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那句“颇识大体”的评语,如同在东宫门楣上镶了一道金边,连带着张氏推行的那套“勤俭养生法”也似乎更名正言顺了几分。朱高炽心下安定,对妻子更是言听计从,东宫上下俨然一派风清月朗。
可张氏还未来得及将这口气喘匀,眼前飘过的字迹,又将她刚放松的神经骤然拉紧——
【婆婆!别忘了大明还有个超级吞金兽——宗室!】
【我的妈呀,明朝王爷太能生了!只要姓朱,生下来就有俸禄拿!】
【现在可能还不明显,等再过几代,朝廷财政收入一半都得拿去养这些龙子龙孙!】
【朱棣老爷子现在缺军费,将来他子孙缺的就是填这个无底洞的钱!】
【想想吧,现在不控制,以后胖老公和蛐蛐儿当家的时候,就得面对一堆堆伸手要钱的亲戚!国库都得被吃空!】
“宗室俸禄……”张氏执笔的手悬在半空,一滴墨汁悄然滴落在宣纸上,洇开一小团乌云。她并非不知宗室制度,只是以往并未深想。此刻被弹幕点破,再结合如今朝廷捉襟见肘的现状,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是啊,如今父皇在位,威权赫赫,诸王尚且收敛。可将来呢?太子仁厚,若真有一日……那些藩王宗亲,依仗着皇家血脉,绵延子嗣,每一个男丁都是一份沉重的俸禄支出。长此以往,再丰厚的国库也经不起这般坐吃山空。
这已不仅仅是养生与否的问题,这是动摇国本之患!
她沉吟良久,目光落在那些依旧在热烈讨论“宗室危害”的字迹上,试图从中寻找一丝脉络。
【其实可以从现在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
【比如提倡‘优生优育’?不过古代没这概念……】
【可以从教育入手啊!让宗室子弟知道,光会生孩子领俸禄是没出息的,要读书习武,为国效力!】
【对!把考核和俸禄挂钩!有才能、有贡献的宗室,待遇才好!】
“教育……考核……”张氏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锐芒。直接建言限制宗室生育?那是取祸之道,只会让东宫成为所有藩王的眼中钉。但若从“鼓励宗室上进”、“强化皇室责任”入手,却是堂堂正正,谁也挑不出错来。
她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这日,朱棣召太子父子及几位近支宗室子弟入宫考较文武。除了例行问对,朱棣兴致颇高,还让年纪相仿的宗室子弟与朱瞻基一同演练骑射。
校场之上,朱瞻基挽弓搭箭,姿势标准,气息沉稳,嗖嗖几箭,皆中靶心,引得朱棣微微颔首。反观几位宗室子弟,有的动作生疏,有的气喘吁吁,射出的箭更是歪歪斜斜,只有一位名唤朱瞻塙的,是赵王世子,身手还算矫健,与朱瞻基不相上下。
朱棣看在眼里,面上不显,心中却难免有些比较。
演练完毕,众子弟上前听训。朱棣目光扫过一众或紧张或茫然的年轻面孔,沉声道:“尔等身为天潢贵胄,享万民供奉,可知肩上责任?”
众人皆垂首称是,却未必真往心里去。
这时,侍立在朱高炽身侧的张氏,却轻轻上前一步,对着朱棣柔声道:“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看了她一眼:“讲。”
张氏目光温和地掠过那些宗室子弟,最后落在朱瞻基身上,声音清晰而恳切:“父皇,儿臣以为,天家子弟,金尊玉贵固然是福,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老祖宗的训诫犹在耳边。诸位殿下、世子享此殊荣,更当思报效。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北疆未靖,国库不丰,正需英才效力。儿臣愚见,是否可……更加勉励宗室子弟,效仿太祖太宗时旧例,勤修文武,以期将来能为君父分忧,为社稷出力?譬如,可定期考较,对学业出众、武艺超群者,加以褒奖,树为典范。如此一来,既显天家恩德,亦能激励子弟向上之心,使我大明基业,代有才人出。”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只提“鼓励”、“褒奖”、“树典范”,绝口不提“削减”、“考核”,更将理由拔高到了“报效君父”、“稳固社稷”的高度。
朱棣闻言,深邃的眼眸中精光一闪。他如何听不出张氏话中的深意?这是在委婉地提醒他,宗室子弟若只知享乐,于国无益,长久以往,必成隐患。而她的提议,于情于理,都挑不出毛病。
“太子妃所言,不无道理。”朱棣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朕之子孙,岂能是碌碌无为之辈?便依太子妃所奏,日后宗室子弟年满十岁者,皆需定期至京,由翰林院与五军都督府共同考较文武。优者赏,劣者……亦当勤勉。”
皇帝金口一开,此事便成了定例。几位在场的宗室王爷脸色微变,却也不敢多言。唯有赵王朱高燧,看了看自己那个还算争气的儿子朱瞻塙,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漂亮!婆婆这手‘激励上进’玩得高明!】
【直接从根子上改变风气!让他们卷起来!】
【有了考核,那些只想混吃等死的宗室就得掂量掂量了!】
【虽然不能立刻解决生育问题,但至少能提升宗室整体素质,减少纯废物!】
消息传开,朝野反应不一。
清流文臣大多赞许,认为此举有助于整顿宗室风气。
而一些安享富贵的藩王则暗自叫苦,这意味着他们的子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度日了。
朱高炽回宫后,握着张氏的手,感叹道:“爱妃今日一番话,可谓老成谋国。只是……怕是会得罪不少宗亲。”
张氏替他斟了杯热茶,语气平静:“殿下,得罪少数慵懒宗亲,与保全大明万世基业相比,孰轻孰重?妾身并非要刻薄族人,只是希望他们能配得上‘朱’这个姓氏,而非成为国之蛀虫。如今父皇圣明,正好推行此事。若待日后……只怕积重难返。”
朱高炽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心中震动,最终化为一声长叹:“爱妃思虑之远,我不及也。”
张氏垂下眼帘。她所做的,不过是在弹幕的警示下,未雨绸缪罢了。限制宗室膨胀非一日之功,但埋下这颗“重教育、考绩效”的种子,至少是一个开始。
她抬眼望向窗外,庭院中,朱瞻基正带着几个小太监,有模有样地练习着她结合弹幕提示改良过的“五禽戏”,动作虽稚嫩,却一丝不苟。
养生,养的是至亲的身体;而如今,她开始尝试养的,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元气”与“未来”。
任重而道远。但她既手握“天机”,便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