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县回来后,李渔的心彻底沉静下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修炼和炼药之中。周明远送的那本《基础炼药概要》成了他的枕边书,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基础丹药的配方、炼制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让他对炼药之术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这天上午,李渔正在院子里按照典籍上的方法,尝试炼制“聚气丹”。聚气丹是引气境修士常用的丹药,能辅助吸收灵气,提升修炼速度,配方不算复杂,主要用到聚灵草、凝露草和少量活血草。
他先将三种灵草按照比例配好,用清水仔细清洗干净,然后用新买来的小刀切成均匀的小段,放入药碾子中慢慢碾成粉末。药碾子是周明远送的,玉石质地,碾磨起来既省力又能避免灵气流失,比之前的石臼好用多了。
将药粉混合均匀后,李渔点燃了小铜炉下的炭火,按照典籍上的记载,先以武火将炉温升至合适的程度,再将药粉放入丹炉,盖上炉盖,转为文火慢炼。
“聚气丹讲究灵气的凝聚,火候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李渔一边回忆着典籍上的要点,一边用扇子轻轻调节着火势,眼睛紧紧盯着丹炉的变化。
灵识缓缓探出,笼罩在丹炉上,他能清晰地“看”到炉内药粉的变化,以及灵气的流动。三种灵草的灵气在高温下逐渐融合,聚灵草的灵气负责牵引,凝露草的灵气提供滋润,活血草的灵气则起到调和的作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半个时辰后,丹炉内传来轻微的“噼啪”声,一股比药液浓郁得多的药香弥漫开来。李渔心中一喜,知道这是丹药即将成型的迹象,连忙将火候调至最低,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炉温。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渔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轻轻打开炉盖。只见炉底静静地躺着三枚米粒大小的淡绿色丹丸,表面光滑,散发着精纯的灵气,正是聚气丹!
“成了!”李渔兴奋地欢呼一声,小心翼翼地将丹药取出,放进新买的储灵瓶中。这是他第一次炼制出真正的丹药,虽然数量少、品质也只是最普通的,但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玄尘道长不知何时站在了廊下,看着李渔手中的储灵瓶,点了点头:“不错,第一次炼丹就能成丹,已经很难得了。不过这聚气丹灵气略显驳杂,还需多加练习。”
“弟子明白。”李渔恭敬地说,将其中一枚聚气丹递给师父,“师父您看看。”
玄尘道长接过丹药,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灵识探查了一下,说道:“聚灵草的比例稍多了些,导致灵气凝聚有余而温润不足,下次可以减少一点聚灵草的用量试试。”
“多谢师父指点。”李渔茅塞顿开,连忙将这点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几天,李渔又尝试炼制了几次聚气丹,不断调整药材比例和火候,炼制出的丹药品质一次比一次好。到第五次时,终于炼出了五枚灵气精纯、色泽均匀的聚气丹,达到了中品丹药的水准。
“太好了!”李渔看着储灵瓶里的聚气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有了这些聚气丹辅助,他的修炼速度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天下午,林婉儿来找李渔,手里拿着一双新做的布鞋。鞋子是用结实的青布做的,针脚细密,鞋底还纳了厚厚的千层底。“李渔哥,这是我给你做的鞋子,你试试合不合脚。”
李渔接过鞋子,心里暖暖的,连忙脱下脚上的旧鞋换上。鞋子大小正合适,穿着既舒服又跟脚。“太合适了,婉儿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合适就好。”林婉儿看到他满意的样子,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娘说你经常去后山,穿双结实的鞋子不容易磨脚。”
“谢谢阿姨,也谢谢你婉儿。”
两人坐在院子里,林婉儿看着李渔桌上的储灵瓶,好奇地问:“这里面装的就是你炼的丹药吗?”
“是啊,这是聚气丹,能辅助修炼。”李渔拿出一枚聚气丹给她看,“你看,就是这个样子。”
林婉儿小心翼翼地接过,放在手心里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惊讶地说:“好香啊,这小小的一颗,真的有那么大用处吗?”
“嗯,吃了它,修炼的时候吸收灵气会快很多。”李渔说,“等以后我炼出更好的丹药,说不定还能帮你调理身体呢。”
“真的吗?那太好了!”林婉儿高兴地说。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婉儿说起村里的李大叔上山砍柴时不小心崴了脚,在家躺了好几天,走路还一瘸一拐的。“李渔哥,你有没有能治扭伤的药啊?”
李渔想了想,说道:“我这里有活血草炼制的药液,对扭伤有效果,我给你拿一瓶。”
他从药篓里拿出一瓶活血草药液递给林婉儿:“让李大叔每天涂抹两次,过几天就好了。”
“谢谢你李渔哥!”林婉儿接过药液,小心翼翼地收好。
送走林婉儿,李渔拿起一枚聚气丹,放进嘴里。丹药入口即化,一股精纯的灵气瞬间融入体内,顺着经脉流向丹田,比药液的效果强了数倍。他连忙盘膝坐下,运转《清心诀》,引导着这股灵气与自身灵气融合。
一个时辰后,李渔收功起身,只觉得丹田内的灵液更加充盈,离引气三层中期只有一步之遥了。
“聚气丹果然厉害。”李渔笑着说,对未来的修炼充满了期待。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李渔充满笑意的脸上,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炼药术的小成,让他在修仙之路上又多了一份助力,而身边的温暖情谊,则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他知道,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他能炼制出更高级的丹药,达到更高的修为境界。而这一切,都将从脚下的每一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