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血海之畔,那场惊天动地的“万灵超度普济玄天大醮”终是功德圆满。
在昊天上帝四道法旨定乾坤、一道天道诛魔令湮灭古魔念的无上伟力之下,那滔天的魔潮与阿修罗族的夹击被彻底瓦解。残余魔气在雷霆星辉的持续净化下逐渐消散,而那亿万巫族残魂历经无尽岁月的沉沦与怨毒,终得解脱,其被净化后的真灵化作道道纯净的光点,如同百川归海般,井然有序地没入那被昊天法旨与平心娘娘之力共同稳固的六道轮回通道之中,重入轮回,再觅新生。
整个超度过程持续了七七四十九日。
当最后一道怨气被星辉涤荡,最后一道真灵投入轮回,血海虽依旧猩红翻涌,却仿佛褪去了一层亘古的沉重与死寂,变得“轻盈”了许多。那笼罩天地的悲戚呜咽与冲霄怨念也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悯、祥和与释然的气息。
轰隆——!!!
九天之上,无穷无尽的金色祥云汇聚,浩瀚磅礴的玄黄之气垂落,仙音妙乐响彻寰宇!那是天道对于此番圆满大功德的嘉奖!
海量的天道功德如同实质的金色海洋,分作数股,轰然降临:
最大的一股,粗如天柱,径直落入三十三天外,凌霄宝殿之中,加持于昊天上帝之身!他是此次大醮的发起者与定鼎者,当获首功!
其次一股,分润至瑶池金母以及太白金星、九天玄女、闻仲、金灵圣母等一众主持、参与大醮的核心仙神身上,依其出力多寡,功德各有不同。
再次一股,则洒向所有助阵的天兵天将、巡天司小队、宣化署仙官乃至四海龙王及其麾下水族,皆有所得。
甚至那远在三十三天外混沌中的紫霄宫,也隐有一丝微不可查的玄妙气息流转,似是道祖鸿钧亦有所感。
功德加身,所有参与此事的仙神顿时觉得道行精进,元神清明,往日修行关卡豁然开朗,更是万法辟易,因果不沾,好处无穷。
“众卿辛苦。班师回朝。”
昊天上帝平静而威严的声音透过昊天镜,传遍血海战场。
“谨遵陛下法旨!恭贺陛下功德圆满!”
亿万天兵天将、诸天仙神齐声应诺,声震寰宇。随即,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庞大的天庭军团井然有序地拔营起驾,化作道道流光,凯旋回归南天门。
血海重归“平静”,唯余那血浪翻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与亘古未有的救赎。
天庭,凌霄宝殿。
今日的凌霄殿,气象远超往日!
经此血海超度一役,昊天上帝携无上功德与赫赫天威返朝,其天帝权威已然深入人心,稳固无比。殿内众仙神,无论是原先天庭旧臣,还是那些新晋上榜、初时或许还有些心思各异的截教正神,此刻无不敬畏有加,心悦诚服。便是那赵公明、三霄娘娘、金灵圣母等,目睹了昊天上帝翻手为云覆手雨的莫测手段与磅礴功德,也只得将那份不甘深埋心底,恭敬肃立。
昊天上帝高坐九龙沉香辇,周身紫气缭绕,那磅礴的开天与超度功德虽已内敛,却仍让其显得越发深邃莫测,帝威浩荡,目光开阖间,似能洞彻万古。
“众卿家平身。”昊天上帝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陛下!”众仙神起身,分列两旁。
太白金星出列,手持玉笏,躬身奏报:“启奏陛下,幽冥血海超度之事已毕,万古巫魂怨气得消,六道轮回畅通,天道降下无量功德,此乃陛下圣德泽被苍生,亦是我天庭之无上荣光!”
“嗯。”昊天上帝微微颔首,“此役之功,非朕一人之力,乃众卿同心协力之果。有功者,朕必赏。着太白金星与司法天神会同商议,拟定封赏章程,呈报于朕。”
“臣,遵旨!”太白金星与新任的司法天神(暂代)连忙躬身领命。
此时,新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出列,声如洪钟:“陛下,血海之事虽了,然封神大业亦已尘埃落定。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归位,周天星斗各司其职。然则,天庭统御三界,事务繁杂,各部司职、天规律令,仍需细细斟酌,尽快明晰,以安天心,以正乾坤。”
闻仲此言,直指当前天庭面临的核心问题:神位已满,框架初成,但如何有效运转起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天规戒律与管理制度,仍是当务之急。
金灵圣母(斗姆元君)亦开口道:“闻天尊所言极是。天庭新立,百废待兴。周天星斗运转、三界生灵监察、人间王朝更替之引导、地府轮回之协调,皆需定下章程。此外,各部神将天兵之调遣、巡天司之职责范围、乃至与地仙各界(如五庄观镇元子)之交涉礼数,均需明确。”
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发言,立刻引起了殿内众神的共鸣与讨论。一时间,凌霄殿内,众神纷纷建言献策,虽偶有争执,但大体目标一致,皆是为了让这天庭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展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
昊天上帝静听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压下所有议论:“众卿所言,俱是实情。立规、明职、定序,乃当前要务。朕决意:”
“一、由太白金星总领,闻仲、金灵圣母协从,召集八部正神首领,依据《天条》总纲,细化各部司职、天规律令,务必做到权责清晰,赏罚分明。拟定之后,呈报于朕。”
“二、加强巡天司力量,由九天玄女直接统辖,增设巡查天官,分派诸天,监察三界异动,尤需关注西方动向及下界妖魔,但有异常,及时上报。”
“三、宣化署之事继续推进,选派德才兼备之仙官,下界宣扬天庭正道,引导人族善念,积累功德。”
“四、与地府之沟通协调,由朕亲自与平心娘娘商议。尔等需约束部下,严守阴阳之界,不得擅自干扰轮回秩序。”
“臣等谨遵陛下法旨!”被点到的众神齐声应诺。
安排完这些事宜,昊天上帝目光微微扫过殿内诸神,话锋一转,问道:“下界人间,如今情形如何?”
