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她跑过来了,既是梦中的小女孩,也是记忆中儿时的小夕。
“佛陀来了!阿穆哥哥,快去看,佛陀来了……”小女孩远远喊着。阿墨不识得这种语言,心中却很清楚她的意思,一如在梦中。
小女孩衣衫褴褛,穿着一件黑色袍子,并不合身,而且又脏又破,但难掩她的一脸兴奋。
男孩放下手中活计,猛地站起身,稍稍犹豫,又坐了回去,拾起竹筐。动作娴熟,却很麻木。
“佛陀来了!阿穆哥哥,咱们看看去!”女孩跑到男孩身前,拽起他就跑。
这一次,男孩没有犹豫,扔下竹筐,很“顺从”地跟着女孩跑了。
路上有一块岩石,只露出一小截儿,但很光滑,似乎是泥泞的土地被雨水冲刷过后才透出来的。
“在梦里,我该在那儿摔倒了……”阿墨心想。
然而这一次,阿穆轻轻一跃,从岩石上跃过,没有摔倒。
两个孩子跑远了。
“居然没摔?后面会怎样?”阿墨正要拔腿去追,忽觉心识灵动,脚下的土地、两边的芭蕉树都在向后倒退,视线跟随两个孩子一路飞驰,直到村边才停了下来。
阿墨想起了曾经无数个与小夕在务涂谷城外携手飞奔的日子,两小无猜,无忧无虑……
这时村外的小路上,来了一队比丘,十来二十人的样子,着百衲衣,身形消瘦但步履娴静,形容安详。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佛陀。
阿墨不知自己身处何时何地,但他的心识很清楚,彼时的佛陀,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觉者,智慧的化身。
两个孩子站在路边,目光随着佛陀的脚步缓缓流转,巴巴地看着队伍越走越近。女孩那双明亮的眼睛让人难忘。
佛陀走到他俩身边时,停了下来,缓缓转过身,俯身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从钵盂中取出两个果子,递给他们,带着和蔼的笑容与他俩说话。
佛陀说了什么,阿墨听不清楚,更听不懂。“或许是祝福的话吧?”阿墨心想。
佛陀走了。两个孩子目送一众比丘远去,也走了。转过身时,阿墨看到自己麻木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小女孩儿快乐得像只小鸟儿,说个不停。
回到村子,女孩将自己手中的果子塞到阿穆手里,说:“阿穆哥哥,给你吃吧。”来不及拒绝,女孩已经转身,“啪嗒啪嗒”地跑远了。
阿墨眼眶红了。
“佛陀,这是……小夕的前世吗?”
佛陀微笑颔首。
正感慨间,时光流转,身边景物只剩虚白残影。阿墨看到了下一幕,再下一幕,一幕接着一幕……
阿墨看到每年这个时候,佛陀总会领着比丘们,从这里经过,只是僧众越来越多;
阿墨看到每年佛陀来时,那个‘自己’总会和小夕,不,和小女孩儿,手拉着手,在这里等候,只是稚气渐脱。
一年又一年,自己长成了青涩的小伙,女孩儿也梳起了发髻,初现少女的身姿,玲珑有致。
阿墨看到一个朦胧的夜晚,村边燃起了篝火,一些同样衣衫褴褛的人围在他俩身边,但不多。大家唱着歌,跳着舞;摇曳的火光中,女孩羞涩地低下头。他轻轻地给女孩儿头上戴了花环,吻了她。
他看到他俩生活在一起,但很凄苦。
他们日夜劳作,却常常饥饿。
女孩儿更消瘦了,孩提时的笑容也没有了,但双眸依旧明亮。
常有身穿华服的人,前来收取财物,凶神恶煞,欺负他们,辱骂,甚至殴打。
终于有一年,佛陀经过村子后的一个夜晚,阿墨看到自己悄悄地离开女孩儿,走了。
他一路追赶,一路打听,翻山越岭,找到佛陀。
佛陀与他对话,劝他回去,彻夜长谈。
他跪下,苦求,不愿离开……
最终,他剃去了头发,留在佛陀身旁。他跟着僧团云游、乞食、禅坐、冥思,听佛陀讲法,日复一日。
落叶飘零的一天,秋雨绵绵,女孩找到僧团,长跪不起,哀求,求他离开,泪水滂沱,一如当初他哀求佛陀将他留下。
那夜,佛陀答应了他;但这天,他没有答应女孩。狠下心转身的一刻,他哭了,但还是走了。他依旧跟着僧团云游、乞食、禅坐、冥思,听佛陀讲法。
直到春日后的雨季,他和比丘们又经过那个村子。
这一次,站在村边的,只有女孩儿独自一人,目光幽怨,看着他,直到他跟着佛陀走远。
她没再求他。
他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假装没有看见。
“佛陀也是抛妻弃子出门求道,我这么做,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想。
第二年这个时候,女孩依旧站在村边,双眸已经黯淡下来。
第三年,第四年,年复一年……
终于有一年,僧团经过村边时,女孩儿没有出现。
他慢慢地走,渐渐落在僧团后面。他一步三回头,但女孩儿终究没有出现。
是的,那年以后,女孩儿再也没有出现。
…………
“墨儿,收起你的心识,不必再看。”佛陀提醒道:“她不会再来了。”
阿墨一惊,眼前所有画面转瞬不见,他与佛陀孤立在清冷的云海之上,四周漆黑一片,只有佛陀身上淡淡地散发着三昧光明。
“佛陀,后来怎样了?让我再看看!”阿墨喊着。
“墨儿,并非我不让你看。”佛陀道:“初时是我运起宿命神通,引你观照前世,但到后来,是你自己的忆念在看了……”
阿墨合眼,屏息凝神,想要再看。
“墨儿,不必再看,她不会来了。”佛陀缓言相劝:“若要看,还有你俩前世的前世,还有你母亲的前世、师父的前世……看是看不完的,只会堕入心魔,求出不得,深陷其中。”
阿墨痛不欲生,但还是睁开了双眼,一脸落寞。
“墨儿,你是为你当初所做的事情后悔了么?”
阿墨点点头,但又心怀不甘地问:“可是佛陀,恕我不敬,若我没有记错,您不也是……离开妻子出家的吗?”
“墨儿,我那么做,是想为众生寻找脱离痛苦之道。可你,只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痛苦……逃避,终究是没有用的。”
“佛陀,您有无上的智慧和无边的神通,您当时一定知道一切,为何还要允我纳入僧团?您为何不阻止我?”
“我劝了你一夜。墨儿,我自然可以拒绝,即便那样,你就能踏下心来与她共渡一生么?你能保证离开我后,不走外道,不入其他歪门邪教?你能知道,你们的结局是会变好,还是更糟?”
阿墨不语,沉默之后,轻声问道:“佛陀,她为何再也没来?她是不是……?”
佛陀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她发了毒誓,若有来生,她一定要找到你、追随你、缠着你。下一生,下一世,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