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下界,量劫煞气虽已弥漫,然天道运转,自有其序。于人族而言,一个辉煌的时代——夏朝,正伴随着治水之功与王朝更替的阵痛,缓缓拉开序幕。
大洪水褪去后的疮痍大地之上,一位身形并不高大、却意志如铁的男子,正带领着无数人族,疏导河川,垒土筑堤,重整山河。他便是受舜帝之命,承天应运的禹。
禹承父志,却更添智慧。改堵为疏,因势利导,居外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终将肆虐的洪水驯服,导入江海。其功绩震古烁今,万民感戴,尊其为“大禹”。
洪水既平,生灵得以休养。舜帝感其德,效仿尧舜旧制,禅帝位于禹。
禹即位后,划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每州皆铸一巨鼎,以青铜为材,其上铸刻该州山川地形、珍禽异兽、物产风俗,以及禹王治水之伟绩。
九鼎铸成之日,禹王率群臣祭祀天地,告慰先祖。
“自今日起,九鼎即为华夏之象征,王权之重器!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九州一体,永镇华夏!”禹王之声,传遍四方。
九鼎落成,气运交感!磅礴浩瀚的人道气运与九州地脉相连,与夏朝王权相合,形成一道无形却坚固的屏障,不仅震慑四方蛮夷妖邪,更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着那弥漫于天地间的量劫煞气对人族核心区域的侵蚀!
虽不能完全隔绝,却使人族于这滔天杀劫中,得以保留一方相对安稳的繁衍之地,文明火种不灭。
凌霄宝殿中,昊天上帝俯瞰九州九鼎之气运升腾,微微颔首。
“禹王之功,九鼎之重,足堪垂范后世。然…家天下伊始,祸福相依。”
他能感受到,九鼎镇运,使人族气运在量劫中得以存续,反馈天庭的气运虽增速放缓,却更为稳固。然那“家天下”之制,亦为日后王朝更替、诸侯纷争埋下了深深的祸根,恰与封神量劫之需暗合。
【万倍增幅系统提示:禹铸九鼎,定鼎九州,人族王权与地脉气运深度融合,文明韧性大幅提升!经万倍增幅转化,天庭气运获得持续性稳固增益!】
万界聊天群内,亦对禹王功绩与九鼎之重赞叹不已。
【不摇碧莲】:“乖乖!九州鼎!传说中的神器啊!禹王牛逼!这格局,这气魄!”张楚岚惊叹。
【洪武】:“定鼎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定鼎天下!咱老朱当年要是也有这九鼎…”朱元璋羡慕不已。
【祖龙】:“九州…鼎…”嬴政目光灼灼,似乎想到了什么。
【正道楷模】(九叔):“无量天尊!镇国重器,护佑苍生,大善!”
【逍遥掌门】(无崖子):“…功在千秋。”
【真武】:“善。”
【炎帝】:“…文明的锚点。”
【镇守使】:“检测到大型地脉能量稳定装置启动…文明稳定性大幅提升。”
【考古专家】:“如果我们的世界也有这样的九鼎…”
【火焰女王】:“…无趣的象征。”
【机械师】:“分析‘象征性器物对文明凝聚力’的影响模型…”
【大圣爷】:“嘿!几个大铁疙瘩有啥用?还不如俺老孙的金箍棒实在!”孙悟空表示不解。
【白蛇娘娘】:“泽被苍生,功德无量。”
【劈山救母】:“……若能以神器护佑,何必天条森严…”(语气低沉)
【仗剑游侠】李逍遥:“厉害厉害!不过听起来就很重…”
【宝莲灯】:“亮晶晶的大鼎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蜀山剑侠】徐长卿:“镇守一方,护佑黎民,乃大功德。”
然而,便在群员热议九鼎之时,那高悬于所有世界之上的量劫煞气,虽被九鼎稍阻,却依旧如同阴云,笼罩在每位成员心头,带来若有若无的压抑感。
【不摇碧莲】:“话说…那什么量劫还没过去吗?怎么感觉还是有点慌…”
【洪武】:“是啊,心里头还是不踏实!”
【正道楷模】(九叔):“量劫乃天地大劫,岂是轻易可过?九鼎或可护人族根基,然劫气依旧弥漫,切不可掉以轻心!”
就在这议论与隐忧交织之际,聊天群的光幕,如期荡漾!
【叮!欢迎【墨家巨子】加入群聊!】
【叮!欢迎【大秦丞相】加入群聊!】
两位新成员,带着截然不同的气息,降临群中。
【墨家巨子】(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实践者的笃定与些许疲惫):“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嗯?此乃何处?心神传讯之术?竟能跨越…莫非是神明之力?”
【大秦丞相】(声音略显苍老,却透着精明与算计,带着一丝秦地口音):“嘶…老夫方才还在批阅奏折,怎会…嗯?此地是?诸位是仙是妖?”
新人的加入再次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不摇碧莲】:“哇哦!墨家?丞相?这画风!欢迎欢迎!”
【洪武】:“又来新人了?快说说你们那儿有啥稀奇事!”
老成员们熟络地上前欢迎并解释。
【墨家巨子】对聊天群的存在感到震惊,尤其对“昊天上帝”与“诸天万界”的概念极为关注,不断询问关于“天志”、“明鬼”的相关信息。【大秦丞相】则更为警惕,仔细打量着每一个成员的信息,试图判断利弊得失,言语间颇多试探。
从他们的言谈中,群员们大致了解到【墨家巨子】似乎来自一个战乱频繁、崇尚技术与非攻的时代,而【大秦丞相】则来自一个高度集权、法度森严的强国。
凌霄宝殿中,昊天上帝淡漠地注视着新成员的加入,目光并未过多停留。于他而言,诸天万界之变,皆在天道运转之中,皆为观测与借鉴之资。
他的主要注意力,依旧聚焦于洪荒本身,那正在缓缓发酵的量劫,以及…天庭瑶池之畔,那愈发炽烈的仙凡情劫。
瑶姬几乎已不再掩饰她的情愫,甚至开始尝试以微弱的仙术,隔着无尽空间,为那下界的书生杨天佑送去一丝清凉,驱散蚊虫,或是让他的油灯更为明亮…她沉浸在这份隐秘的付出与悸动中,浑然不觉自身仙体已渐渐被那凡尘情丝与量劫煞气所侵染,道行隐隐有倒退之象。
而那书生杨天佑,虽对近日来的“好运”感到些许困惑,却也只道是心诚则灵,更加发奋苦读,以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他丝毫不知,自己平淡的生活,已被一位天庭长公主的炽热目光所注视,更被卷入了一场连大罗金仙都需谨慎应对的滔天量劫之中。
昊天上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依旧没有任何干预。天条律例高悬,路既自选,便需自行承担果报。他只需等待,那缘劫孽火自行燃烧至最炽烈之时。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封神榜,榜上那些模糊的神位名目,似乎因下界九州鼎定、王权更替,以及那弥漫的劫气,而略微清晰了少许。
“商革夏命,周代商祀…封神之役,将近了。”
昊天上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凌霄殿中轻轻回荡,为这暗流涌动的时代,落下冰冷的注脚。
第二卷的烽火,即将由人间王朝的兴替,正式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