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弟子去向既定,玄机谷却并未因这八十一人的即将离去而显空荡,反而有一种更加蓬勃的生机在酝酿。人才的培养,如同江河奔流,需得后继有人,方能绵延不绝。就在各方弟子紧张筹备行装、熟悉新职司的同时,另一项关乎墨羽未来的根本大计,也在东方墨的授意下,紧锣密鼓地展开。
这一日,东方墨于“问道堂”再次召集了目前谷中的所有核心人员——包括即将统领海事十八人的青鸾、负责总筹的墨文主簿,以及那九位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首批留任教员:墨律、墨巧、墨影、墨渊、墨璇、墨锋、墨舰、墨语、墨医。
堂内气氛肃穆,东方墨端坐主位,目光扫过台下这些已然成为玄机谷中坚力量的年轻面孔。他们相较于一年前,褪去了初为人师的些许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自信。
“二期弟子卒业在即,新血将出,然玄机谷之传承,不可有一日中断。”东方墨开门见山,声音沉静而有力,“墨文。”
“属下在。”墨文主簿躬身应道。
“即日起,启动第三批学员遴选。范围可较前两次再扩大些许,不仅限于关中,河东、河北、河南,乃至江南、剑南,凡‘星网’所及之处,若有适龄、心性根骨上佳之良才,皆可留意,秘密引荐。遴选标准,依前例,然需更加注重其心志之坚韧与应变之潜能。”
“属下遵命。”墨文主簿肃然记下。
东方墨的目光转向那九位教员。“尔等九人,授业一载,成效卓着。二期弟子之成长,便是明证。新期教学,仍由尔等全权负责。”他的语气中带着明确的肯定与托付,“墨律,你心思缜密,总领教务协调,各类课程进度、弟子考核,需得你统筹把握。”
“墨律领命。”沉稳少年躬身,眼神坚定。
“墨巧,技科实践最为繁复,器械、机关、营造,需你多费心力,确保弟子学以致用。”
“墨巧明白。”
“墨影,武科操练,不止强身,更重心性与协作,不可懈怠。”
“墨影必不负所托。”
……他逐一吩咐,对每位教员的特点与负责科目都了然于胸,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期望。
九位教员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信任,齐齐躬身:“我等必竭尽全力,不负先生厚望,将玄机谷传承发扬光大!”
东方墨微微颔首,继续道:“经历两期,我谷中教学已初具体系。尔等可依据过往经验,编纂更为系统的教习纲要与典籍注解,将一些成功案例、失败教训,皆记录在案,形成定制。此非一日之功,然功在长远。新期弟子入谷后,可试行‘老生带新生’之制,由二期留谷协助教务之弟子,辅助尔等,引导新进者尽快熟悉谷规、融入环境,亦可教学相长。”
这便是要将玄机谷的运作,推向更加制度化、传承有序的阶段。几位教员眼中都露出思索与振奋之色,这意味着他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但也代表着玄机谷的根基将愈发深厚。
青鸾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明了。东方墨此举,不仅是要保证墨羽人才能源源不断,更是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夯实玄机谷的根基,使其真正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转、不断为墨羽输送精锐的摇篮。未来的风雨或许会更猛烈,但只要这个摇篮不倒,希望便永存。
“第三批弟子,数量仍定八十一人。”东方墨最后定调,“望尔等精诚合作,再砺新锋。玄机谷之薪火,能否燎原,皆系于尔等之手。”
话语在堂中回荡,带着无限的期许。
会议散去,墨文主簿立刻开始草拟遴选令,通过特殊的信道发往各地墨网节点。九位教员则聚在一起,热烈讨论起新一期的教学计划与“老带新”的具体方案。玄机谷内,因二期弟子毕业而产生的离愁别绪,迅速被这股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热烈气氛所取代。
春风依旧和煦,吹拂着谷中的花草树木,也吹拂着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求知之火与传承之志。前浪未远,后浪已蓄势待发,玄机谷的传奇,注定将在这薪火相传中,一代代延续下去,直至星火燎原,照亮整个时代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