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农场的雪地上还残留着昨夜未化的薄霜,寒风卷着雪粒掠过大棚的塑料薄膜,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王玥早早地就带着五名农场成员来到了农场西侧的老水井旁,这里曾是农场早期的供水点,后来因末世来临无人维护,被厚厚的积雪掩埋,井口也早已冻成了实心的冰坨。
“大家先把井口周围的积雪清掉,动作轻着点,别把井口的冰面踩塌了。”
王玥蹲下身,用手拨开表面的浮雪,露出下面坚硬的冰层。
“小李,你去仓库接几桶热水过来,咱们先试试用热水化冻,要是不行,再用铁镐凿。”
被点名的小李应了一声,转身朝着仓库的方向跑去。
剩下的四人则拿起铁锹,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井口周边的积雪。
铁锹铲过积雪,很快就在井口周围清出了一片两米见方的空地。
王玥站起身,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大棚和住人区。
大棚在水井的东南方向,住人区的宿舍则在东北侧,两者之间刚好形成一个夹角,而水井所在的位置,正好处在这个夹角的中心地带。
“水塔的位置就定在这里了。”
王玥指着井口旁一块地势稍高的平地,对身边的成员说道,“这里地势比大棚和住人区略高,供水的时候能借助重力,不用额外装抽水设备,节省能源。而且离两边都近,铺设水管的距离短,能减少热量损耗,也方便后期维护。”
一名负责记录的成员拿出纸笔,快速画下简易的地形图,标注出水塔的预定位置,又问道:
“王姐,那保温层怎么设计?咱们现在的温度虽然有些回暖,但还是在零下三十度左右,普通的保温材料怕是扛不住,水塔里面的水很容易结冰。”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
王玥蹲下身,在雪地上画了一个圆柱形。
“水塔主体用双层铁皮,中间填充玻璃棉,这种材料保温效果好,而且耐低温。内壁再贴一层铝箔反射膜,减少内部热量散失。顶盖要做成斜坡式的,防止积雪堆积压垮塔身,同时在顶盖和塔身衔接的地方加一圈密封条,挡住寒风往里灌。”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出水管,要埋在地下3米深的地方,外面再裹上保温棉,接口处用沥青密封好。这样一来,就算外面零下三十度,水塔和水管里的水也能保持液态,不会结冰。”
“不过这只是初步的计划,具体的尺寸和材料用量,我得回去画张详细的图纸,再找林风确认一下,而且这样能不能成,要实验过才知道,毕竟咱们也不是专家。”
说话间,小李已经扛着两桶热水回来了,另外三人也抬着剩下的三桶紧随其后。
王玥指挥着众人将热水均匀地倒在井口的冰面上,热水接触到冰层,瞬间冒出白色的水汽。
冰层表面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纹,王玥见状,立刻说道:“趁着冰面软化,咱们用撬棍把表面的薄冰撬开,注意别伤了井口的砖石。”
众人立刻放下水桶,拿起撬棍插进冰面的裂纹里,借着杠杆的力量撬动冰层。
一块块带着水汽的碎冰被撬起,扔到旁边的空地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小堆。
随着热水不断浇灌,冰层逐渐变薄,半个多小时后,井口的冰层终于被清理干净,露出了下面漆黑的井口,隐约能听到井底传来的水声。
“好了,先到这里,剩下的化冻工作慢慢做,别着急。”
王玥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虽然寒风刺骨,但刚才的劳作让她浑身发热。
“小张,你留下盯着,每隔半小时浇一次热水,其他人跟我去测量水塔位置的尺寸,争取今天把设计图赶出来。”
众人应了一声,各自分工忙碌起来,老水井旁的空地很快又恢复了秩序。
与此同时,在农场东侧的一号大棚内,李玉芳正蹲在生菜田旁,手里拿着一把小尺子,仔细测量着生菜的高度。
翠绿的生菜已经长出了四片真叶,叶片舒展,茎秆粗壮。
她用尺子量了一下,最高的一株已经有十五厘米高,而这距离播种才刚过去六天。
“照这个速度,再过八天就能收获了,比正常生长周期快了一半还多。”
李玉芳自言自语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
“叶片厚度正常,颜色鲜亮,没有病虫害,看来这异常生长确实没影响作物的品质。”
“李姐,又在观察生菜啊?”
