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
好!
你们等着!
晚饭时一定要找回场子!
夕阳下,汉子们传递着木料,说说笑笑。因为主要干活的是赵江,其他人只是打下手,反而比平时轻松许多。
“真帅……”
大院门框边,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看得呆了。她望着房梁上那个赤膊挥汗的身影,古铜色的背肌在余晖中泛着金色光泽,不自觉咬住了辫子。
“什么帅不帅的,二姐,你不是最爱吟诗作对的文人吗?”
一个面容朴实的少年走过来,大约十五六岁。
“长相和兴趣能混为一谈吗?”
“真拿你没办法。但他是首都来的知青,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快回去吧,再晚爹该担心了。”
“没接触过怎么知道不是一路人?”
这对姐弟叫周秉坤和周蓉,刚从集市回来。
周秉坤看了眼院内,不得不承认屋顶上那个男人确实英俊。
那样的人,恐怕看不上我们吧。
“说不过你,眼看要变天了,走吧。”
周秉坤摇头转身离开。
周蓉又站了一会儿,才跟上弟弟的脚步。
【1赵江干得起劲,干脆脱下湿透的布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起伏。
每条线条都像用刀刻出来的,充满野性的力量,却又像猎豹般流畅。
他完全没注意到墙外周家姐弟的目光。
就连正在帮忙的乡亲们也时不时偷瞄几眼。
美好的东西谁不喜欢看呢?
无论男女老少。
赵江长得英俊。
身材更是好看得离谱。
不知不觉就把周围人都比了下去。
看着那身被汗水浸亮的肌肉,李广发嘟囔道:
“乖乖,真有点本事,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李大牛听了,立刻脱掉衣服。
李大牛故意让胸肌跳了段波浪舞。
“看看,咱这个可比他带劲多了。”
众人仔细一看——
好家伙!
活的!
这鼓胀的块头,确实比赵江还要壮实三分。
虽然没有那种精致的美感,但实实在在的力量感扑面而来。
“厉害,真厉害啊!”
“你这身板放在古代准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快让我看看。”
众人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李大牛心里美滋滋的。
等忙完了非得找赵江比试比试。
凭着自己这把子力气,非得让大伙儿心服口服,到时候这团长的位置就是我的!
李广发笑而不语。
李大牛确实有两下子,比普通人强出不少。
可要跟赵江比,未必能占到便宜。
论灵活性和协调性,赵江更胜一筹。
就算比力气,赵江恐怕也不落下风。
古拳法的门道可深着呢。
李大牛顶多算个外劲高手,赵江怕是已经摸到内劲的门槛了。
李广发对自己的眼力很有把握。
赵江八成是得了古拳法的真传。
从刚才拆房子的利索劲儿,到之前震慑众人的气势,再到在帝都火车站制服棒梗的身手,处处都透着不简单!
这时。
刚蒸好窝窝头的赵颖也望了过来。
她瞪大了眼睛。
二哥什么时候练出这一身结实的肌肉了?
不过这念头转瞬即逝,更多的是对二哥的心疼。
干了这么多重活,肯定累坏了吧。
为了就近照顾我才来开荒,真是个傻哥哥。
轰隆——
雷声大作。
天色骤然暗了下来。
“大伙儿先去避雨休息吧,我这儿马上就完事了。”
赵江说道。
李大牛不乐意了:“你这还没干完呢,我们哪能先去歇着。”
赵江继续忙着手里的活计。
“别愣着了,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壮得像头牛。”
“身子骨弱的赶紧回去躺着,我这还有几处屋顶没补完,你们回屋拿盆接漏水,别让屋里进水了。”
“要不然返潮得厉害,大热天容易生霉,到时候浑身起疹子更遭罪!”
轰隆——
雷声又一次炸开。
扭头望去!
远处荒野已黑得如同深夜,与这边形成鲜明对比。
那道明暗交界线正飞速逼近。
能清楚看见十几里外的暴雨正铺天盖地压过来。
赵江扯着嗓子喊:“还傻站着?等着病倒了让我伺候你们?”
“李广发、吴大茂、李大牛留下搭把手,其余人统统滚回屋去。”
“再磨蹭,今晚谁也别想吃饭,老子把饭都喂狗。”
众人顿时一惊。
真够狠的!
那场在荒野上分明的暴雨奇观,在帝都也曾见过,但从没这么震撼过!
而且赵团长居然破口大骂了。
“靠,团长骂我了!”