主管此事的一位仙官立刻出列奏报:“启禀陛下,商纣无道,气数已尽。西周文王、武王仁德,已承天命,顺民心,于镐京建立周朝,分封诸侯,礼乐初兴。姜子牙丞相已功成身退,隐居磻溪。如今人间,百废待兴,然气象一新,百姓感念周室仁政,亦感念天庭庇佑。”
“西周…镐京…”昊天上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封神量劫的人间载体——商周更替已然完成,新的王朝建立,这正是天道运转的结果。
“嗯。”昊天上帝颔首,“西周代商,乃是天命。然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传朕旨意,着当地土地、城隍,暗中庇佑周室,使其休养生息,推行仁政。但亦需谨记,不得过多干预人间王朝兴替,只需确保其不违天道伦常即可。”
“臣遵旨!”
此时,凌霄殿外有仙官传唱:“启奏陛下,有西方教使者在外求见,言称奉接引、准提二位教主之命,特来恭贺陛下超度血海之无量功德。”
殿内顿时一静。众神目光闪烁,皆知这西方教此时前来,绝非单纯恭贺那么简单。
昊天上帝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淡淡道:“宣。”
片刻,一位面带悲苦之色,身披袈裟,手持念珠的西方僧人步入殿中,其周身佛光纯净,却与天庭的仙家气象略显格格不入。他恭敬行礼:“贫僧药师,奉我家教主之命,特来觐见大天尊,恭贺陛下超度血海,行此无量善举,功德圆满!我西方教上下,同感殊荣。”
话说得漂亮,但其来意,殿内众神心知肚明。
昊天上帝淡然道:“有劳二位教主挂心。超度亡魂,本是分内之事,何足挂齿。药师尊者远来是客,可于天庭稍作歇息。”
药师尊者却话锋一转,合十道:“阿弥陀佛。陛下慈悲,泽被苍生。然血海之地,怨气虽消,但其地终是污秽积聚之所,恐日久再生孽障。我西方教有八宝功德池水,最善净化污秽,滋养善根。我家教主之意,愿遣一众弟子,于那血海边缘诵经千年,以佛法加持,使其永葆清净,亦算是为三界苍生尽一份心力。还望陛下允准。”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仙神顿时面露讥讽与怒色。
这西方教,分明是见缝插针!眼见无法直接插手超度过程,便想以“净化巩固”为名,将其势力渗透到血海之畔!谁不知道那八宝功德池水与佛法诵念,潜移默化中便会度化周遭生灵,若让其得逞,久而久之,那血海周边岂不成了他西方教的后花园?
“哼!”闻仲冷哼一声,雷音隐隐,“血海乃洪荒重地,自有天庭管辖,不劳西方道友费心!陛下已以无上法力涤荡干净,何须再多此一举!”
药师尊者面色不变,依旧悲悯:“天尊息怒。贫僧亦是出于一片慈悲之心,为防患于未然。况且,此乃我家教主一番美意…”
“美意?”九天玄女英眉一挑,“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眼看殿内气氛有些紧张,昊天上帝轻轻抬手,止住了众臣之言。
他目光平静地看着药师尊者,缓缓道:“接引、准提道友的好意,朕心领了。然,血海之事,天庭自有安排。洪荒天地,万物运行,皆有其道。过度干预,反而不美。尊者回去,可转告二位教主:洪荒事务,朕与天庭,自有法度。西方净土,亦是清静之地,当好生经营,勿要舍近求远。”
话语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与淡淡的警告之意。
药师尊者闻言,面色微微一僵,感受到那浩瀚天帝威压,终究不敢再多言,只得躬身道:“陛下之言,贫僧定当转达。既如此,贫僧告退。”
“嗯。”昊天上帝淡淡应了一声。
药师尊者行礼后,缓缓退出凌霄殿,驾起佛光,返回西方去了。
经此一闹,殿内众神更是同仇敌忾,对西方教的渗透之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昊天上帝处理完此事,目光再次投向那洪荒山川地理图,望向那南赡部洲,刚刚建立的西周王朝。
“西周已立,天命已定。然,人族之道,终需自强。”他心中默念,“朕所能做,便是护持其发展,引导其向善,使其气运绵长,不为邪魔外道所侵。”
“而这…需要时间。”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西周王朝的兴衰起伏,平王东迁,礼崩乐坏,以及那百家思想迸发、璀璨夺目的伟大时代…
那将是不同于封神杀劫的,另一种形式的波澜壮阔。
“退朝吧。”昊天上帝收回目光,声音传遍大殿,“各归其位,各司其职。”
“臣等恭送陛下!”
众仙神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凌霄宝殿。
昊天上帝独坐御座之上,周身功德紫气缓缓流转,目光深邃,已然开始推演那数百年后的未来格局。
洪荒世界,在经历了开天、龙汉、巫妖、封神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量劫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
天庭秩序初立,周室天下已定。
然而,所有的平静都只是表象。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新的篇章,正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悄然孕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