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二年的春意,似乎格外眷顾这处隐于群山环抱的幽谷。晨雾如乳,尚未被初阳完全驱散,缱绻地缠绕着谷中苍翠的古松修竹,以及那些依山势而建、与自然浑融一体的青瓦白墙建筑。溪流潺潺,较之冬日丰沛了许多,水声与林间早起的鸟鸣相应和,更显谷中静谧而生机盎然。
今日的玄机谷,气氛却与往日的清幽研学略有不同。一种无声的、混合着期待、不舍与些许凛然的情绪,在晨雾中悄然流动。
八十一身统一的玄青色学员服,整齐肃立于墨渊阁前开阔的广场之上。他们正是第三期圆满完成所有课业的弟子,男女各异,年岁不等,但每一张年轻的面庞上都镌刻着经年淬炼后的沉静,眼眸深处闪烁着智慧与坚毅的光芒。他们如同八十一柄已然成型、却尚未完全开锋的宝剑,静默地等待着最后的训示。
东方墨依旧是一袭玄衣,立于墨渊阁前数级石阶之上,身形挺拔如松,仿佛与身后巍峨的阁楼、与这整座山谷的气韵融为一体。晨风拂动他未束的墨发与宽大的衣袖,更添几分超然物外的气度。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孔,深邃的眼眸中,有审视,有期许,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看待即将离巢雏鹰般的复杂情愫。
“诸君,”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谷中清泉滴落深潭,“今日,尔等于此谷中学业既成,文韬武略,医卜星相,皆有所得。然,学问无穷尽,天地即文章。出谷之后,望尔等谨记——”
他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格外沉凝,字句清晰,如同刻印:
“锋芒易折,浑金璞玉,方得长久。藏锋非是怯懦,守拙非是无能。乃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为处谋有为。当今天下,看似海晏河清,实则暗流涌动。尔等需谨言慎行,深潜于九地之下,静待风云际会,天时到来之日,方可显锋芒于一时,展抱负于天下。”
他的话语,没有激昂的鼓舞,只有沉静的告诫,如同为这些即将踏入红尘浊世的弟子们,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名为“隐忍”与“等待”的护身甲胄。众弟子皆屏息凝神,将这些教诲深深铭刻于心。他们知道,这不仅是毕业的赠言,更是未来行动的最高准则。
训诫既毕,一旁的青鸾缓步上前。她今日未着劲装,而是一身素净的月白长裙,清冷如昔,却少了几分平日的锐利,多了几分临别前的庄重。她手中托着一只特制的竹笼,笼中数只通体雪白、唯羽翼末端带着些许墨色斑点的信鸽,正机警地转动着小巧的头颅。
“此乃‘雪影’,经年培育,可日飞八百里,纵遇风雨,亦少有迷失。” 青鸾的声音清越,向众弟子展示着这墨羽未来信息传递的重要倚仗。那信鸽神骏异常,眼神锐利,显然非寻常信鸽可比。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掠过台下八十一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掠过这浸润了他无数心血的玄机谷春色。山谷寂静,唯有风声、水声、鸟鸣声,以及那无声涌动在每个人心中的离别与新征程开始的潮汐。
潜龙在渊,其羽已丰。
只待风云,便可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