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音菩萨显圣点化,金蝉子第十世身玄奘于金山寺前发下宏愿,誓往西天取经。此讯如同一声号角,正式吹响了西游量劫最为波澜壮阔篇章的序曲。宏愿既发,天道感应,冥冥中一股磅礴的“取经气运”开始汇聚于玄奘之身,其命格轨迹与西牛贺洲灵山紧密相连,再无转圜余地。然而,这气运之盛,亦如暗夜明灯,吸引了三界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预示着前路绝非坦途。
金山寺内,玄奘沐浴更衣,手持菩萨所赐锦襕袈裟与九环锡杖,于佛前虔诚礼拜。他面容肃穆,眼神清澈而坚定,周身虽无半分法力波动,却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与坚韧不拔的意志透体而出,令寻常妖邪难以近身。寺中僧众皆知其得菩萨点化,将要远行,无不肃然起敬,亦有担忧其路途艰险者。玄奘谢绝了方丈与师兄们的挽留,决意不日便辞别寺院,先往长安禀明唐王,求得通关文牒,再正式西行。
此间动静,自然悉数落入天庭监控网络之中。
通明殿内,光屏上代表玄奘的光点亮度骤增,且与一条清晰指向西方的金色气运光带牢固链接。其周边,代表潜在劫难(红色光点)、可能助力(绿色光点)以及各方势力(不同色块)的标记,正随着他的决心而加速活跃、移动。
【万界时空聊天群】内,气氛也随之凝重而兴奋。
【群公告】:监测到洪荒主世界核心事件进程更新。取经人玄奘已正式立下西行宏愿,取经气运已绑定。西游主线任务进入倒计时阶段。
【洪武】朱元璋:“好!这和尚总算下定决心了!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上路了!老大,咱们的‘护镖’大队得赶紧拉起来啊!尤其是那猴头,是关键中的关键!”
【祖龙】嬴政:“…序幕已开,正戏将临。取经人乃气运载体,然其自身孱弱,护法之力方为根本。陛下布局之核心,当落于‘驯猴’、‘聚将’二事。猴王桀骜,然其与取经气运已有感应,此乃天赐良机。”
【真武】张三丰:“无量天尊…一念既出,万缘相随。此僧发心纯正,意志可嘉,然劫难重重,非大毅力、大智慧、大神通护持不能成。陛下当思,如何令护法诸众,其心亦向善,其力用于正。”
【不摇碧莲】张楚岚:“主角团团长就位!接下来该招募队员了!第一个SSR卡就是猴哥!老大,收服猴哥的副本‘五行山’可以开了!攻略方案准备好了没?”
【妖姬】绾绾:“哎呦~小和尚要上路了呀,真是让人既期待又心疼呢~陛下,那压在山下的泼猴,怕是也闻着味儿,快要待不住了吧?”
