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日头把李家院晒得暖融融的,秀雅正蹲在灶台边,手里拿着根细麻绳,仔细地给野鸡褪毛。昨天狗剩设陷阱误套了二婶家的鸡,赔了一只野鸡,剩下的两只她打算做成腊味 —— 这季节做腊肉最是合适,挂在屋檐下风干,能存到冬天,不管是蒸是炒,都喷香。
“媳妇,要不要俺帮忙?” 狗剩扛着竹弓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看见秀雅手里的野鸡,赶紧凑过去。他粗手粗脚地想帮忙扯鸡毛,结果一下扯掉一大片鸡皮,秀雅赶紧把野鸡抢过来:“别瞎掺和!你这手劲,再扯下去,野鸡就成秃瓢了,还怎么做腊味?”
狗剩嘿嘿笑了两声,蹲在旁边看:“俺不是想帮你分担嘛。你要是累了,就歇会儿,俺去给你烧壶热水。” 说着就往灶膛里添柴,火苗 “噼啪” 地舔着锅底,很快就把水烧开了。
秀雅把褪好毛的野鸡放进热水里焯了焯,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用盐、花椒、八角调成的料粉,均匀地抹在野鸡身上。“这料粉得抹厚点,还要把料塞进鸡肚子里,这样腌出来才够味。” 秀雅一边抹一边说,还不忘给狗剩讲解,“腌上两天,再挂在屋檐下风干,风吹个十来天,腊野鸡就成了。”
狗剩凑过去闻了闻,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俺的娘哎,这还没挂起来就这么香,等做成腊味,不得香遍全村?” 秀雅白了他一眼:“你小声点,别让二婶听见,不然她又要来说你偏心,只给自家做不给她做。”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张二婶的大嗓门:“秀雅在家不?俺闻着香味就过来了,你这是做啥好吃的呢?” 秀雅和狗剩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秀雅赶紧擦了擦手,迎出去:“二婶,您咋来了?快进来坐。”
张二婶走进院,眼睛一下子就盯上了灶台上的野鸡:“哎哟,这不是腊野鸡嘛!俺就说啥东西这么香,原来是你在做腊味。秀雅,你这手艺可真好,俺家那口子说了,你做的腊味比公社供销社卖的还好吃。”
秀雅笑着说:“二婶您过奖了,就是瞎琢磨的。等俺把这两只做好了,给您送点尝尝。” 张二婶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那可太谢谢你了!俺就知道你是个贴心的。俺今天来,是想跟你学学怎么做腊野鸡,俺家还有两只老母鸡,也想做成腊味,留着冬天吃。”
秀雅点点头,拉着张二婶走到灶台边,手把手教她:“二婶,您看,先把鸡焯水处理,然后抹上料粉,料粉要放足盐,不然容易坏。腌的时候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翻一次,让料味均匀渗透。”
张二婶学得很认真,还掏出个小本子,用炭笔在上面记着:“盐、花椒、八角…… 腌两天,挂起来风干……” 狗剩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打趣:“二婶,您这是要把秀雅的秘方都记下来啊,以后可别跟俺们抢生意。”
张二婶瞪了他一眼:“俺记下来是给自家做,又不是卖钱,抢啥生意?再说了,就算俺想抢,也没秀雅这手艺。” 说着就跟秀雅聊起了家常,从村里的琐事聊到冬天的打算,越聊越投机。
两天后,秀雅把腌好的野鸡取出来,用细麻绳拴着鸡脖子,挂在了屋檐下。两只油光锃亮的野鸡挂在那里,风吹过,香味飘得更远了。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驻足,问秀雅是怎么做的,秀雅也不藏私,一一告诉他们。
刘桂兰抱着娃来串门,看见屋檐下的腊野鸡,羡慕地说:“秀雅,你这腊野鸡做得可真好,俺家那口子也猎到过野鸡,可俺不知道咋做腊味,都炖着吃了。你能不能也教教俺?” 秀雅笑着说:“当然能,等你有空了,俺详细教你,保证你也能做出这么香的腊野鸡。”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村民来李家院,要么是来请教做腊味的方法,要么是来闻香味解馋。狗剩每天都要跟人炫耀:“俺媳妇做的腊野鸡,全村里头一份,谁吃了都得夸!” 秀雅则忙着教大家做腊味,院子里天天都热闹得很。
十来天后,腊野鸡终于做好了。秀雅取下来一只,用刀割了一块,放进锅里蒸。没一会儿,屋里就飘满了腊香味,猎丫闻着香味,从学校回来就直奔厨房:“娘,腊野鸡熟了没?俺都快馋哭了。”
秀雅笑着把蒸好的腊野鸡端出来,金黄的肉皮,鲜嫩的肉质,还没吃就觉得香。狗剩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嚼了嚼,眼睛都亮了:“好吃!太好吃了!比俺去年猎的野猪还香!” 猎丫也赶紧拿起一块,吃得满嘴流油:“娘,您做的腊野鸡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秀雅把剩下的腊野鸡切成小块,装在两个竹篮里,一个给张二婶送过去,一个给王大娘送过去。张二婶接过腊野鸡,高兴得直说:“秀雅,你真是个好闺女,以后有啥好东西,俺第一个想着你。”
这个深秋,因为秀雅做的腊野鸡,村里的空气里都飘着香味。村民们不仅学会了做腊味,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秀雅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只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这荒坡上的日子,就会像腊野鸡一样,越品越香,越嚼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