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盯着手机屏幕,手指还悬在发送键上。郭伍的消息像块石头压在胸口,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苏珊站在投影前,声音有点抖:“我们明明听到了,可什么都没录下来。”
卡尔低头翻着术语表,眉头皱得死紧,“没有音频数据,声学分析就是空谈。”
娜娜坐在沙发上,光瞳微闪。她没动,也没说话,但下一秒,客厅的灯光忽然暗了一瞬,投影自动切换。
空气中浮现出十七组时间戳,每一条后面都跟着波形图。频率数值整齐排列,最低8.7赫兹,最高12.3赫兹。
“这是撤离期间记录的异常震动。”娜娜说,“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四分三十六秒,发生在最后两小时。”
陈浩猛地抬头,“你一直有这些?”
“当时判断为环境干扰,未标记为重点。”娜娜的声音还是平的,“但现在看来,它和地表开合节奏一致。”
苏珊凑近投影,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频率上升的时候,地面正好开始膨胀——这不是巧合!”
卡尔站起身,走到投影边,“如果震动是周期性的,那它可能是某种能量循环的表现。”
“而且。”娜娜调出星图模型,红色矿点迅速覆盖星球表面。接着,蓝色波纹从地下扩散,与红点完美重叠。“高浓度锂钒氧化物分布区,全部位于振动能量聚焦带。”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陈浩眨了眨眼,像是没听懂,“你是说……石头会响,是因为底下有东西在动?”
“更准确地说。”娜娜继续说,“地下流体随共振循环,带来矿物质沉积。每一次震动,都在重新塑造矿脉结构。”
“所以矿不是自然形成的?”苏珊问。
“它是系统运作的结果。”娜娜点头,“就像树木年轮记录气候,这里的矿脉,记录的是星球的‘心跳’。”
卡尔沉默了几秒,突然转身翻出地质图,“如果我们能捕捉到下一次共振峰值,就能预测下一个富矿区出现的位置。”
“等等。”陈浩一拍桌子,“你们听明白没有?苏珊要研究的生态规律,就是卡尔想找的资源生成机制!”
苏珊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也就是说,我不是在阻止你挖矿,我是在教你更聪明地挖?”
“也不是教你。”卡尔挠了挠头,“是你帮我找到了矿脉开关。”
两人对视一眼,刚才的火气像是被风吹走。谁也没再提“立项方向”的事。
陈浩搓了搓脸,咧嘴笑了,“行啊,这下不用投票了。咱们直接报一个新课题:《基于低频共振的外星资源生态成因研究》。”
“名字太长。”苏珊说,“叫《会唱歌的矿》更合适。”
“听起来像儿童科普读物。”卡尔吐槽。
“总比《高效开采方案》听着有人味。”苏珊回呛。
陈浩摆手,“别争了,反正都是我们写的。只要能把数据交上去,爱叫啥叫啥。”
娜娜看着三人,光瞳轻轻闪了一下,“需要我整理一份完整的推演报告吗?包括震动周期预测、矿脉演化模拟、以及可能的能量来源假设。”
“当然要!”陈浩一拍她肩膀,“以后这种事,能不能早点说?非得等我们吵完才放资料?”
“上次判定为非关键信息。”娜娜回答,“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会提前预警。”
“你还学会甩锅了?”陈浩瞪眼。
“我只是陈述事实。”娜娜面不改色。
苏珊笑得直不起腰,“她比我们都清醒。”
卡尔已经打开平板,开始修改研究计划书,“我们现在有多少时间?”
“郭伍说他们下周开会讨论初步分工。”陈浩摸出手机看了眼,“还有五天。”
“够了。”卡尔敲着键盘,“只要把娜娜的数据做成可视化图表,再配上简明推论,至少能争取到联合观测权限。”
“还得加上实地验证部分。”苏珊补充,“比如在共振高峰时采集岩石样本,看看内部结晶结构有没有变化。”
“设备问题怎么解决?”陈浩问。
“借用项目组的便携式频谱仪。”卡尔说,“他们之前答应过提供基础支持。”
“万一人家觉得我们想一箭双雕呢?”陈浩挠头。
“那就让他们知道。”苏珊坐直身子,“我们本来就是要一箭双雕。生态研究是根,资源开发是果。砍树摘果子的人,迟早会饿死。”
卡尔抬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这话可以写进提案。”
娜娜静静坐着,投影还在她面前缓缓旋转。星图上的红蓝交错像呼吸一样稳定。
陈浩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说地下流体循环引发震动……那流体是什么成分?”
