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中午,一群孩子涌进来,这个拿包薯片,那个拿根火腿肠,一个个围着收银台结账,叽叽喳喳的,热闹得很,小票机吱吱吱打单都没有停过。
萧振兴默数,就这些几块几块的小单,这一波也有几百了。
忙过这一波,萧律树才带萧振兴去吃午饭。
萧振兴说:“你这个店地址选得挺好的。”
店面在一个小区外围,旁边还有一个小区,两个小区一路之隔,附近又有个小学。
虽然小超市距离菜市也不远,但是这周边好像也没有大型超市啊!
他刚才看了货架,小超市的货品已经基本能满足居民们的日常需求了,没有大型超市冲击,连锁便利店商品品类又少,小超市开在这里,想不红火都难。
“我当时看中这个铺面后,来守了两天,数人数。”萧律树笑着说。
数人数?萧振兴不解。
萧律树说:“数路过这个店门口的人,这是律言教我的。
其实我这个店位置不算很好,不算正当街,也不在小区门口旁边。
可我又看中了两个小区加起来有几千户这个优势,还有就是这个小学。
当然,还有因为位置的原因,租金比正当街的铺面便宜许多。
当时律言听了,他沉默了一会儿,就叫我来数人数。”
数完人数,律言说可以试试,他咬咬牙,赌一把,然后就把店开起来了。
店面一开起来,生意越做越好。
下午,萧律树转到老店去,萧振兴也跟他过去。
萧振兴进老店转一圈,老店面积与新店相比小了一些,听说律树之前开的是便利店,可能是按便利店的需求选的店面。
现在升级成小超市,就显小了点。
好在,老店门口有门廊,可以摆上青菜货架,冰箱等。
这样一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萧律树问他:“看过了新店,伯伯你再看这个老店,感觉如何?”
“没有新店气派。”
其他的,萧振兴也说不上来。
“那当然啦,新店是刚开的嘛,灯都比这里亮。”
萧律树也不恼,振兴伯说的是大实话。
如果振兴伯说不出点区别来,那他才该哭哩。
虽然那点设计费也没多少,但是他也是花了钱的呀。
萧律树先把货搬进库房,守店的小伙子说要去送水,另一个送货的小伙子还没回来,萧律树就暂代一下收银。
萧振兴问:“你还卖桶装水啊?”
萧律树看看库存数,对对早上的单,“对啊,生活超市嘛,居民顾客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
萧律树嘿嘿笑几下,“其实之前没有送水的,那玩意没赚几个钱,还费人工。
是律言说,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服务好他们,就是做好生意。”
萧律树说到这里,声音就变小了,“因为我们有规定满58元才配送,很多顾客叫水了,想想,可能会顺道买点其他东西,这就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
我们店有送水,顾客又更容易记住我们店名。
振兴伯等下你出门扫一眼,这小区外围三个便利店,我之前就是跟他们竞争。
当时我一个人看店,从早到晚,生意不好不坏,比打工强,还算可以。
但是自从我加了卖菜卖肉,又加了米粮送水这些之后,我的生意就好起来了,营业额翻倍。
请了员工,多了员工工资,可是赚的却比没请员工时还多。”
萧律树对完单,走到门口去,萧振兴也跟他出来。
萧振兴问:“他们看到你生意好,不跟风?”
国人复制能力很强的。
萧律树笑道:“怎么没有?但是很多东西,我们看着很好复制,但是亲自去做了,就会发现有很多门道。
你看上面那家,他看到我卖菜,他也去批发市场搞几筐青菜回来卖。
他只看到我卖菜,但他不知道我的菜跟他的菜可不一样啊。
顾客买回去吃个一两餐,就又回头买我的菜了。
就算后面他知道我卖的是农家菜,他也难找到货源啊!”
……
萧振兴跟萧律树转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又静坐了许久。
做生意没人带是真不行。自己摸索吧,省了加盟费管理费,但是一不小心就亏钱。
就像这个小超市,如果他们自己开,上哪些货?上哪个牌子的货?搭上什么做连带生意……他是一窍不通。
当然也可以加盟其他品牌超市,但是大品牌超市的品类齐全,需要找大面积的门店,还有,单是上货的钱都是一大笔了,还有其他费用呢?
而萧律树这边就不一样了,在各方面他们都比大品牌超市更灵活。
比如上货,一个品类,他就选比较有名的品牌上,其他的直接弃掉。
萧振兴问他:“如果顾客觉得选择少呢?”
萧律树说:“选择少的情况下,大家看到是品牌的商品,也会买的,这就是品牌效应。
顾客来我们这种小店买东西就是急用或是顺带,花钱买到品牌货他们也放心啊。”
是喽,如果不是急用,人家可以去大超市看看选选,或者在网上买。
他看到有些商品旁边有标签纸,介绍品牌历史。
他问萧律树:“这又是什么?”
萧律树嘿嘿笑,“这种是老国货牌子,因为广告做得不响或是营销策略失误,渐渐被遗忘了,可他们商品质量是很好的。
而且这类商品的毛利比较高,我舍不得放弃。律言就教我,打打小广告。
国货兴起,老品牌的东西,性价比高啊。顾客不懂,我们就告诉他们,这是老牌子,放心购买。”
萧振兴发现,整个小超市上货架的商品,都是品牌的,那些老品牌就会有便签广告介绍。
针对选品,萧律树说:“我们小超市,货架空间有限,要上货就上有性价比的品牌货。
整个小超市卖的都是品牌货,顾客对我们小超市的商品就更放心了,品牌效应嘛。”
萧振兴简直要对萧律树刮目相看了。
萧律树之前跟他爸妈在工地干活,年轻人有劲,但耐力不足。后面又去学什么技术,之后不了了之。
直到后来受伤,就开了便利店,一开就开了那么多年。
没想到这小子的天赋在做生意上。
而且这小子也厚道,他今天到店里,只说来看看,还没有确定要加盟呢,没想到律树就跟他说了那么多掏心窝的话,对他是一点都没有隐瞒啊。
萧振兴想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另一边萧律树也在琢磨加盟的合同。
有些条款他自己也看不明白,好在人家律师耐心的给他讲解。
至于萧振兴看完店面之后的决定,他其实不是很在意。
振兴伯要加盟,他一个月就多点收入,不加盟,他用用心,也能赚到那点钱。
而萧振兴觉得是掏心窝的话,在萧律树看来那也不算什么。
当然,换做外人来加盟,他也会介绍情况,只是没有那么详细,有些东西他肯定不会对外人讲的。
对萧振兴讲解倒没什么,大家是从同一个村子出来,在N市讨生活的人,能带就带,能帮就帮吧。
他们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大家都没有试错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