浩天(昊天上帝):“@全体成员,玄奘启程在即,护法归位乃当务之急。重点目标:孙悟空。朕之‘织网’计划,进入最终收网阶段。”
昊天上帝浩天深知,玄奘西行成败之关键,首在护法弟子,而护法弟子之核心,无疑是那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此刻,玄奘宏愿已发,取经气运勃发,对孙悟空这本就与取经有莫大因果关联的存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牵引。这正是天庭实现“隐性收编”孙悟空的最佳时机。
1. “心猿感应”计划全面激活:
* 环境暗示强化:浩天密令资源调度司,在不触动封印的前提下,对五行山周边环境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微调”。引导山间灵气流动,使其更富“生机”与“旅途”的意象(如增强风的流动感,让云彩呈现向西飘移之势);甚至在深夜,以大型幻阵投影方式,于天幕显化出极其淡薄的“西行万里,降妖伏魔”的史诗画卷剪影,持续刺激孙悟空的神识。
* 信息流精准投放:监察厅根据近期孙悟空神识波动数据,筛选出最易引发其共鸣的“关键词”(如“自由”、“挑战”、“强者”、“承诺”、“花果山”等),由值守仙官在“闲聊”中,以更高频率、更自然的方式嵌入对话。例如:“听闻下界有高僧发愿西行,路途遥远,妖魔遍地,真是需要大神通、大担当者护持才行啊……” 或“真正的自在,或许不是无拘无束,而是有能力守护想守护的东西吧……”
* “压力”与“出路”并举:适时“泄露”一些经过处理的“情报”,暗示佛门已确定取经人,不日将有人前来五行山“招募”护法,但条件可能极为苛刻(如紧箍咒等),营造一种“时机将至,但选择权看似在彼,实则在我(天庭可暗中影响)”的微妙氛围。
2. “护法团队”预备方案启动:
* 天蓬元帅(猪八戒)监控升级:巡天司加派专人,严密监控其转世身(此时应为错投猪胎后于福陵山云栈洞为妖的猪刚鬣)的动态,记录其行为模式、实力变化、以及与周边势力的关系,评估其“可引导性”与“纳入体系的潜在风险”。
* 卷帘大将(沙僧)状态评估:通过地府及流沙河土地渠道,了解其在流沙河受刑的具体情况、心性变化,分析其作为“稳定型护法”的可靠性。
* 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事件推演:工部与律法司联合推演“焚毁殿上明珠”事件的详细经过及后续可能,寻找天庭能够介入调解或提供“戴罪立功”机会的最佳时间点与方式。
3. “取经路”前期保障措施落实:
* 大唐境内“清道”行动:宣化署联合大唐境内城隍土地、山神河伯,对玄奘从海州至长安,以及未来从长安西出阳关的初期路线,进行一轮隐蔽的“清扫”,驱离或警告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妖小怪,确保其行程初期顺利,树立信心。
* “第一难”预案制定:协调总司根据资源司提供的劫难模型,推演玄奘离开大唐国境后可能遇到的“首场真正劫难”(如双叉岭遇妖),并制定多套天庭“适时、适度显圣解围”的预案,既要彰显存在,又不能过度干预,影响劫难磨砺的效果。
此刻,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与矛盾之中。
玄奘立下宏愿的刹那,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气运之力自南方冲天而起,并与自身魂魄深处某种被镇压的渴望产生了强烈共鸣。那种感觉,如同沉睡的火山感受到了地壳的震动,即将苏醒。监察厅数据显示,其神识活跃度飙升,各种情绪波段——渴望自由、不甘沉寂、对未知挑战的兴奋、以及对“被安排”的本能抗拒——交织碰撞,使其难以保持之前的蛰伏状态。
他时常焦躁地扭动脖颈,火眼金睛灼灼地望向南方,低声咆哮:“来了……终于要来了吗?取经……护法……哼!” 语气复杂,既有期待,又有不屑。对值守仙官那些隐含暗示的话语,他不再完全无视,有时会冷哼一声,有时则会反问一句:“哦?依你看,那取经的和尚,需要什么样的‘护法’?” 虽依旧桀骜,但态度已从完全的封闭,转向了有条件的探询。
这一切变化,都被浩天尽收眼底。
“火候已到九分。”浩天凝视着光屏上孙悟空那剧烈波动的心神曲线,自语道,“只待那取经人行至山前,便是瓜熟蒂落之时。而在这之前,朕还需为他……也为天庭,准备好一份‘见面礼’。”
他目光转向代表鹰愁涧的光点,那里是西行路上第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未来那位因纵火被贬的西海龙王三太子受罚之地。一个既能解困取经人,又能顺势收服龙太子,还能进一步彰显天庭威德与“规矩内慈悲”的计划,已在他心中成型。
金蝉立志,征程开启。天庭为猴王精心编织的大网,已悄然收紧。只待那命中注定的相遇,便要见分晓。而三界的风云,也因这取经人的一步迈出,将变得更加汹涌澎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