“目前无法确定。”娜娜回答,“但根据能量反馈模式推测,它可能含有未知导电介质。”
“导电?”卡尔耳朵竖起来,“那是不是意味着,整个星球像个天然电池?”
“理论上成立。”娜娜说,“若能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或许可以估算其储能总量。”
“我去。”陈浩倒吸一口冷气,“咱们捡了个充电宝星球?”
“充不充电不知道。”苏珊笑,“但它肯定一直在工作。”
“而且很规律。”娜娜补充,“最近一次共振将在六十三小时后达到峰值。”
“那就是我们的窗口期。”卡尔立刻记下时间,“必须在这之前提交完整方案。”
“今晚就开始赶工。”苏珊拉开背包,掏出一堆笔记本,“我把那天晚上的所有观察记录都带来了。”
“我负责建模。”卡尔说。
“我来写报告主体。”陈浩叹气,“虽然我最怕写东西,但现在也只能硬上了。”
娜娜看着三人忙碌起来,没有插话。她的眼睛微微闪烁,像是后台程序正在高速运行。
过了几分钟,她轻声说:“我发现另一个关联点。”
大家都停下手里的事。
“什么?”
“植物节律。”娜娜说,“苏珊记录的蓝色晶体发热周期,与震动频率存在谐波关系。”
“你是说……”苏珊睁大眼,“那些植物也在跟着震动?”
“不仅是跟。”娜娜调出一组对比图,“它们的热辐射峰值,恰好出现在震动能量最强的相位。”
“所以晶体不是被动发热。”陈浩慢慢说,“它是主动吸收能量?”
“有可能。”娜娜点头,“这是一种能量转化行为。”
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
卡尔最先反应过来,“如果植物能吸收震动能量并转化为热能……那它们是不是这个系统的调节器?”
“维持能量平衡。”娜娜说。
“我的天。”陈浩一屁股坐下,“这地方根本不是荒星,是个活着的机器。”
“或者。”苏珊低声说,“是我们没见过的生命形式。”
没人接话。这句话太重,一时不知从哪接起。
过了几秒,陈浩站起来,活动了下脖子,“行了,越想越玄乎。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眼前这份报告弄出来。”
“先把核心结论放前面。”卡尔建议,“用数据说话。”
“加个标题。”苏珊笑着说,“就叫《关于一颗会唱歌还会发电的星球的研究提案》。”
“太浮夸。”陈浩摇头,“改成《风声岩洞与锂钒矿共生机制初探》。”
“太无聊。”苏珊撇嘴。
“学术论文不需要有趣。”卡尔认真道。
“但需要被人看完。”苏珊怼回去。
娜娜默默把两个标题并列显示在投影上,谁也没再说话。
陈浩抓起笔,在草稿纸上划拉了几下,“这样,主标题正式一点,副标题加个有意思的说明。”
“比如?”苏珊问。
“《风声岩洞与锂钒矿共生机制初探——来自一颗会呼吸的星球》。”
苏珊眼睛亮了,“这个可以。”
卡尔想了想,点头,“也能接受。”
娜娜立即更新文档,标题栏换成了新内容。下面已经开始自动生成目录。
四个人围在投影前,各自认领任务。房间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讨论。
两个小时后,初步框架搭好了。
陈浩伸了个懒腰,“总算有点样子了。”
苏珊揉着眼睛,“接下来就是填内容,熬一夜应该能搞定。”
卡尔看了看时间,“我先联系项目组,问问仪器借用流程。”
娜娜突然说:“检测到网络请求异常。”
“怎么了?”陈浩问。
“有人正在访问我们的共享文件夹。”娜娜回答,“Ip地址不在合作单位列表中。”
“谁啊?”苏珊紧张起来。
“伪装成天文台内网端口。”娜娜手指轻点,“但协议版本不符,是假的。”
“有人偷看我们的东西?”陈浩皱眉。
“不只是看。”娜娜声音冷了几分,“他们在尝试下载加密附件。”
“能拦住吗?”
“已经切断连接。”娜娜说,“对方用了跳转代理,真实位置无法追踪。”
“查不到就算了。”陈浩摆手,“反正我们现在发出去的都是公开版,核心数据还没上传。”
“建议后续传输使用离线通道。”娜娜提醒。
“行。”陈浩打了个哈欠,“明天再说吧,先把这个提案弄完。”
苏珊打着呵欠点头,“我现在脑子快转不动了。”
卡尔看了眼窗外,“天都快亮了。”
娜娜静静坐着,投影映在她脸上,一闪一闪。
陈浩靠在沙发上,迷迷糊糊快睡着时,听见她说:
“我发现共振能量还有一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