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下,孙悟空那自发而笨拙的“认知重构”过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其激起的涟漪远超个人思辨的范畴。这些关于力量、自由、对错、存在的根本性质疑,经由天庭监察厅那无孔不入的监控网络,化作一道道加密的数据流,实时呈现在通明殿内昊天上帝浩天面前的光屏之上。浩天凝视着这些充满内在张力的思辨记录,眼中精光闪烁。他意识到,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心态变化或情绪波动,而是一场发生在灵魂深处的、可能从根本上重塑未来“齐天大圣”行为逻辑的静默革命。
【万界时空聊天群】内,对于孙悟空这种深层次的认知蜕变,众成员展开了新一轮深度探讨。
浩天(昊天上帝):“心猿之思,已触及根本。其疑天地之理,问存在之义,此非术变,乃道变之始。其未来之行,或将超脱单纯之善恶、佛道之争,步入一更为复杂之境地。”
【真武】张三丰:“无量天尊…由迷转悟,必经‘大疑’之关。此猿能自发疑至此处,实乃慧根深种。然,疑为双刃剑,可破妄亦可能入邪。此刻正如幼蝶破茧,外力稍有不慎,非助反害。当以‘护持其疑’为要,引其自证自悟,而非强塞一答案。”
【祖龙】嬴政:“…善。破旧立新,必先疑旧。其既已疑天疑地疑自身,则旧有之忠诚、仇恨、乃至欲望,皆可能被重新审视。此正乃重塑其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之黄金窗口。陛下当思,如何以其可接受之方式,植入‘秩序’、‘责任’、‘共生’等理念之种子,使其新立之‘道’,与我天庭长远利益相契合。”
【洪武】朱元璋:“这猴头开始琢磨这些玄乎的问题了?好事!说明他真长进了!不再是那个只晓得打打杀杀的浑妖了!咱觉得,这时候不能急,得让他自己想明白。等他琢磨不透,心里头空落落的时候,咱们再递过去点儿‘实诚’的道理,比如当了神仙就得护着百姓啥的,保准比啥经书都管用!”
【不摇碧莲】张楚岚:“卧槽!猴哥这是要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啊!从‘怎么办’升级到‘为什么’了!这简直是灵魂升级!老大,这时候的价值观引导太关键了!得给他树立正确的‘三观’!不然万一他想歪了,成了个虚无主义者或者反社会猴,那乐子就大了!”
【妖姬】绾绾:“哎呦~思考人生的猴子,真是越看越有趣呢~不过,想得太多,容易钻牛角尖哦。陛下,要不要派个善解人意、又会聊天的仙娥,去跟他谈谈心,疏导一下呀?”(唯恐天下不乱地提议)
面对孙悟空认知层面的剧变,浩天迅速将策略从“启发式引导”升级为更精微的“价值观锚定与认知框架构建”。 他深知,此时强行灌输教条必然适得其反,最佳策略是提供丰富的“思想素材”,让其自行构建,并在关键节点施加微妙影响。
1. 构建“多元思想库”:浩天责令巡天司与宣化署,秘密搜集整理洪荒各界(包括玄门、散修、甚至部分有思想的妖族)关于相关哲学命题的非核心论述、寓言故事、乃至争议观点,剔除明显标识,转化为简短的“思想碎片”。通过“异才司”的特殊渠道,以“古籍残篇”、“前辈心得”等形式,极其零星地“散落”到孙悟空能接触到的信息流中。目的是让他意识到,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古已有之,答案多元,并无绝对权威。
2. 植入“秩序与共生”案例:在投放的素材中,巧妙增加一些展现“力量用于守护创造而非破坏”、“自由存在于有序框架内方能持久”、“个体价值在群体共生中得以升华”的正面案例(如某大能治水造福苍生、某部落因守约而繁荣),但绝不直接关联天庭。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新价值观的倾向。
3. 利用“反向提问”深化思辨:当孙悟空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时,值守仙官的回应更具启发性。例如,当孙悟空质疑“对错谁定”时,仙官可沉吟道:“此事……古籍所载,亦各有说辞。有言天道昭昭,有言人心所向,有言势之所趋。难有定论啊。” 将问题巧妙地引向更开放的讨论,鼓励其继续探索。
4. 引入“有限实践反馈”:浩天甚至批准了一项极为大胆的试验——在绝对确保封印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孙悟空以其强大的神念,极其有限地(如移动一粒沙、改变一丝光线)与五行山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并观察其带来的微小变化。让其体验“思想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影响”的完整链条,将抽象思辨与具体感知联系起来。
