟悉的乡音,主动散发出温暖而活跃的光芒,丝丝缕缕纯净的道韵自主流淌而出,与石碑上那三个“太古铭文”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语言、直达本源的、玄妙至极的精神链接!
通过这种由“源初道纹”作为桥梁建立的链接,叶秋模糊而真切地感知到了这三个符号所承载的最本源的含义,与他基于甲骨文知识做出的猜测高度吻合:
【山】—— 代表巍峨、稳固、承载。
【火】—— 代表光明、温暖、毁灭与新生。
【祭】—— 代表沟通、奉献、与超自然力量的联结。
它们独立存在,并未组成完整的句子,更像是一种标签或关键词记录。但其中蕴含的那股跨越了无尽时空、来自文明源头的苍茫、古朴、甚至带着一丝蛮荒虔诚的意念,却无比的真实、沉重,直击灵魂深处。
“叶师兄,你……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林阳最先察觉到叶秋的异常,见他蹲在那块毫不起眼的矮碑前,神色变幻,气息波动,忍不住上前关切地问道。其他队员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叶秋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几乎要破胸而出的震惊与无数疑问死死压住,指尖甚至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缓缓站起身,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但细微的颤抖仍难以完全掩饰:“发现了一些……非常特别的符号。其结构意境,与此世通行的任何道纹体系都截然不同,似乎……是某种更为古老的遗存。”
众人闻言,都好奇地围拢过来,仔细打量那三个小小的符号。
“确实古怪……”周瑾俯身细观,眉头紧锁,作为阵法师,他对符号结构极为敏感,“这……这似乎不是‘纹’,更像是……‘字’?一种非常非常古老的‘字’!感觉其创造逻辑更加直接,更贴近自然物象本身,但其中蕴含的法则意味……却有种返璞归真的深奥。”
柳如霜清冷的目光扫过符号,淡淡道:“无剑气,无杀意,与我道无关。”便不再关注,她的剑心纯粹,只追寻与剑相关的极致。
林风和石坚更是看得云里雾里,完全无法理解这几个“鬼画符”有什么值得叶师兄如此失态。
唯有叶秋,心中已然卷起了席卷天地的风暴。这三个看似微不足道、刻在角落里的符号,其背后可能隐藏的秘密,其代表的意义,远比他获得的任何功法传承、神兵利器都要重大千百倍!这直接关乎到此方世界的真正起源,关乎到两个看似平行世界之间可能存在的惊人联系,甚至可能关乎到他自身穿越至此的终极谜团!
他猛然回想起玄玣真人在古纹阁中激动的话语——“记录点”、“门户”、“失落的历史”、“档案”……再结合眼前这疑似与地球甲骨文同源的“太古铭文”,一条模糊却令人心神震撼的线索链,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串联。
难道,这青云宗所在的修真世界,与他前世的地球,在某个无法想象的、极其遥远的太古时期,并非隔绝,而是存在着某种深刻的交集?甚至……拥有着共同的文明源头?那场导致上古文明失落、记载断层的惊天大劫,又是什么?他魂穿于此,是纯粹偶然的时空错乱,还是与这神秘的“源初道纹”、与这些散落的“太古铭文”有着某种宿命般的、深不可测的关联?
无数纷乱如麻的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感到一阵眩晕般的激动与沉重。
叶秋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带着一种考古学家面对史前文明第一件器物般的虔诚与激动,将这三个“太古铭文”的每一笔每一画,以及它们所在石碑的材质、周围的环境特征、甚至空气中那一丝微不可察的古老气息,都分毫不差地、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神识最深处。这或许不仅仅是他解开自身穿越之谜的钥匙,更可能是揭开两个世界宏大历史帷幕的一角!
“此地不宜久留,走吧。”叶秋的声音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眼神深处,已经燃起了一簇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火焰——那不再是单纯的对力量的追求或对知识的探索,而是一种对宇宙终极秘密的强烈探寻之意,一种仿佛历史学者终于找到了失落文明关键证据般的、混合着震惊、狂喜与沉重责任的灼热光芒。
他不再仅仅将这座古碑秘境视为一个提升实力、寻找资源的试炼场,而是真正将其当作了一个巨大的、尘封着万古之前惊天秘密的考古现场,一个可能连接着两个世界的时空节点。接下来的路途,他不仅要寻找助益修行的机缘,更要像最细致的侦探一般,去搜寻、去拼凑这些散落在废墟与碑文中的“太古铭文”碎片,试图还原那被漫长岁月尘埃所掩盖的、惊世骇俗的真相。
团队继续向着愈发幽深的秘境核心区域前进,而叶秋的注意力与感知,已经悄然发生了偏移。他的目光更多地流连于那些看似毫无价值、被岁月遗忘的角落,那些刻录着“异样”符号的残破石碑,那些与主流道纹体系格格不入的细微痕迹。他知道,真正的、足以颠覆认知的宝藏,或许就隐藏在这些被世人视为无用废石的“史前铭文”之中。
在极远处,一座被风蚀成狰狞鬼脸状的石山峭壁的阴影里,星算子的身影如同融入岩石的变色龙,再次悄然浮现。他透过一块水晶镜片般的法器,远远地观察着叶秋团队,尤其是叶秋在那块矮碑前异常的停留与神态变化,枯瘦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困惑与不解。
“他在那些毫无灵力波动的‘史前废碑’前……停留了那么久?神色竟如此异常?”星算子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捻动着几枚古朴的铜钱,眉头紧紧锁在一起,“那些破烂玩意儿,据宗门最古老的杂记记载,不过是秘境形成之初就已存在、毫无价值的‘蛮古刻痕’……叶秋,你的关注点,为何总是如此出乎意料?你究竟……在寻找什么?”
他心中的忌惮与好奇,如同交织的藤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滋长。叶秋的行为模式,已经开始彻底脱离他所能理解和推算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