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私信的人,是本地人,在镇上汽车站开了家快餐店,偶然刷到了他们的视频。
本地人就好谈啦,萧律桂邀他来村里看菜。
本来他是想跑镇上看看他的店里的规模,萧律言说,我们是卖方,还是让买方来看货比较好。
萧律言:“我们卖东西,你管他店面怎么样?他想买多少,我们就卖多少。
人家做生意多年,他自己最清楚一天能消耗多少量,不用我们帮他计算!”
萧律桂挠挠头笑了,他还没有转换角色呢,他是卖菜的,他是卖家!
老板很准时,萧律言对守时的人有好感,三人互相介绍之后,也不多啰嗦,就去菜地了。
老板姓张,叫张兴,老家临镇的,在车站开快餐店五年了,以前蔬菜自家能供应。
现在家里孩子去N市上高中,老婆去陪读,就没法种菜了,蔬菜就得跟菜贩子要货。
张兴说:“大棚菜就是模样好看,味道跟我们自己种的没得比。”
他的快餐店之所以能稳住客源,就是靠食材好,味道好。要不然,赶集的多数是农村人,谁巴巴的来店里吃快餐点青菜,回家吃不实惠点啊。
两人走前面,边走边聊,萧律言征得同意,在后面拍视频。
“哦豁,小老弟,你这规模不小哦。”
不错,一路聊过来,张老板已经变成张哥,萧老板也变成了小老弟,都是爽快人,再聊几句,估计都能扯出亲戚关系来。
在农村就是这样的,反正大家结亲多数是找附近村镇的人,出了县份都觉得远了。
萧律桂哈哈笑起来:“张哥,我这点小打小闹而已!你瞅瞅,这菜还满意不?”
接着给张兴介绍,芥菜已经消苗吃了,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上市。
张兴:“不错不错,你们不用招待我,我看看啊,你们可以忙你们的。”
萧律桂知道他要细看,也不跟他客气,提上水桶,准备浇菜。
张兴大致扫了一眼,没有马上去看芥菜的菜拢,反而先看看堆肥,看看各拢蔬菜,最后才看芥菜。
萧律言的镜头一直跟着他转,有专业设备的好处就是不用怼着人拍,让人不自在,他站在田埂上就能操作了。
农民出身,看了堆肥,张兴心里对菜的品质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扯了根菜苗,放嘴里,嚼几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才是农家菜嘛!
萧律言成功捕捉到他脸上的表情,再拍一些浇菜的镜头,今天的素材完工!
后续他们商议关于价格,数量,运输等方面的问题,萧律言就不参与了。
与本地人做生意打交道,有四叔四婶在,这些不用他操心。
他谢绝了用餐的邀请,直接回家了。
近来有些忽略安宝了,晚上陪小家伙好好玩玩。
“爸爸,抱!”安宝对萧律言有种偏爱,就是不管平日里萧爸萧妈带他玩得多欢,回到家必找萧律言。
这点让萧律言很受用!
“宝贝跟爷爷奶奶去哪玩啦?”安宝一扑入萧律言怀里,小脸蛋就会习惯性的趴在萧律言的颈窝,仿佛这样贴贴,离爸爸最近。
萧律言摸摸小脑袋,心里软乎乎的。
说到玩,安宝就有得说了,叽叽喳喳的用婴语跟萧律言分享。
小表情也很丰富,一会笑呵呵,一会怒目圆瞪的,萧妈在一旁翻译。
“知行不是给他带了新的回力车吗?他今天带出去炫耀呗,有个小朋友就过来抢他的玩具。”萧妈说着,自己又乐起来。
安宝继续骂骂咧咧的,萧律言忍住笑安抚他。
跟覃知行视频的时候,安宝又重复一遍今天的遭遇,这次改成萧律言在旁翻译。
“爹爹啊!抱抱抱!”安宝说着就撒娇起来了。
覃知行看着镜头里贴贴在一块儿的两张小脸,哎呀,萌得覃知行恨不得马上回家,陪他的大小宝贝!