“少啰嗦,赶紧回屋接水,等你身上长满烂疮别来烦我。”
“你这人怎么说话……**!”
哗——
不到三十秒,暴雨就砸在头顶。
天地间一片噼啪作响。
到处乱成一团。
大家都跑回去查看自己的屋子。
只有赵江几个人在大雨中抢修屋顶。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有些事说破了反而显得矫情。
是男子汉,就该把感激藏在心里,等以后加倍报答。
大约一刻钟后……
所有屋顶都修好了。
“团长,不漏了,我屋里不漏水了。”
“**幸好团长催我回来,差点把被子全泡坏了。”
“哈哈,今晚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众人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有人笑着笑着就站着打起了呼噜,看来真的累坏了。
雷雨声中混杂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和说话声……
赵江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没想象中那么糟糕。
“快去换掉湿衣服,干活时没感觉,现在停下来容易着凉,现在可不能生病。”赵江笑着说。
几个同伴点头答应,各自回屋换衣。
赵颖走到门口问:“哥,该吃饭了,要叫醒睡着的人吗?”
赵江稍作思考:“叫起来吧,吃饱了再睡,饿着肚子对身体不好。”
“那你快点换衣服,马上开饭了。”
“好,这就来。”
从中午忙到傍晚,整整四个时辰没有停歇。
挑水、除草、打扫庭院、修补房屋,每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
只有赵江还精神些。
李大牛和李广发已经蔫了,吴大茂也快撑不住了,其他人更是累得骨头都要散架。
晚饭时连窝头的味道都没顾上尝,吃完饭就倒头睡了。
李广发三人靠着廊柱打起了盹。
檐下,赵江照例做着他的木工活。
虽然家什都有,但大多残缺不全。趁着雨天有空,他正好修理旧物,再做几张条凳——总不能让人一直坐在地上。
“哥,你还在忙呢?”
赵颖走到赵江身边。
“没事,这点活不算什么。”赵江递过刚做好的小木凳,“来,试试稳不稳。”
赵颖坐下晃了晃,稳稳当当。
“哥,你什么时候手艺变得这么好了?”
“练多了自然就会了。”赵江咧嘴笑了一下,“跟你说,哥的本事多的是,以后要赚大钱。等你长大出嫁,嫁妆哥全给你准备!”
“哥……”
赵颖心里一暖,眼睛突然有些发酸。
这个总是默默干活的二哥,不知道在背后熬了多少夜、磨破了多少手。和他比起来,自己那点懂事又算得了什么?
“怎么了?”
“没什么。”赵颖眨眨眼,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你真好。”
二哥就像一根主心骨。
以前在城里没觉得,可自从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看着土路越来越窄,茅屋越来越破,她的心都凉透了。偏偏二哥一句话不说,拿起斧头,带着大家修屋开荒,硬是把一盘散沙聚成了一个整体。
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英雄气吧?
赵颖想着,其他知青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日子苦,但眼里却有了光。
“你在说什么?”赵江回头问。
赵颖露出小白牙:“我说你就会吹牛!”
“嘿,等着瞧!”赵江把锯子扛在肩上,“等雨停了去山里转转,打几只山鸡给你加餐!”
“别闹,我就随便说说,村长说了山里不安全,你别去。”
“没事,我就在外面转转,不往深处走。”
【2往年这个时候东北早就凉快了。
可今年特别旱,秋天也来得晚。
赵江没想到会遇上南方那种急雨。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半小时后,云散雨停。
山风吹过,带着泥土的湿润味道。
这种气息在城里可不多见。
恍惚间让他想起前世家乡的童年时光。
老话说,太阳雨下过,满山都是宝。
“我去山里转转,天黑前一定回来。”
见妹妹欲言又止,他笑了笑:“要是到了时间还没看到我,你就喊人来找,总行了吧?”
“大家都睡着,你留下来看家。如果真有啥事,赶紧叫醒他们。”
赵颖抿着嘴点头:“那你千万小心,超时我就报警。”
“行。”
赵江穿上一件宽松的衣服,背上牛角弓和箭袋,又带上麻绳和新的尿素袋。
“我走了。”
“注意点!”
“等着加菜吧!”
干重活的乡亲们靠窝头怎么撑得住?
勉强吃饱还行,想吃得好那是做梦。
粮食紧张,中午吃饭时大伙都勒着裤腰带。
夜里还有人饿得直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