一个声音从大棚门口传来,赵敏穿着一身厚实的防寒服,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走了进来。
“这菜长得可真快,我昨天过来的时候,看着还没这么高呢。”
李玉芳站起身,笑着点了点头:“是啊,生长速度快得超出预期,每天都得过来记录好几次。对了,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大棚这边?”
“今天事情比较少,我过来是跟你核对一下大棚的物资消耗清单。”
赵敏走到李玉芳身边,将文件夹递给她,“你看看这上面的种子、肥料用量对不对,要是没问题,我就报给林风了。”
李玉芳接过文件夹,仔细翻看着上面的记录,一边看一边说道:“都对得上,就是生菜种子消耗得比预计快,主要是长得快,收割周期短,后续可能需要再进一批种子。”
“行,我记下来了。”
赵敏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大棚外的杨家村方向,轻声问道,“李姐,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往杨家村那边看?是想回去了?”
李玉芳翻页的手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
她合上文件夹,递给赵敏,沉默了几秒才开口:“说不想是假的,毕竟徐婉长官救过我的命,杨家村那边还有我认识的人,总觉得留在这边,有点对不起她。”
“可你心里其实更想留在农场,对不对?”
赵敏看着她,语气直接。
“农场有专门的大棚让你研究作物生长,有充足的物资供你调配,伙食和住宿条件也比杨家村好得多,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不用像在杨家村那样,只能跟着大家一起干杂活。”
李玉芳没有否认,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纠结。
“我确实喜欢这里的环境,也想留下来继续研究这些作物。但徐婉长官……当初要不是她把我从丧尸堆里救出来,我早就不在了。现在她那边肯定也需要人手,我要是就这么留下来,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赵敏轻轻叹了口气,走到大棚的边缘,看着外面的雪景,缓缓说道:“李姐,你有没有想过,你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
李玉芳愣住了,不解地看着赵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想回去,徐婉长官肯定会同意的,林风这边……他应该也不会拦着我吧?”
“拦着你?他根本不用拦。”
赵敏转过头,看着李玉芳,语气带着几分通透。
“从大棚开始建设的时候,他就特意让你负责作物种植,还把农业相关的物资都交给你管,后来又以‘观察作物生长异常’为由,让你留在农场帮忙。你以为这些都是巧合吗?他就是想让你留下来。”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等这次作物生长的事情告一段落,他还会找出其他的理由,可能是需要你培育新的作物品种,可能是需要你指导其他人种植,总之,他有的是办法让你留下。”
“而且,你觉得徐婉长官能拒绝林风的理由吗?农场的实力比杨家村强得多,林风开口要人,徐婉长官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只能同意,毕竟以后杨家村还要靠着农场帮忙。”
李玉芳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赵敏,脑子里一片混乱。
她仔细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从一开始被安排负责大棚,到后来林风多次询问作物生长情况,甚至特意让她参与物资调配,这一桩桩一件件,似乎真的像赵敏说的那样,都是林风有意留下她的安排。
她之前总以为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只要开口,就能回到杨家村,可现在才发现,自己早就被无形的线缠绕着,根本离不开农场。
但奇怪的是,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心里没有丝毫的难过,反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庆幸。
她想起在杨家村时,每天只能啃压缩饼干,住的是漏风的临时帐篷,专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而在农场,她能吃到新鲜的饭菜,住的是温暖的宿舍,还能在大棚里研究自己喜欢的作物,甚至能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
这样的生活,远比在杨家村更让她安心,也更让她留恋。
“原来……是这样。”
李玉芳低声呢喃,眼神渐渐变得清明,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