此刻,他怀疑公司做大了,完全是自寻烦恼啊!什么社会责任,什么个人价值被他抛到脑后了,他只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
萧律桂菜地里的菜还没采收,就到了果树栽种的最佳时间,他们特意看了天气预报,选择进行栽种的日期。
工人还是找之前整地的那一批人,这些是附近村民组成的临工队。
临工队基本上是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的中年人,或是那些五六十岁,已经不适合在工地里干体力活的人。
他们守在农村,在家里种点地,自给自足。地不多,忙得过来,有空就打打临时工。
工资根据干活的类型来定,一般是100元起步,日结!
种果树,赶季节,萧律言也参与了。不只是他,萧振鸿萧振业两兄弟都参与了,两家妇女守家带娃看店。
“张延的果苗他来取了吗?”萧律言问。
果苗是萧律桂接车,直接运到果园的小屋里了。
萧律桂回道:“拿了,当天就让他过去拿了。我们选这个日期种,他说他要跟我们同步。”
工人分工,有运果苗到地里,有负责栽种的,还有负责撒底肥的。
临工队合作干活习惯了,他们很有默契的分工合作,速度挺快的,萧律言种得一棵,人家已经种得两三棵了。
萧律桂负责巡场检查,确定每棵树苗都栽种好了。
中午包一餐,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萧爸和萧振业负责做饭,大棚一角的简易厨房就派上用场了。
大铁锅,柴火灶,炒出来的菜还是挺香的。
萧家人厚道,饭菜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做得不含糊,干活的人,遇到这样的主家最高兴了。
“三伯,厉害厉害!”萧律桂吃块五花肉,软糯入味,给萧爸点赞。
干活的人也夸菜的味道好。
“振鸿,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这烧鸭皮脆又香。”
萧爸摆摆手,忙解释道:“别别别,这烧鸭是在街上定的,我可不会烤!”
大家笑起来。
现在天气还没热起来,栽果苗这活也轻松,临工队的领头人过来说,中午不安排休息,吃饱了,稍微坐坐,就继续干活了。
临时工是记时薪的,一天按八小时计算。
既然大家不愿意休息,萧律言干脆给记时,多干一个小时就加一个小时的工钱,多干两个小时就加两个小时的工钱。
大家高兴得很,干活更卖力了,结果比预期提前了两天种完。
领工钱的时候,大叔大妈们纷纷表示,下次有活再叫他们。
临时工觉得自个赚到了,是因为省出了两天时间,可以去接别的活。而作为主家,提前两天完工,省了两天伙食费,双方皆大欢喜!
种完果树,田里的菜也可以采收了。
这次依然是萧妈照顾孩子,而萧律桂家,就何兰香在家做饭。
凌晨四点,气温低,萧律言与萧爸,穿上轻薄羽绒服,戴袖套,穿水鞋,再戴上手电筒,出发菜地。
今天的目标采收两百斤左右的菜,张兴定了一百斤,一百斤放市场上卖。
想不到吧,一个乡镇快餐店,居然能消化一百斤的青菜,震掉萧律桂下巴。
他给人家算笔账,“他说他店里有快餐也有小炒,小炒一盘青菜就算一斤左右,卖15块到20块,这个毛利也赚疯了!”
萧律言淡淡道:“他的店位置好,你看,标准的四通八达,往周镇,往县城,往市里都经过这个路口,不远处还有个车站。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注重饭菜品质,口碑好,回头客多。你看他青菜都要专门找农家菜就知道了,听说大米用的也是东北出名的大米。
一般的快餐店哪里会注意到青菜这个品类,顶多就买市面上最常见的豆芽,大白菜,萝卜,生菜。你吃快餐的时候,觉得青菜好吃吗?”
萧律桂若有所思:“是喽,不管做什么生意,都得有自己的优势才行。”
就像他种青菜,如果种大棚菜,不仅没有特色,也竞争不过已经形成规模的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