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宗眼神鄙夷的扫视支持官文与西陵的人,突然智商在线了,喝道:“你们一个个的,是不是把朕当傻子啊?”
此话一出,
包括肃顺在内皆是一愣,随即众人慌忙的跪下,惶恐道:“微臣不敢!”
“不敢?”清文宗冷笑着说道:“你们一个个的,只顾着看现在的奏折,只顾着给各自支持的人拉功劳,争赏赐!”
“都忘记了,前些日子李爱卿上报的,收复武昌作战计划了吗?”
“官文真要有本事,先前为什么不收复武昌?早那么久干什么去了?”
清文宗毫不客气的瞪着官文在这里的代言人,“他要有那个能耐,武昌城又何至于三次落入长毛反贼之手?”
清文宗出乎预料的变聪明了,这是在场之人都没有想到的。
所以,收了官文好处的翁泰北等人,一个个的紧闭嘴巴,低头不语。
清文宗见状满意的点点头,不露声色的给一旁的安德海点了一个赞。
后者则低头不语,一如既往的奴才模样,恭敬的给清文宗续上茶水。
而清文宗的话并没有结束,转头看向支持西陵阿的惠亲王与僧王爷,嘲讽道:“至于西陵阿,他就更该死了!”
“一个不敢在李爱卿上报的作战计划上签字的人,他有什么脸面,在事后说这是他的统筹指挥?是他指挥各军?”
“他要是敢在作战计划上署个名,朕说不定还真的会被他给欺骗了!”
清文宗摇摇头,一副惋惜的模样,“只可惜,他这个人没有那个远见…。”
肃顺虽然不太懂皇帝为什么突然聪明了,知道不少他们不知道的内情,但这些不重要,趁机道:“皇上圣明。”
“上次收复武昌城的计划,以及这次请功折子,足以证明,绍圃才是最大功臣,只是他不贪功,懂得低调谦让。”
“微臣以为,这正是臣子的典范。若论功行赏,绍圃当之无愧的首功!”
“您就该让下面的人知道,认真做事的人,朝廷永远不会亏待!谁有功,谁有过,都逃不过您的法眼!”
“不错!”
清文宗满脸喜色,终于有了掌控天下的舒畅心态,“朕告诉你们,别以为自己在下面搞小动作,朕就不知道…。”
“朕…。”
“皇上,万万不可!”
僧王爷也是急了,当众打断皇帝说话,“西陵阿可是您亲命的钦差大臣,李世安的一切行动,都在他的领导之下。”
“李世安的成功,离不开西陵阿的英明领导,以及大力支持!”
“李世安的功劳不容置疑,但作为钦差大臣,西陵阿才是最高指挥官。”
“于情于理,西陵阿才是首功之臣,若将首功给李世安,臣等不服!”
“陛下,还请三思。”
惠亲王绵愉也道:“僧王爷说的不错,我等在外领兵打仗,手下师爷出谋划策,将领冲锋陷阵乃是理所应当!”
“打了大胜仗,功劳自然是我等的,从来没有首功是手下的说法!”
“李世安有功是没错,但他手上只有一个亲兵营,做的最多的不过是跑腿联络各方、负责各方物资的后勤之事…。”
“他在这次收复武昌的过程中,最多不过是一个幕僚、后勤官的作用…。”
“哪有打仗胜利了,首功之臣是幕僚,是负责后勤的火头军的?”
派系阵营已经把话说开了,惠亲王作为派系最高人物,不得不下场。
他对李世安的崛起颇为忌惮,这次也是不要脸了,直接偷换概念。直接把李世安说成是做后勤的辅助人员。
如果是平常,如果这里只有惠亲王这一系的人,只怕清文宗真被忽悠了。
毕竟,
李世安当时理论上真的没有几个可用之兵,也与各方势力第一次见面。
他李家镖局,刘永福这些李家暗处的布局,又不能公布于众朝堂。
只可惜,现在各大派系都在。
甚至,清文宗有人告密指点。
现在,都不需要肃顺出面解释,他对'真相'就已经是了如指掌了。
“够了!”
“别把朕当傻子看待!”
“微臣不敢!”
“……”
面对两个王爷胡搅蛮缠,清文宗突然一拍桌子,怒道:“朕意已决!”
“李爱卿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功劳最大,当封为钦差大臣!”
“朕相信,有他统领湖广军务,清除湖广长毛反贼指日可待。”
“而西陵阿,身为钦差大臣,却未能妥善协调各方,导致矛盾丛生。”
“且未按作战计划拦截长毛主力,致使数千长毛主力逃走…。”
“依理,本应严惩,但朕念其在收复武昌中也有苦劳,那就革职留任,继续在荆楚配合李爱卿围剿长毛反贼。”
“另外,官文虽在奏折中夸大其词,但他严格按照李爱卿的作战计划行动,也有一定功劳,特赏双眼花翎。”
“至于曾某人,成功牵制韦俊一部,对收复武昌城,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着赏黄马褂一件,银万两,以资鼓励。”
“其余官员,等待李爱卿详细禀报,均给予记功一次,伺机封赏。”
众人皆愣住,都没想到清文宗这次如此果断,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僧王爷和惠亲王脸色铁青,而肃顺、怡亲王载垣和杜韩则暗自欣喜。
清文宗罕见的一言而决,这让一众官员有些摸不着头脑,都沉默不语。
最终还是守旧的祁寯藻,犹豫了一下,道:“皇上,李世安年纪轻轻,又是汉人,骤然封为钦差大臣,恐难以服众。”
“且湖广总督之位已位高权重,若再兼钦差大臣,权力过大,于朝廷不利。”
翁泰北也道:“皇上,祁中堂所言极是。李世安若身兼数职,恐会引起其他官员的不满,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穆荫也附和道:“皇上,臣附议,还请收回成命,另行封赏。”
清文宗脸色微变,不悦的瞪了祁寯藻一眼,后者一脸正气,毫不畏惧,他只能无奈的看向肃顺:“肃爱卿,你怎么说?”
肃顺对祁寯藻这个老顽固也是很无语,很多时候都想把他搞下去。
但是祁寯藻又不是反派敌对之人,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他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