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夜市在黔东南试点成功后,英台向康熙提议扩大规模,将夜市推广到漠北、西域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为让各族百姓更快接纳,她特意补充:“外嫁公主最懂当地习俗,若让她们牵头,定能消除隔阂;十阿哥福晋擅长统筹庶务,可总领夜市筹备;至于安保,还需一位沉稳可靠的将军坐镇,确保百姓安心。”
康熙当即准奏,英台第一时间派人联络外嫁漠北的荣宪公主、远嫁西域的和硕恪靖公主。荣宪公主接到消息时,正与巴林部牧民商议草原通商事宜,听闻要办夜市,立刻笑着应下:“我在漠北多年,知道牧民们喜欢热闹,正好把草原的奶酒、皮毛摆在夜市,让大家多些营生!”和硕恪靖公主也回信说,会带着西域的葡萄干、地毯赶来,还会邀请哈萨克族商户参与,让夜市更具特色。
十阿哥福晋接到任命时,虽有些忐忑,却也立刻着手准备——她先派人统计各地需筹备的摊位数量、物资清单,又从京城调运大批油灯、桌椅,甚至特意学习各族礼仪,避免筹备中出现习俗冲突。英台特意召她入宫,手把手教她如何协调各族商户:“与少数民族打交道,要多听多问,比如漠北牧民爱用银器交易,西域商户注重议价,这些细节都要提前考虑到。”
而安保人选,英台本想推荐熟悉西南地形的将领,却收到鳌无情的举荐信——信中力荐将军王朝,称其曾驻守漠北、西域,不仅熟悉各族习性,还曾在平叛中保护过百姓,深得少数民族信任。英台当即召王朝入宫,见他身形挺拔、谈吐沉稳,问及如何保障夜市安全时,王朝从容回道:“臣会派懂各族语言的士兵巡逻,既不打扰百姓热闹,也能及时处理纠纷;若遇突发情况,会优先保护老弱妇孺,绝不让百姓受惊吓。”英台心中大安,当即敲定由王朝总领夜市安保。
筹备半月后,漠北草原的首个民族夜市在“同心亭”旁开市。荣宪公主亲自站在入口迎接百姓,身后的摊位上摆满了草原特产;十阿哥福晋穿梭在摊位间,协调商户摆放货物,还特意设置了“便民处”,为百姓提供热水、针线;王朝则带着士兵分散在夜市四周,目光锐利却神情温和,见有孩童走失,还亲自帮着寻找家人。
夜市中途,忽有几位蒙古老牧民因摊位位置争执起来,言语间渐渐激动。王朝快步上前,先用蒙古语安抚二人情绪,再耐心倾听诉求,最终提议“每日轮换摊位”,既公平又能让商户接触更多顾客,老牧民们欣然应允。这一幕被英台看在眼里,对胤禛笑道:“鳌无情果然没举荐错人,王朝不仅懂安保,还懂如何与百姓打交道。”
西域夜市开市时,和硕恪靖公主带来了惊喜——她邀请了西域舞姬表演,还让商户现场制作烤包子、手抓饭,香气吸引了大批百姓。十阿哥福晋趁机推出“以物易物”区,让中原商贩用丝绸换西域的药材,各族百姓各取所需,热闹非凡。英台看着各族百姓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畅谈生活,忽然对身边的胤禛说:“你看,夜市不仅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更是各族百姓交心的平台。”
消息传回京城,康熙特意在乾清宫设宴,嘉奖荣宪公主、和硕恪靖公主、十阿哥福晋与王朝。宴席上,康熙举起酒杯,对英台说:“你能让这么多人齐心协力,把夜市办得有声有色,还能促进各族和睦,真是大清的福气!”英台起身回道:“这不是臣妇一人之功,是公主们的用心、十福晋的勤恳、王将军的负责,更是各族百姓对安稳生活的期盼,才让夜市这么成功。”
夜深时,英台与胤禛并肩走在宫道上,想起夜市上各族百姓的笑容,英台轻声说:“其实让大家同心不难,只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心的尊重,自然就能凝聚在一起。”胤禛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而你,就是那个搭建桥梁的人。有你在,大清的各族百姓,定会越来越和睦,日子越来越红火。”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长河中彻底消散,而英台牵头的“民族夜市”,却成了大清民族团结的象征。这段跨越七世的缘分,又添了一笔“众力同心、共筑盛世”的壮阔篇章——从外嫁公主到朝臣福晋,从将军到百姓,每个人都在为这份安稳与和睦付出,而这份凝聚力,终将让大清的山河更加稳固,让人间的烟火更加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