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用这笔钱,去做一件,比单纯的资产增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苏晚晴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我心湖的深水炸弹,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更有意义的事情?
是什么?做慈善?还是……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
在遇到苏晚晴之前,我对金钱的理解,停留在最浅薄的层面:回本、赚钱、过上好日子。
在“青石光科”上取得成功后,我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金钱的意义:责任、尊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现在,苏晚晴似乎在告诉我,金钱,还有第三层,也是更高层次的意义。
那晚之后,苏晚晴就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她的手机变成了空号,微信也不再回复。她就像一阵清风,悄然地来,又悄然地走,只留给我一个U盘,和一个巨大的谜题。
我打开了那个U盘。
里面没有我想象中的交易秘籍或者代码模型。只有一个个的文件夹,命名很奇怪,比如“周期的力量”、“人性的弱点”、“商业模式的护城河”、“伟大的企业为何失败”……
点开文件夹,里面是她这些年写的读书笔记、复盘心得,还有对一些经典投资案例的深度剖析。
我如获至宝,一头扎了进去。
我发现,她后期的思考,已经完全超越了二级市场的买卖。她更多地是在思考,一个企业,如何从0到1,如何穿越周期,如何建立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她甚至研究了很多一级市场(风险投资)的案例。
在其中一个名为“价值的创造VS价值的发现”的文档里,我看到她写下的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二级市场的交易者,本质上是‘价值的发现者’。我们通过认知差,去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价值,并等待其回归。这是一种零和博弈,我们赚的,是别人亏的钱。而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或者说创业者,他们是‘价值的创造者’。他们将资本、技术和人才结合,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个产品、一个服务,甚至一个全新的行业。这是一种正和博弈,他们赚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钱。前者的天花板是巴菲特,而后者的天花板,是乔布斯。”
“价值的创造者”!
这五个字,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我。
我突然理解了苏晚晴那句话的含义。
她不是让我去做慈善,而是希望我能把视野,从那个红红绿绿的K线世界里,抬起来,去看看一个更广阔的、能够创造真实价值的世界。
我感觉自己的格局,被瞬间拉高了。
是啊,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交易者”的身份里?我辛辛苦苦从市场里赚来的这二百七十万,难道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在下一次牛熊转换中,变成五百万,或者一千万吗?
那样的数字游戏,真的有意义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在我心中萌生。
我不想再做一个“价值的发现者”了。
我想尝试一下,做一个“价值的创造者”!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扑灭。
但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一个大学刚毕业,除了炒股什么都不会的普通青年。
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
而这一次,带来机会的人,是张凯。
股灾之后,张凯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不仅亏光了我和他父母的钱,连婚也结不成了。女朋友的父母,嫌他“不务正业,好逸恶劳”,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
巨大的打击,让他彻底告别了股市。他找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每天起早贪黑,跑业务,陪客户,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也变得踏实和成熟了很多。
那天,他约我出来喝酒。几杯酒下肚,他跟我说起了他的一个想法。
“浩然,你说,现在咱们青石市,什么生意最好做?”
“不知道。”我摇了摇头。
“是二手车!”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光芒,“现在大家手头都紧,新车卖不动,但二手车市场,火得一塌糊涂!我这几个月在4S店,接触了太多想买车又预算不够的客户了。这里面的需求,太大了!”
“而且,”他继续说道,“青石市的二手车市场,特别乱。车贩子个个都跟人精一样,信息极不透明,事故车、泡水车当好车卖,价格虚高,普通人根本不敢碰。如果我们能做一个平台,把车源、检测、定价、售后都标准化,做得像那些大城市的二手车平台一样,绝对有得搞!”
我听着他的描述,心里一动。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用更高效的商业模式,去改造一个传统、混乱行业的案例吗?
这不就是苏晚晴文档里写的,那种能够“创造价值”的商业机会吗?
“你有具体的想法吗?”我问。
“有!”张凯立刻从包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计划书,“我研究好几个月了!你看,我们可以先从线上引流开始,做一个本地的二手车信息发布小程序。然后,我们自己组建一个评估师团队,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出具标准化的检测报告。我们不赚差价,只收取服务费。这样,买家放心,卖家也卖得快。等平台做起来了,我们还可以拓展金融、保险这些增值服务……”
他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多小时。
我看着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张凯。那个曾经只会追涨杀跌的兄弟,在经历了生活的毒打之后,竟然对商业,有了如此深刻的洞察。
他的计划,听起来天衣无缝。
市场有痛点,商业模式清晰,而且,他自己就是汽车销售出身,懂行业。
我唯一担心的,是钱。
“这个项目,启动资金大概需要多少?”
张凯的眼神,黯淡了下来。
“我算过了,租场地、建团队、开发小程序、前期推广……乱七八糟加起来,前期至少得一百万打底。”他苦笑了一下,“我就是跟你说说,过过嘴瘾。我现在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哪来的一百万。”
一百万。
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并不算多。
我的脑海里,开始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
一个声音在说:“林浩然,你疯了吗?这是你的血汗钱!是你从地狱里爬出来,好不容易才赚到的!你怎么能把它投到一个你完全不懂的行业里去?老老实实地做你的投资,在熊市里布局那些被错杀的核心资产,等下一波牛市,你的资产翻几倍,不是更稳妥吗?”
另一个声音却在反驳:“稳妥?人生有绝对的稳妥吗?你忘了苏晚晴怎么说的吗?要做一个价值的创造者!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你能帮助你的兄弟东山再起,还能真正地去改变一个行业,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比单纯的数字增值,有意义得多!这才是真正的‘格局’!”
“格局”!
这个词,像魔咒一样,击中了我的软肋。
我太想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盯着K线图的赌徒了。
我太想证明,我已经拥有了苏晚晴所说的那种,超越二级市场的“格局”和“视野”。
最终,那个代表着“梦想”和“格局”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我对张凯说:“凯子,这个项目,我投了。”
张凯愣住了,他以为自己喝多了,听错了。
“你说什么?”
“我说,我投了!”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出二百万。一百万,作为启动资金。另外一百万,作为储备金。我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公司,你来管。我只做投资人,不参与具体经营。我负责把控大方向和财务。你,负责带着兄弟们,往前冲。”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大男人,在路边摊上,喝得酩酊大醉,抱头痛哭。
我们给我们的公司,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诚心二手车”。
意为,诚信为本,用心服务。
我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无比正确,且意义非凡的事情。
我将我二百七十万里,最大的一笔资金,投了进去。我不仅仅是在投资一个项目,我是在投资我的兄弟,也是在投资我的“格局”,投资那个我想成为的,“价值的创造者”的梦想。
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已经一脚,踏入了一个比股市,凶险百倍的陷阱。
一个由我的“认知升级”和“格局放大”,亲手为自己挖下的,巨大的陷阱。
在股市里,我学会了敬畏市场,控制风险。但在实业这个全新的战场上,我还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狂妄自大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