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刘官芳一手捏着下巴,作思考状,“自从猜到了爵爷的野心,我发现爵爷似乎一直在对咱们义军放水!”
“我回顾了一下,爵爷几次带着桂军与太平军交战的过程,其实他几乎都有覆灭对手的机会,但是他都没有那么做…”
“爵爷在踩着义军升官的同时,却又每次都给咱们起义军留下了种子…。”
“从百越那边开始,每一次都给起义军留下了不少的骨干成员…。”
“一开始还说的过去,毕竟爵爷当时地位低,兵力少,武器也不够,那个时候,即使能打败对手,也难以歼灭…。”
“但是从老六与崇义侯他们大批量逃走开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然后就是北伐军、魔都小刀会义军,每一次都留下成编制的军队…”
“尤其是崇义侯他们的突然崛起,我更是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虽然看似是清廷皇帝昏庸,是江南地方官员争权夺利造成的…。但是这里面真的不是爵爷故意为之的结果?”
“会不会就是巧合呢?”沈海感觉刘官芳比自己还有迷之信任李世安的能力,也是有些无语,“没有那么神吧?”
“巧合?没有那么神?”刘官芳摇摇头,“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自从这个军情局成立开始,很多事情我马上有了新的'理解'…”
“什么新的理解?”
“爵爷的能力!”刘官芳一脸的崇拜,“从他仅带着两百多亲兵就赴任开始。”
“轻而易举的突破十万水师的封锁,还在咱们毫不知情的时候突然出现,一出现就打了韦国宗一个出其不意。”
“从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能组织数万一盘散沙的清兵开始…。”
“从他数天时间就打下武昌开始,从军情局高效的办事能力开始…。”
“这一系列的神操作,与在面对那几支起义军时明显的失误相比…。”
“不得不让人怀疑,那一次次的给起义军留下火种,不是有意为之…。”
在沈海震惊的目光中,刘官芳又苦笑道:“包括你我被逼投降,只怕也与爵爷,与军情局脱不了关系…。”
“甚至我弟弟那件事,只怕…。”刘官芳最后有些纠结的没有说完。
“这…。”
沈海震惊的张大嘴巴,“好像还真是,当时就是陆参谋长去劝降…。”
“还有就是,陆参谋长第一时间点破了'罗刹组织'在24军中的'密探'…。”
“军情局明显不是新成立的…。”
随即他又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压低声音:“旅长,卑职是说如果啊,如果官福兄弟中枪真的是爵爷安排的…”
“您会怎么选择?”
沈海问这句话的时候,额头上本能的冒出了冷汗,他不知道刘官芳说出了自己害怕的答案后,自己应该怎么办。
新军第一镇成立之后,他又被任命为第二标团长,心思早就变了。
虽然依旧以刘官芳马首是瞻,
但是也仅限于在不与李世安为敌、在遵守新军第一镇军规的前提下。
就像现在,他迟疑了,他早就不是先前盲目的跟随刘官芳的心态了。
此时的沈海,有了自己新的信仰,而那个信仰,就是跟随李世安。
他真的不知道,一旦刘官芳与李世安敌对,自己应该怎么选择。
“还能怎么选择?”
刘官芳仅仅愣住一秒,马上摇摇头,再次苦笑道:“咱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就算真的是爵爷的安排…。”
“不说咱们现在毫无办法…。”
“就事论事而言,当时咱们是敌对立场,这些手段也再正常不过了。”
“只要爵爷没有直接安排人动手,也不是专门对付我就成…。”
“说到底也不过是我与陈玉成无能,没有及时识破,不管怎么样,也改变不了是他陈玉成枪杀我弟弟这个事实!”
“也改变不了是爵爷让阿福获得新生这个事实!”刘官芳最后也释然了。
他最后是语气坚定的说出这些话的,是告诉沈海,也是告诉自己。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刘官福终于清醒了过来,现在已经行动自由了。
只是还没有完全的恢复,即使如此,李世安也给安排了一个营长职位。
只是经历过一次死亡的刘官福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不足。
他主动放弃了营长职位。
加入了参谋部担任文职人员。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有着带领少数人冲锋陷阵的能力,但是缺少机灵的指挥能力,属于有蛮力没脑子的人。
他的能力最多只是一个连长。
所以,他想在参谋部学习用脑,学的好,那就请李世安给予下放。
学不好就一直干文职。
或者参加特训,经历考验与层层选拔后,加入李世安的护卫队。
总之就是紧跟李世安,同时还有一个暗藏心底,暂时不想公开的想法。
沈海听到刘官芳的回答,顿时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听到让他为难的话,随即又试探性的说道:“旅长,卑职知道您的意思了,要不我去见古检点吧?”
“您有什么要说的,我帮您传达。”
眼看刘官芳再次皱眉,沈海解释道:“旅长,您是这双凤山主将,您的一举一动关系着整个第二协的士气…。”
“虽然按照新军军规,其他人也可以及时接管第二协…,但是战场换将,多少还是影响士气,影响战斗结果的。”
“如果不换将,下面的人得知您去见了敌人,只怕也会对您的命令会产生质疑,从而可能延误最佳战机…。”
“到时候坏了爵爷的大事就不好了。”
“而卑职不一样,卑职与古检点也是老相识,同时职位不高不低,资格相差不大,又对士气影响微乎其微…,到时候不管成与不成,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这…”刘官芳有些迟疑,他显然想亲自去见古隆贤这个属下兼兄弟,毕竟只有他亲自去才能表达足够的诚意。
也只有他亲自出面,才能有足够的把握劝降对方,沈海虽然同为亲信手下,但是毕竟之前的地位差了一大截。
只是沈海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他一旦亲自去见了古隆贤,到时候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所以他再次陷入沉思。
这个时候哪怕沈海着急,也没法劝说,好在这时,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默,“大哥,让我去吧,我去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