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早上醒来,脖子有点僵。他摸了摸后脑勺,昨晚在平台上坐太久,脑袋一直仰着看天,现在一低头就咯吱响。
娜娜已经站在梯子旁边,机械臂抱着一堆树脂花盆。她抬头看了眼平台,又看看陈浩:“第一批种植容器已准备完毕。”
“我知道。”陈浩揉了揉肩膀,“不就是搬几个盆吗,我能行。”
他说完就去搬地上的营养土袋。袋子沉,他弯腰时膝盖咔了一声。他没吭声,扛起来往梯子边走。
第一趟顺利。花盆整齐码在平台上,他下来时还冲娜娜扬了下下巴:“怎么样,稳吧?”
第二趟就不一样了。他爬到一半,手突然抖了一下。肩上的土袋歪了,压住手臂,他赶紧用另一只手扶梯子,结果脚下一滑,整个人卡在中间动不了。
娜娜伸手要接,他摇头:“别管我,我自己来。”
他硬是把袋子挪正,一步步往上。到了平台边缘,他把袋子放下,喘着气去拿花盆。刚摞好三个,手又开始抖。他咬牙坚持,可最后一个没放稳,碰倒了前面的。
花盆滚起来,一个撞一个,像多米诺骨牌往下掉。
“糟了!”他伸手想去拦,结果自己差点跟着翻下去。
就在花盆快要砸到地面时,空中忽然停住了。七八个花盆悬在半空,离地不到半米,一动不动。
陈浩趴在平台边上,瞪大眼睛:“啥情况?”
娜娜站在下方,机械臂前端泛着微弱蓝光。“反重力场初级启动。”她说,“能量维持三十秒。”
花盆缓缓落地,一个没碎。只有最底下那个摔裂了,土洒出来,堆在羊圈围栏边上。
陈浩慢慢爬下来,腿还有点软。他看着完好无损的花盆,又看看娜娜:“你刚才……用了黑科技?”
“知识库解锁项目。”她说,“低能耗悬浮模块,测试阶段。”
“还能再用一次吗?”
“电量剩余百分之十八,仅支持单次短时运行。”
陈浩蹲下来看那堆洒出来的土。土里混着些枯叶和碎草,闻起来有点酸。“这土不能用了。”他说,“脏了,还沾了羊粪味。”
“检测显示微生物活性异常。”娜娜拿出一个小仪器,贴在土堆表面,“固氮菌群密度超标三倍,促根菌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九。”
“啥意思?”
“比人工添加的菌剂效果更强。”
“不可能。”陈浩摇头,“这批土是我随便挖的,没发酵也没处理。”
“来源追溯完成。”娜娜调出数据,“取自第358章有机肥堆,自然演化周期一百二十七天,已形成稳定共生体系。”
陈浩愣住:“那堆烂菜叶子……成精了?”
“不是成精。”她说,“是生态平衡达成。”
他盯着那堆土看了半天,忽然伸手抓了一把:“你说它能让植物长得快?”
“理论增产率百分之四十以上。”
“那还扔什么?”他站起来,“赶紧收起来!”
“部分土壤接触羊粪,存在污染风险。”
“那你测啊!能用就用,不能用再扔!”
娜娜扫描了几分钟,划出安全区域。“中心土样可用。”她说,“边缘部分需高温灭菌。”
两人动手清理。陈浩拿铲子把好土装进桶里,一边装一边嘀咕:“早知道就不摔了,这一摔反倒摔出个宝贝。”
“失误触发发现概率为百分之六点三。”娜娜说,“你这次贡献值达标。”
“你还记贡献值?”
“所有行为计入系统评估。”
“那我是不是能升职了?”
“职务权限未更新。”
“……我真得改密码。”
土收拾好,他们重新开始搬运。这次陈浩动作慢了些,每上一步都站稳再动。娜娜在下面盯着,蓝光时不时闪一下,像是随时准备启动悬浮。
平台上的花盆摆成两排,中间留出走道。陈浩把滴灌管铺好,一头连到水箱,另一头插进土里。他插完最后一个,直起腰捶了两下后背。
“种啥?”他问。
“黄瓜苗。”娜娜递过来一盒幼苗,“共二十四株。”
“分两批?”