这一系列操作下,孙悟空的认知重构进入了更活跃的阶段。
他对那些“思想碎片”表现出极大兴趣,会长时间地咀嚼、比较、批判。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逻辑去整合这些碎片,时而构建出充满野性智慧的独特见解,时而陷入更深的困惑。但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已远非昔日吴下阿蒙。他甚至开始对值守仙官提出诸如“若天道不公,当如何?”、“这天地众生,活着图个啥?”等终极问题,虽依旧语气冲撞,却已带上了求索的意味。
而这场发生在五行山下的“静默革命”,其影响开始如辐射般扩散,引动各方势力调整策略。
灵山,大雷音寺。
观音菩萨向如来佛祖禀报:“世尊,那心猿近日……似在参悟大道至理,其心念驳杂,疑情深重,于我佛法,已非简单拒斥,而是……审视与诘问。恐非单纯诵经可度。”
如来佛祖慧眼观照,默然片刻,道:“阿弥陀佛。心猿意马,终入道途。然其道,非我佛道,亦非玄门道,乃其自证之道。此道若成,或为我佛门大兴之助,或为最大变数。” 他随即吩咐,“日后佛法东传,面对此猿,当以‘辩才无碍’、‘智慧度化’为先,显我佛法之圆融与究竟,以理服之,而非以力压之。” 这意味着佛门未来的应对策略,将更侧重于哲学层面的交锋与引导。
玄门,兜率宫。
玄都大法师对太上老君言道:“老师,那石猴心性蜕变,竟自发探究本源之问。其途虽野,其志可嘉。我玄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之理,或正合其当下自悟自证之态。”
老君拂尘轻扫,淡然道:“顺其自然,观其自化。必要时,可‘无意’间,让其得窥一丝‘道’之真谛,如阴阳转化、物极必反之理。其若能悟,便是缘法。” 这表明玄门准备以更超然、更契合“道”的方式,对孙悟空施加影响,伺机播下玄门思想的种子。
北俱芦洲,万毒沼泽深处。
伤愈的九头虫,通过特殊渠道获悉了孙悟空的变化,其多个头颅发出嘶哑的冷笑:“思考?质疑?可笑!力量才是永恒!这猴子被压傻了!传令下去,加大力度散播消息,就说那孙悟空已被佛法蛊惑,忘了妖族根本,正在五行山下忏悔罪过!我要让他在妖族心中,成为一个叛徒和笑话!” 它试图利用孙悟空的哲学化倾向,在妖族内部对其进行污名化,削弱其潜在的号召力。
与此同时,昊天上帝的目光,已投向更遥远的未来。
他指示“异数研究中心”,基于孙悟空认知重构的数据,开始推演其脱困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新型行为模式:
1. “契约型”大圣:若其认同“秩序下的自由”,或可成为天庭体制内一股特殊的、讲规则但极具自主性的力量。
2. “虚无型”大圣:若其陷入存在主义危机,可能变得极度冷漠或破坏性强,难以预测。
3. “探索型”大圣:若其确立以“追求真理与意义”为核心价值观,可能超脱佛道之争,成为游离于各方之外的独立变量。
4. “实践型”大圣:若其坚信“行动验证思想”,则其未来行事将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实验性。
推演结果显示,“探索型”和“实践型”的概率正在显着上升。浩天据此开始秘密调整一些长远布局,例如,让“异才司”留意并接触那些特立独行、有思想深度的散修大能,为未来可能与一个“哲学猴”打交道储备“对话者”和“思想资源”。
这一日,值守仙官例行“投喂”了一个关于“承诺与信任”的寓言片段。
孙悟空听完,罕见地没有立刻评论,而是沉默了许久,望着远方,忽然低声道:“承诺……信任……俺老孙当年在花果山,对儿孙们倒是有过承诺……可惜,没能守住。那天庭的玉帝老儿,对俺许的官,算承诺吗?哼……”
这看似随意的低语,却被监察厅精准捕捉。浩天看到这段记录时,目光微凝。孙悟空开始将抽象思辨与自身具体经历联系起来,这是认知重构进入更深层次的标志。
“开始反思自身了么……”浩天指尖轻叩御座扶手,“很好。唯有经历过深刻自省的力量,才能真正为我所用,而非再次成为祸乱的根源。”
五行山下的认知重构,已不仅关乎一只猴子的命运,更如同一个奇点,正在悄然改变着整个西游量劫的底层逻辑。各方落子,争夺的已不仅是当下的利益,更是对未来那个“新悟空”的影响力。一场围绕“思想”的无声战争,已然拉开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