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把桃木簪送给林婉儿后,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又亲近了几分。林婉儿每天都会把木簪插在头发上,无论是去田里干活,还是来找李渔,那支朴素的木簪总在她发间闪着温润的光。
这天上午,李渔正在院子里练习水龙弹。经过这段时间的打磨,他凝聚水龙弹的速度快了不少,龙形也越发清晰,威力更是稳步提升。淡蓝色的水龙在他掌心盘旋,龙须飘动,隐隐带着龙吟般的低啸。
“进步不小。”玄尘道长站在廊下看着,点头赞许,“灵气压缩得更凝练了,塑形也更稳定,看来你对水属性灵气的掌控又深了一层。”
“弟子也是勤加练习罢了。”李渔散去水龙弹,擦了擦额角的汗。
“勤能补拙,修行路上最忌懈怠。”玄尘道长说,“不过也别只顾着修炼,地里的庄稼该除草了,婉儿那丫头昨天还念叨着,说她家豆子地里草长得快。”
李渔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师父不说我都忘了,这就去帮忙。”
他换了身耐脏的衣服,拿起锄头就往林婉儿家的豆子地走去。刚到地头,就看到林婉儿正蹲在地里除草,头上的桃木簪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她穿着一身青色的粗布衣裳,裤脚挽到膝盖,露出纤细的小腿,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依旧干得认真。
“婉儿,我来帮你。”李渔走过去,拿起锄头开始除草。
林婉儿抬起头,看到是他,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李渔哥,你怎么来了?”
“听师父说你这儿草多,就过来搭把手。”李渔笑着说,锄头挥动得又快又稳,很快就除了一片。
“谢谢你。”林婉儿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手里的动作也快了几分。
两人并肩在地里除草,偶尔说上几句话。阳光有些晒,李渔看到林婉儿额头上的汗,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递过去:“擦擦汗吧。”
林婉儿接过手帕,上面还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正是李渔常用的那块。她小心翼翼地擦了擦汗,又把手帕叠好还给她,脸颊微微泛红。
“这木簪戴着挺好看的。”李渔看着她头上的桃木簪,没话找话地说。
“嗯。”林婉儿轻轻应了一声,下意识地摸了摸发间的木簪,心里甜滋滋的。
除草的活计不轻松,尤其是在日头渐高的时候。李渔怕林婉儿累着,让她在地头休息,自己则加快速度除草。他运转一丝灵气在锄头,锄头变得格外轻快,除草的效率也高了不少。
林婉儿坐在田埂上,看着李渔忙碌的身影。他的动作稳健有力,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光,让她看得有些出神。
她想起小时候,李渔刚被玄尘道长带回清风观时,还是个瘦弱的小男孩,沉默寡言,见了人就躲。谁能想到,如今他已经长成了这样挺拔可靠的少年,不仅法术高强,还这么热心肠,帮了村里这么多人。
而自己,好像从很久之前就开始注意他了。注意他练法术时认真的样子,注意他帮村民干活时汗水浸湿的背影,注意他笑起来时眼里的光……直到那天他把桃木簪送给自己,她才明白,这份悄悄藏在心里的情愫,早已生根发芽。
“在想什么呢?”李渔不知何时已经除完了草,走到她身边坐下,递过来一个水壶。
林婉儿回过神,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摇摇头:“没什么。”
“草除完了,我们回家吧。”李渔说。
“嗯。”
两人并肩往村里走,谁都没有说话,却一点也不觉得尴尬。田埂上的野花随风摇曳,像是在诉说着少年少女的心事。
快到村口时,林婉儿忽然停下脚步,鼓起勇气说:“李渔哥,晚上来我家吃饭吧,我娘说要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好啊。”李渔笑着答应,他能感觉到林婉儿语气里的期待。
回到清风观,李渔先去清洗了一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玄尘道长看着他,笑着说:“去婉儿家吃饭?”
“嗯,阿姨说做了红烧肉。”
“去吧,替我问婉儿娘好。”玄尘道长说,眼里带着了然的笑意。
傍晚时分,李渔来到林婉儿家。红烧肉已经炖好了,满满一大碗,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还有几样爽口的青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清儿来了,快坐。”林婉儿的娘热情地招呼他,“快尝尝婶做的红烧肉,看合不合口味。”
“肯定好吃。”李渔坐下,林婉儿给他盛了一碗米饭,头上的桃木簪在灯光下闪着光。
饭桌上,林婉儿的爹和李渔聊着天,说的都是村里的事和庄稼的长势。林婉儿则不停地给李渔夹菜,碗里的菜堆得像小山一样。
“婉儿,让清儿自己夹,你也吃。”林婉儿的娘笑着说。
林婉儿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自己也夹了一口菜。
一顿饭吃得温馨而热闹,李渔觉得,这红烧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香。
吃过晚饭,李渔谢绝了挽留,往清风观走去。夜色温柔,月光洒在小路上,留下长长的影子。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份温暖的情愫在悄悄蔓延。
他知道,那支桃木簪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他和林婉儿之间心意的寄托。而这份心意,会像地里的庄稼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慢慢生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回到观里,李渔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期待。修行之路依旧漫长,但有了这份牵挂,似乎也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他会努力修炼,变得更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道,更是为了能守护好身边的这份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