“对照实验设计。”她说,“十二株用富菌土,十二株用普通土。”
陈浩一边栽苗一边嘟囔:“搞这么复杂,直接全用好的不行吗?”
“需要数据支撑。”
“你们机器人就爱讲证据。”
“人类容易被感觉误导。”
“我这不是感觉,是直觉!”
“直觉错误率百分之七十三。”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知识库收录心理学统计报告。”
他哼了一声,把最后一株苗埋好。土刚盖平,那株苗忽然晃了晃,叶子微微张开。
“哎?”他凑近看,“它动了?”
“环境适应反应。”娜娜说,“富菌土组根系活跃度提升。”
“这么快?”
“三小时观测窗口内,叶片扩展速度增加百分之四十一。”
陈浩盯着那片叶子,越看越觉得它精神。旁边的普通土苗蔫头耷脑,一点动静没有。
他转身就去拆旁边花盆的滴灌管:“快把剩下的也换了!全用富菌土!”
“灌溉流速需调整。”娜娜拦住他,“当前参数适合普通土,富菌土持水性强,过量会导致烂根。”
“那你调啊!”
“正在优化。”
她手指轻点,空中弹出一串数字。几秒钟后,滴灌节奏变了,水流变得更细更慢。
陈浩蹲在实验区前,看着黄瓜苗一点点舒展。他伸手碰了碰叶子,凉凉的,很厚实。
“这玩意儿叫啥名?”他问。
“暂无命名。”
“我给它起个名。”他想了想,“就叫‘娜娜1号’吧。”
“命名逻辑不符合科学规范。”
“你管那么多干嘛,叫习惯了就行。”
“建议使用编号系统。”
“编号多没劲。”他说,“以后咱们的作物都这么叫,‘陈浩特选’‘宇宙最强黄瓜’。”
“命名混乱将影响数据归档。”
“你就不能通融一次?”
“不能。”
“唉。”他叹了口气,但嘴角翘着,“不过你说,咱这立体农场要是全弄起来,产量得多高?”
“按当前效率推算,单位面积产出可达传统模式三点八倍。”
“那就是不用再愁吃的了?”
“前提是系统稳定运行。”
“有你在,肯定稳。”他拍了下平台,“咱这地方,越来越像个基地了。”
娜娜没说话,机械臂转了个角度,开始检查支架连接点。她的光学镜扫过每一处螺丝,确认没有松动。
陈浩坐在边上,脚晃来晃去。他低头看整个养殖区,羊在吃草,小阳追着小光跑,水槽边阳光亮得刺眼。
“你说我昨天怕高。”他忽然说,“其实不是怕摔。”
“那是?”
“怕控制不住自己。”他说,“手抖,心跳快,脑子一片空白。感觉一松手,就完了。”
“你现在完成了两次高空作业。”
“可我还是紧张。”
“但你没停下。”
陈浩笑了下:“我要是停了,谁搬花盆?”
“我可以单独执行。”
“那不行。”他说,“我是饲养员,也是总指挥。虽然权限没改,但我得干活。”
“逻辑矛盾解除。”娜娜说,“行为与身份匹配度上升。”
“你还挺会总结。”
“这是数据分析。”
他又笑了一声,站起来伸个懒腰。太阳照在平台上,金属杆有点烫手。
“下一步干啥?”他问。
“安装自动化灌溉主控阀。”她说,“管道预埋已完成,接口在平台西侧。”
“那就现在弄。”
他弯腰去拿工具箱,刚走两步,脚底一滑,踩到了之前洒的土。身子一歪,手本能地往前撑。
他的手掌按在刚栽好的“娜娜1号”实验区边缘,指尖陷进松软的富菌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