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展会结束后,林宇和江诗雅带着满满的合作意向回到公司,迅速投入到将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项目的工作中。林宇负责统筹与各合作企业的对接,根据不同的合作方向,组建了多个专项工作小组。“我们要确保每个合作项目都能高效推进,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林宇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强调。
针对与欧洲企业在智能家居系统推广方面的合作,工作小组深入研究欧洲市场的特点,包括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消费习惯以及政策法规等。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涵盖产品定位、定价策略以及营销渠道的选择。“欧洲市场对品质和环保要求较高,我们要突出智能家居系统的高品质和节能环保特点。”负责该项目的小组负责人说道。
江诗雅则专注于技术共享与联合研发的合作项目。她组织公司的技术骨干与合作企业的研发团队进行视频会议,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机制。“我们要在保护自身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与合作方进行深度技术交流,共同探索创新的可能性。”江诗雅对技术团队说道。
在联合研发过程中,双方团队遇到了一些技术理念上的分歧。合作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成熟的技术方案,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快速上市;而江诗雅公司的技术团队则希望尝试一些创新性的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水平,要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江诗雅公司的一位技术专家说道。
为了解决分歧,江诗雅亲自参与到技术讨论中。她组织双方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对比不同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实验,验证创新性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可行,不仅能提升产品竞争力,还能为我们在市场上树立创新领导者的形象。”江诗雅说道。
经过深入的沟通和论证,双方团队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在保证产品基本功能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创新性技术进行优化。随着合作项目的推进,一些潜在的挑战也逐渐浮现。
在与一家亚洲企业的合作中,由于双方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沟通不畅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亚洲企业注重层级分明的决策流程,而江诗雅公司相对更加扁平化,决策速度较快。这使得在一些关键决策上,双方难以迅速达成一致。
“按照我们公司的流程,这个决策需要经过多层审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亚洲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说道。
林宇意识到,文化和管理差异如果不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他决定亲自前往亚洲合作企业,与对方的管理层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理解贵公司的管理模式,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决策效率。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尊重贵公司的流程,又能保证项目的进度。”林宇诚恳地说道。
经过与对方管理层的深入沟通,双方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该合作项目的沟通和决策机制。设立了联合决策小组,由双方关键人员组成,对于重要决策进行共同商讨,简化了部分不必要的审批流程,提高了决策效率。
然而,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竞争对手们看到江诗雅公司通过合作不断壮大,开始调整策略,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力度。他们推出了类似的合作项目,并以更低的价格和更激进的市场策略来抢夺市场份额。